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英語教案人教版
英語教案是教師教育理論、教育規律、自身教學素質、學情研究等各種因素一體的教學構想和設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範文
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
1.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好。答語相同。在熟人或家人之間可省略good。熟人之間的問候可加上稱呼語,稱呼語放在問候語之後且用逗號隔開。如:Good morning ,class!同學們,早上好!△Good night!晚安***晚間告別用語***
2.Hello, Frank! 你好,弗蘭克。
3.A: How are you?
你***身體***好嗎?
B: ***I‘m*** fine/Very well/I‘m OK, Thank you./thanks. How are you? / And you? 我很好,謝謝。 你呢?
A: ***I‘m***fine/OK, too.我也很好。
4.thanks = thank you 謝謝
5.HB***鉛筆芯***硬黑
CD光碟
BBC英國廣播公司
Starter Unit 2
What‘s this in English?
1.What‘s this/that? 這/那是什麼?
It’s a/an + 單數物品
***△不說This/That is***
1*** What‘s this/that? 這/那是什麼?
2*** What‘s this/that? 這/那是什麼?
It’s a ruler. ***這/那是***直尺。
It’s an apple. ***這/那是***蘋果。
2.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這/那用英語怎麼說?
It’s a/an + 單數物品
***△不說This/That is***What‘s this in English? 這用英語怎麼說? It’s a jacket. 夾克衫
What‘s that in English? 那用英語怎麼說?
It’s an orange. 橘子。
in + 語言:用某種語言
in Chinese/English/Japanese
用漢/英/日語
英語中還可用What‘s the English for….?表達同樣的含義。
What‘s the English for直尺?直尺用英語怎麼說?
It‘s a ruler.是ruler
3.a 和an是不定冠詞,只用在可數名詞單數前面,表示―
a用在以子音音素開頭的單詞前;
an用在以母音音素開頭的單詞前。這裡的母音音素和子音音素是指讀音,而不是指字
母。如:a pen /pen/ 一支鋼筆
***/p/為子音音素*** an orange 一個桔子***為母音音素***
4.P停車場;停車位
NBA***美國***全國籃球協會
kg千克;公斤
5.Spell it, please. = Please spell it. 請拼讀它。
K – E - Y.
Spell ―pen‖, please. = Please spell pen. 請拼讀―pen‖。
P – E - N.
注:please置於句末時,前面要加逗號。
七年級英語口語教學問題探討
口語指的是講話人出於自身需要或在外部環境刺激下出現了初始講話動機和講話目的,通過邏輯思維將以表層結構為根本的語言階段轉化為具有深層句法構形的外部語言。知名英語學家曾說過:“聽、說、讀、寫是相伴相生的,聽是說的前提,說是讀的基礎,讀是寫的根本。”這句話充分表明“說”是英語學習的最重要一環。《英語課程標準》指處對於處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其培養重點在於對於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但是由於教育環境和條件的侷限性造成語言學習和生活環境的脫節,導致學生用英語交際困難,多數學生的英語口水水平提高有限,形成“啞巴”英語的現象。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通過對口語不利因素的分析及學生心理的研究,提出課堂英語角引入到日常教學當中,以此來改善乃至解決“啞巴”英語的現象。
一、影響口語運用的不利因素
1.語言環境因素
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使人類得以藉助此種工具進行思想交流、文化傳播及社會融合,但由於客觀地理環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每類語言都有其存在的特殊地域,這就是所謂的語言環境。丹麥著名語言學家葉斯博森***Jes-person***曾作出比喻,學習語言如同學習游泳,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就要將學生置身於語言的海洋裡,學習者自然而然的就會掌握這門語言。在我國,英語作為外來語種廣泛應用於跨國間的政商、高校間的交流,而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並沒有跨國間學術交流的目的和意義,因此英語語言環境僅僅存在與課堂。由於中考升學制度的存在使得英語教學必須服從於升學考試,因此多數老師把教學側重點放在對語法句型的理解和而忽略了口語教學,這就擠佔了英語口語教學的時間,致使英語口語教學邊緣化、語言環境更加狹窄。
2.學生自身因素
學生作為教學物件,其對英語口語的掌握水平標誌著老師教學水平的成敗。目前,我國在小學階段就已開展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但鑑於小學有限的詞彙學習和口語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為有限,這使多數學生羞於開口、不敢進行口語交流。對於學生們所表現出來的消極現象,Horwitz等學者將其定義為產生於課堂語言學習中的系列焦慮綜合體,其主要包括三方面:測試焦慮、負面評價焦慮、交流焦慮。測試焦慮是指表達人擔心由於自己的失誤致使自身在評價性場合受到不良評價所帶來的心裡恐慌;負面評價焦慮是指表達人對自身的先期否定、對評價人的評論心存焦慮、迴避公開的評價場所;交流焦慮指的是表達人對與他人交流的一種恐懼心理。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初中學生所表現的焦慮主要為前兩者,這揭示了學生自信心的缺乏和對考核成果的恐懼。
二、口語教學的對策
美國著名教育教學哈曼層說過:“如果一種教學方法無法有效的勾起學生的求知慾,就如同捶打一塊冰冷的鐵塊。”因此,為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課堂中就要多給學生開口說話的機會,不能有意無意地禁錮學生交流的權利,學生開口交流的慾望得到充分釋放,使學生通過表達啟用創新潛能,讓英語課堂充滿交際活力。為達到以上目標,自一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之後開始便開設了課堂英語角。
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是:興趣廣泛、情緒激烈、思維活躍、好學上進,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依據這一特點在開課之初為班上的每個學生都起了個英文名字,老師與同學間、同學與同學間在進行對話前都需要稱呼對方的英文名,這無形之中激起了學生學英語、說英語的積極性,形成了一個良好的“說”英語的氛圍,使學生邁出了開口“說”的第一步,為開設英語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英語角的進行方式各有不同。剛開始進行英語角時,是讓同學們兩人一組,上課後進行兩分鐘的對話,目的是讓每個學生每天都有開口“說”的機會,待學生習慣英語的語言環境後,則改為每天利用上課伊始5分鐘的時間,讓兩名學生到黑板前,面對面的進行會話。
會話的內容是將所學的英語日常用語用到實際生活中,編成對話表達出來,且該對話要十分貼近生活。最初使用這種方式時,多數學生心生牴觸,這時需要老師的肯定與鼓勵,保護激勵學生的嘗試與創造欲。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後,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學生原本消極的學習態度得以轉變,從牴觸英語角轉變為主動要求進行英語對話。通過一年多的英語角訓練,同學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會話能力及聽的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揠苗助長一味追求對複雜語句的口語應用,對學生造成心理負擔。
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運用,針對不同學生採用不同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對學生的口語水平進行實時掌握,從而進行因材施教。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英語口語在今後社會生活中將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對升學壓力,中學英語應試教育忽視口語的問題也更加突出。在更加註重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相關部門和一線教師要摒棄應試教育的弊端,加大學生口語的培養力度,給學生創造好的英語口語交流環境,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初中英語冀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