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再別康橋》古今承傳,與我國古代離別詩詞異曲同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一, 導語: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一首帶有淡淡哀愁的離別詩牽動了多少文人學者的心。徐志摩,他就這樣悄悄地來,又這樣悄悄地走了。詩人志摩是怎樣一個人呢?讓我們和志摩一起《再別康橋》,走進詩人內心。

  二,播放歌曲《再別康橋》,附上劍橋的圖片。

  解說:音樂能陶冶人的性靈。《再別康橋》這首詩本身就極具音樂美。播一首由《再別康橋》改成的歌曲,可以讓學生從另一個藝術層面去感受志摩的詩。配上劍橋的優美的圖片,讓學生由聽覺到視覺都對《再別康橋》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雲中鶴、南湖、詩哲。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於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湧上心頭。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於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四,播放黃磊朗讀的《再別康橋》,老師指導朗讀。注意詩歌的節奏及飽含的深情。

  五,整體鑑賞《再別康橋》。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這首詩歌

  一,提示: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明確: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啟發: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物件上有什麼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雲彩”,告別物件由人間向自然景物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這些物象雲彩等寄託著詩人的感情,這種有著詩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詩歌的意象。詩人如何選擇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正是我們要重點賞析的部分。

  二,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提問:

  A, 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

  明確:雲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B,學生討論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麼作用?

  明確:

  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雲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裡的豔影,在水中盪漾,也在詩人的心頭盪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彷彿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裡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的意象選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三,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 建築美。

  1, 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雲彩,金柳,夕陽,波光,豔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雲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裡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盪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

  A, 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B, 音節和諧,節奏感強。

  C, 迴環復沓。首節和末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迴環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築美,是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再別康橋》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看,也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解說:在詩歌的形式美賞析方面,結合徐志摩崇尚聞一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所以作這三方面的點撥。教師重點講析繪畫美,學生討論音樂美和建築美,最後教師總結。

  六、小結本文。

  本課我們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現代詩歌,同學們要學會這兩種鑑賞新詩的方法。

  七,知識點訓練。

  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A. 開頭一節點明“再別”,連用三個“輕輕的”形成輕柔而優美的旋律,把讀者帶入一種欣喜乃至禮讚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節,詩人用“金柳”“豔影”“青荇”“榆蔭下的一潭”“彩虹似的夢”等一系列色彩鮮明的意象描繪康河的美景,抒發眷戀之情。

  C. 第五、六兩節,詩人的情緒由舒緩轉向激昂,想“在星輝斑斕裡放歌”;但接著跌落回離別的現實,兩個“沉默”表達了詩人無盡的惆悵。

  D. 最末一節,以兩個“悄悄”緊承上一節的“悄悄”和“沉默”,而且與首節遙相呼應,但詩人的情緒已由淡淡的憂鬱變得更加惆悵與傷感了。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這首詩像一支優美的樂曲,纏綿深婉的詩句隨著輕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來,迴環往復,一唱三嘆,餘音嫋嫋。

  B. 這首詩像一幅生動的畫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變幻與意象組合形成流動的氣韻,豔麗而又幽雅,飄逸中見靜穆。

  C. 這首詩具有完美的形式結構,每節詩四句,每個詩句基本上由三頓構成,勻稱,和諧,於清新活潑中求整飭。

  D. 這首詩極好地體現了新格律詩派獨特的美學追求,但惟美主義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表達。

  3, 識記訓練:背誦本詩。

  八,作業。

  1, 背誦課文。

  2, 試和徐志摩的另一首離別詩《沙揚娜拉》比較賞析。寫一篇賞析文,不少於五百字。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

  二

  知識與能力

  學習詩歌融情入景的寫法。

  學習詩歌意象的選擇和運用對於表達情感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熟悉詩歌,逐步深入理解詩歌的內涵和詩人的深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詩人的情感,生髮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要點

  重點:朗讀,體味詩歌的感情

  難點:意象的運用和選擇

  教學設想

  通過不同要求的朗讀,逐步深入地引領學生進入詩歌的氛圍,理解詩人所傳遞出來的情感。初讀,只要求讀準字音,要求很低,一步就可以到位,再讀,也只要求讀出節奏,對於高一的學生,這也不是難事;三讀,要求讀出情感,就提高了一大步,這時,再把詩人和康橋的關係介紹出來,為學生降低難度。那麼,這一步也並非高不可攀。在這個基礎之上,賞析詩歌的“三美”,也就水到渠成。詩歌的意象分析,是對詩歌進行深入理解的鑰匙,沒有意象,也就無所謂詩歌。因此,在這首詩中,我想抓住“柳”這一意象進行重點分析,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深入對意象這一詩歌術語的把握,也加深對本詩的理解。適當延伸,使學生更多地瞭解詩人和他的詩。挑戰環節,讓學生也有敢於表達的勇氣和決心,超越前人,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

  教學過程

  學習詩歌,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朗讀要把詩歌的情感表達出來,也需要一個過程,今天,我們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就從朗讀開始。

  初讀,讀準字音

  荇:xìng

  藻:zǎo

  溯:sù

  斑斕:bān lán

  笙簫:shēngxiāo

  另外,還要注意平舌與翹舌,前鼻音與後鼻子音的區別。

  朗讀的第一個要求,很容易達到,第二個要求也不難。

  再讀,讀出節奏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問題:讀過之後,你覺得這首詩有什麼特點?

  明確:節奏輕快,韻律柔和,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三讀,讀出情感

  朗讀的第三個要求,有點難,要讀出自己的情感不難,要通過我們的口讀出詩人的情感,就非得了解詩人寫詩的背景不可。

  徐志摩的康橋緣

  康橋,又稱劍橋,是劍橋大學的風景勝地,位於康河上。康河河身曲折通幽,兩岸是蔥綠的草坪和學院的建築。橫跨兩岸的康橋是一座三環洞的小橋,秀雅別緻,橋的兩端是斜依的垂柳,風景旖旎。

  1921年春,詩人在劍橋大學學習,因愛情生活的失意和痛苦,孤獨中,他常來此觀看落日飛霞,或在星光下聆聽水聲。康橋曾給予詩人心靈的撫慰,也是促使他自我意識覺醒、產生個性解放衝動的地方。1922年秋,詩人離開劍橋時寫下了《康橋再會罷》等詩。1925年遊歷歐洲,去倫敦因拜訪作家哈代而未能故地重遊,但回國後寫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

  1928年6月,詩人再次去歐洲觀光。他在哲學家羅素家裡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橋,在那裡靜靜地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比較忙,要趕著去會見另一位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朗讀後,理清詩人的情感脈絡。

  問題:請試著給本詩每一小節擬一個題目,並簡述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感情變化。

  參考答案:

  1.揮手作別圖:寫詩人隻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出難分難捨的離情,給全詩定下了抒情的基調。

  2.金柳倒影圖:寫岸邊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的情形,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

  3.青荇招搖圖:寫康河的水草,寫出詩人對康橋的永久戀情。

  4榆陰清泉圖:寫榆樹下的清潭,詩人融情入景,詩人的留戀全部融入康橋的風光中。

  5.撐篙尋夢圖: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寫詩人揮篙泛舟,尋他“彩虹似的夢”,晚歸時情不自禁地要放聲高歌,快樂到達頂點。

  6.夏蟲沉默圖: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想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情緒低落下來。

  7.依依惜別圖:跟開頭呼應,表露詩人不願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並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

  詩歌賞析

  音樂美 節奏輕快,韻律柔和,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繪畫美 畫面優美,令人回味。

  建築美 四行一節,錯落排列,字數相近,迴環呼應。

  關於詩歌的意象

  什麼是意象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

  本詩意象的選擇

  問題:這些意象是詩人精心選擇的嗎?

  教師指導,明確:這些意象並非詩人的精心選擇,卻又恰到好處。因為,雲彩、柳樹、水草、柔波都是康河常見的物像,就是詩人眼前所見,不必刻意尋找,而這些物像又恰恰可以承載詩人的情感。這些物像有共同的東西,那就是,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能夠把詩人那種柔美的情感抒發出來。可以說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

  以金柳為例談意象的意義

  古有折柳送別之俗,它兩個寓意:一是柳極易生長,用它送友比喻無論漂泊何處都能枝繁葉茂;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含有“挽留”之意。史書記載,此俗始於漢代。

  柳是離別的象徵

  唐·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羅隱《柳》:“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唐·戴叔倫《堤上柳》“垂柳萬條絲,春來織別離。行人攀折處,是妾斷腸時。”

  唐·白居易《憶楊柳》“曾栽楊柳江南春,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唐·雍裕之的《江邊柳》:“嫋嫋古堤邊,青青一樹煙。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

  船。”

  柳還是愛人的象徵。

  李商隱《贈柳》“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橋回

  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你會發覺它既是寫柳,又像是在寫人,字裡行間,彷彿晃動著一位窈窕女郎的倩影,風流韻致,婀娜多情。詠柳即詠人,對柳依依不捨,實是對其所愛之人的依戀。

  徐志摩的這首詩,金柳的意象可以看作是他的愛人――“夕陽中的新娘”,讓他留戀,讓他痴迷,也可以看作是離別時康橋對他的挽留。

  拓展延伸,再讀徐志摩其他的詩

  這裡選擇了兩首,可以只讀其中的一首。

  偶然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更毋須歡喜,

  轉瞬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是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

  ——沙揚娜拉!

  能力提高,挑戰徐志摩

  以《故鄉的_____》為題創作一首小詩表達對童年美好時光的留戀。

再別康橋原文及背景
再別康橋寫作背景
相關知識
再別康橋教案
再別康橋優秀教案
詩兩首雨巷和再別康橋的預習教案
再別康橋課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高一語文雨巷和再別康橋知識點複習
詩兩首雨巷和再別康橋的預習學案
徐志摩再別康橋詩歌鑑賞
再別康橋原文賞析
再別康橋原文
再別康橋原文及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