注膠翡翠的鑑別方法
翡翠***jadeite***, 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 。但是翡翠並不等於硬玉那麼又該怎麼去對注膠翡翠作鑑別呢?下面就是小編收集的方法。
如下:
1、色澤。真品翠色濃豔純正。而有些偽品是用白玉、蛇紋石、澳洲玉、韓國玉、雲石甚至雜石,經脫色後,灌入高硬塑料漿並作加色處理,或浸入綠色液體制成“加色翡翠”,在強光下觀察,可見綠色紋路,雜亂而細小;有的雖不顯紋路,但渾濁不清,光澤差,其重量比真品輕。
2、注膠翡翠放入煮熔的蠟液中,所灌入的顏料會慢慢析出。這樣檢驗,既不會損壞被檢樣品,又可鑑別出真假。
3、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加色翠在鏡下為紫紅色,天然真品顏色不變。
4、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鍊而成,結構鬆懈,綠色均勻偏暗,有的有氣泡,用硬器敲擊,聲音沙啞。
5、假翡翠:馬來翠***玉***,它透明度好綠色美豔似高檔翡翠。但不難識別,將它對著強光用放大鏡看,內部有漁網狀圖案,漁網的網線是綠的網眼是白的,不像翡翠內部綠色是大小形狀不均勻不規則的。
下面介紹翡翠的鑑別方法:
1、光澤。翡翠經強酸鹼浸泡處理後,結構疏鬆,沒充填之前表面見溶蝕凹坑,使之產生漫反射,光澤變弱。加人樹脂或塑料等有機充填物後,翡翠常有樹脂光澤、蠟狀光澤或者是玻璃光澤與樹脂光澤、蠟狀光澤混合。
2、顏色。由於翡翠結構被破壞,內在原有的光學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所以“B貨擴翡翠的顏色分佈無層次感。雖然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的綠色仍為原生色,但經過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變白,綠色分佈較浮,原來顏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壞了,看起來很不自然。
3、結構。翡翠受到強酸強鹼浸泡腐蝕後,有部分物質帶進帶出,在表面及內部沿礦物晶體間形成溶蝕,產生內部的連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見內部縱橫交織的裂隙。在反射光條件下,表面的溶蝕凹坑或蛛網狀網紋清晰可見。
4、表面特徵。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由於充填物與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別較大,在原生的裂隙處呈較明顯的凹溝,充填物明顯低於兩邊,許多綹裂組成了縱橫交錯的誓溝渠”。較大的“溝渠”中可見膠結物或殘留氣泡。加工技術較好的漂白加充填處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無上述現象,須更加仔細地觀察和測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多數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為3.00~3.43g/cm,折射率為1.65左右***點測***。但是由於翡翠的礦物組成複雜,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為參考資料,通常不能作為判定翡翠是否經過充填的依據。
6、熒光性。無或弱至強的紫外熒光,熒光分佈均勻或呈斑雜狀。早期“B貨”翡翠絕大多數有熒光。短波:弱,黃綠或藍綠***藍白***;長波:中至強,黃綠或藍白色。但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通常熒光強度較弱或無熒光。
7放大檢查放。放大檢查放大檢查是鑑定這種處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為表面觀察和內部觀察。
用反射光觀察樣品的表面,通常可見到三種情況:①表面明顯可見分佈較均勻的“蛛網”狀或“溝渠”狀裂紋。這是確定無疑的漂白充填翡翠。但要注意與拋光不良造成麻點狀表面相區分。漂白充填處理翡翠裂隙邊緣較為圓滑,“翠性”不明顯;而拋光不良所形成的麻點狀凹坑多呈三角形,邊緣較尖銳,分佈不均勻,多出現於顆粒粗大處,“翠性”明顯。②表面拋 光較好,但區域性可見細小裂紋相對集中。這是因為翡翠經漂白充填處理後又經過較為細緻認真的再拋光,使得表面較光滑,區域性細小裂紋是被破壞的翡翠顆粒間的極細小縫隙未被完全充填的表現。③表面極為光滑,細小的裂紋很少,但在表面出現很多類似“翠性”反光的亮點。亮點往往是在較粗大顆粒的表面或內部重疊分佈,而不似解理面的片狀閃光。在高倍顯微鏡下,可見許多小亮點為小的氣泡,這是由於在充填處理時未能把縫隙裡面的空氣全部抽空而保留下來的氣泡。
用透射光觀察翡翠的內部結構。經過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結構鬆散,顆粒邊緣界限模糊,顆粒破碎,解理不連貫。
翡翠加工護理
1.翡翠古董不需要再加工
翡翠古董最大的忌諱就是再加工,如果進行了再加工就是現代翡翠而不是古董翡翠了,會嚴重影響古董翡翠的經濟價值。
2.古董翡翠要避免接觸酸、鹼、化妝品一類的物質,否則會腐蝕翡翠表面的結構。另外要保持正常的溫度和溼度,避免強光過度照射和過度乾燥對翡翠色彩造成傷害。
3.古董翡翠不能用洗滌劑類物物質清洗,如果古董翡翠髒了,可以使用軟布或是羊皮擦乾淨。
4.如果古董翡翠損壞了,可以選擇粘接修復;如果是翡翠掛件類的,可以通過加工斷口來修復;如果是斷手鐲類的,可以加工成小雕件,但要注意的是,要大面積保留原古翡翠表面而不需加工,加工斷口和加工成簡單形狀即可,否則變成新的一般的翡翠了,失去古董翡翠的價值。
鴿子湯的禁忌都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