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朗誦的表達技巧及訓練方法
朗誦,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結合各種語言手段來完善地表達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種語言藝術。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朗誦前的準備
1選擇朗誦材料
朗誦是一種傳情的藝術。朗誦者要很好地傳情,引起聽眾共鳴,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選擇。選擇材料時,首先要注意選擇那些語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適於上口的文章。因為形象感受是朗誦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乾癟枯燥的書面語言對於具有很強感受能力的朗誦者也構不成豐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據朗誦的場合和聽眾的需要,以及朗誦者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水平,在眾多作品中,選出合適的作品。
2把握作品的內容
準確地把握作品內容,透徹地理解其內在含義,是作品朗誦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固然,朗誦中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離開了準確透徹地把握內容這個前提,那麼,藝術技巧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了一種純粹的形式主義,也就無法做到傳情,無法讓聽眾動情了。要準確透徹地把握作品內容,應注意以下幾點 :
①正確、深入的理解
朗誦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準確地表現出來,需要透過字裡行間,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首先要清除障礙,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詞、成語典故、語句等的含義,不要囫圇吞棗。望文生義。
其次,要把握作品創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題和情感的基調,這樣才會準確地理解作品,才不會把作品念得支離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內容。
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掃除文字障礙後,就要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這篇作品以象徵手法,通過暴風雨來臨之前。暴風雨逼近和即將來臨三個畫面的描繪,塑造了一隻不怕電閃雷嗚,敢於搏風擊浪,勇於呼風喚雨的海燕一--這一“勝利的預言家”的形象。
而這部作品誕生之後立即不脛而走,被廣大工人和革命群眾在革命小組活動時朗誦,被視作傳播革命資訊,堅定革命理想的戰歌。綜合分析之後,朗誦時就不難把握其主題是:滿懷激情地呼喚革命高潮的到來。進而,我們又不難把握這部作品的基調應是對革命高潮的嚮往、企盼。
②深刻、細緻的感受
有的朗誦,聽起來也有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可就是打動不了聽眾。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誦者對作品的感受還太淺薄,沒有真正走進作品,而是在那裡“擠”情、“造”性。聽眾是敏銳的,他們不會被虛情所動,朗誦者要喚起聽眾的感情,使聽眾與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須仔細體味作品,進入角色,進入情境。
③豐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象,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內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動起來,就好象親眼看到、親身經歷一樣。以陳然我的自白書為例,在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的同時,可以設想自己就是陳然重慶《挺進報》的特支書記,當時正處在這樣的情境中:我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飽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動搖,最後,敵人把一張白紙放在我面前,讓我寫自白書,我滿懷對敵人的憤恨和藐視,滿懷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自豪地寫下了“怒斥敵酋”式的《我的自白書》。這樣通過深入的理解、真摯的感受和豐富的想象,使己動情,從而也使人動性。
3自如應用標準普通話
用普通話語音朗誦要使自己的朗誦優美動聽,必須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朗誦,因為朗誦作品一般都是運用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即普通話寫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話語音朗誦,才能更好地更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同時,普通話是漢民族共同語,用普通話朗誦;便於不同方言區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誦之前,首先要咬準字音,掌握語流音變等普通話知識。
朗誦的基本表達手段
朗誦時,一方面要深刻透徹地把握作品的內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內在含義。常用的基本表達手段有:停頓、重音、語速、句調。
1停頓
停頓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一方面是由於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結構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時,也可給聽者一個領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餘地,幫助聽者理解文章含義,加深印象。停頓包括生理停頓、語法停頓、強調停頓。
生理停頓
生理停頓即朗誦者根據氣息需要,在不影響語義完整的地方作一個短暫的停歇。要注意,生理停頓,不要妨礙語意表達,不割裂語法結構;
語法停頓
語法停頓是反映一句話裡面的語法關係的,在書面語言裡就反映為標點。一般來說,語法停頓時間的長短同標點大致相關。例如句號、問號、歎號後的停頓比分號、冒號長;分號、冒號後的停頓比逗號長;逗號後的停頓比頓號長;段落之間的停頓則長於句子停頓的時間。
強調停頓
為了強調某一事物,突出某個語意或某種感情,而在書面上沒有標點、在生理上也可不作停頓的地方作了停頓,或者在書面上有標點的地方作了較大的停頓,這樣的停頓我們稱為強調停頓。強調停頓主要是靠仔細揣摩作品,深刻體會其內在含義來安排的。
例如:
遵義會議║糾正了│在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所犯的“左傾機會主義性質”的嚴重的原則錯誤,團結了│黨和紅軍,使得│黨中央和紅軍主力勝利地完成了長征,轉到了│抗日的前沿陣地,執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
“遵義會議”之後沒有標點符號,但是為了突出“遵義會議”的地位,強調“遵義會議”在我黨歷史上的偉大意義,就應有一個停頓,而且比下面的其它強調停頓時間要長一些。
“糾正了”、“團結了”、“使得”、“轉到了”、“執行了”這些詞語後面也沒有標點,但為清楚顯示“遵義會議”的偉大歷史意義,應用停頓,句中劃“║”和“│”的都表示強調停頓。
如果不仔細揣度作品而任意作強調停頓,容易產生錯誤的理解。例如賀敬之《雷鋒之歌中的一句:“來呵!讓我們緊緊挽住雷鋒的這三條刀傷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條”之後略作停頓,就會給聽眾造成“三條手臂”的錯覺,影響理解的正確性。
2重音
重音是指朗誦、說話時句子裡某些詞語念得比較重的現象。一般用增加聲音的強度來體現。重音有語法重音和強調重音兩種。
語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麼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況下,根據語法結構的特點,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讀的,叫語法重音。語法重音的位置比較固定,常見的規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裡的謂語部分常重讀;
②動詞或形容詞前的狀語常重讀;
③動詞後面由形容詞。動詞及部分片語充當的補語常重讀;
④名詞前的定語常重讀;
⑤有些代詞也常重讀;
如果一句活裡成分較多,重讀也就不止一處,往往優先重讀定語、狀語、補語等連帶成分。如:
我們是怎樣度過這驚濤駭浪的瞬息!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
值得注意的是,語法重音的強度並不十分強,只是同語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較,讀得比較重一些罷了。
強調重音
強調重音指的是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和強調某種特殊意義而故意說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聽者注意自己所要強調的某個部分。語句在什麼地方該用強調重音並沒有固定的規律,而是受說話的環境。內容和感情支配的。同一句話,強調重音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
我去過上海。回答“誰去過上海”
我去過上海。回答“你去沒去過上海”
我去過上海。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過哪兒?”
因而,在朗誦時,首先要認真鑽研作品,正確理解作者意圖,才能較快較準地找到強調重音之所在。
強調重音與語法重音的區別是:
①從音量上看。語法重音給人的感覺只是一般的輕重有所區別,而強調重音則給人鮮明突出的印象。強調重音的音量大於語法重音的音量。
②從出現的位置看。強調重音可能與語法重音重疊,這時語法重音服從於強調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強一些就行了。有時,兩種重音出現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時,強調重音的音量要蓋過語法重音的音量。
③從確定重音的難易上看。語法重音較容易找到,在一句話的範圍內,根據語法結構的特點就可以確定,而強調重音的確定卻與朗誦者對作品的鑽研程度、理解程度緊密相連。
3語速
語速是指說話或朗誦時每個音節的長短及音節之間連線的緊鬆。說話的速度是由說話人的感情決定的,朗誦的速度則與文章的思想內容相聯絡。一般說來,熱烈,歡快、興奮、緊張的內容速度快一些;平靜、莊重、悲傷、沉重、追憶的內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敘述、說明、議論則用中速。以雷雨中周樸園和魯侍萍的對話為例,朗誦時應根據人物心情的變化調整語速,而不應一律以一種速度讀下來。如:
周: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矩。有一天夜裡,忽然地投水死了。後來,後來——你知道嗎?慢速。周樸園故作與魯侍萍閒談狀,以便探聽一些情況。
魯:這個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個,她手裡抱著一個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聽人說她生前是不規矩的。慢速,侍萍回憶悲痛的往事,又想極力剋制怨憤,以免周樸園認出。
魯:我前幾天還見著她!中速
周:什麼?她就在這兒?此地?快速。表現周樸園的吃驚與緊張
魯:老爺,您想見一見她麼?慢速。魯故意試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現周樸園的慌亂與心虛。
周: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魯:我要提,我要提,我悶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現魯侍萍極度的悲憤以至幾乎喊叫
4句調
在漢語中,字有字調,句有句調。我們通常稱字調為聲調,是指音節的高低升降。而句調我們則稱為語調,是指語句的高低升降。句調是貫穿整個句乾的,只是在句未音節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句調根據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可分為四種:升調、降調、平調、曲調。
1.升調↑,前低後高,語勢上升。一般用來表示疑問、反問、驚異等語氣。
2.降調↓,前高後低,語勢漸降。一般用於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堅決、讚美、祝福等感情。
3.平調。一,這種調子,語勢平穩舒緩,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用於不帶特殊感情的陳述和說明,還可表示莊嚴、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調。全句語調彎曲,或先升後降,或先降後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詞語拖長著念,這種句調常用來表示諷刺、厭惡、反語、意在言外等語氣。除了以上這些基本表達手段外,要使朗誦有聲有色,還得藉助一些特殊的表達手段,例如:笑語、顫音、泣訴、重音輕讀等,這裡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
文字朗誦的技能訓練
【訓練內容】朗誦的綜合訓練
【訓練目標】
1、熟悉朗誦的基本手段。
2、把握作品的基調。
3、適當運用體態語及其他輔助手段提高朗誦水平。
【訓練方法】
1、複習今天班班給大家介紹的有關朗誦的基本知識
2、模擬訓練
1朗誦葉挺同志的《囚歌》,注意句調的處理: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平調冷眼相看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平調一個聲音高叫著:↗曲調嘲諷——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曲調誘惑我渴望自由,→莊嚴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調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裡爬出!↑升調蔑視、憤慨、反擊我希望有一天→平調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揚語意未完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降調毫不猶豫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降調沉著、堅毅、充滿自信
2重音練習——讀出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語法重音:
①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③手勢之類,距離大了看不清,聲音的有效距離大得多。一一讀出下面語句中的強調重音:於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3朗讀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這首詩的最後三段,注意語法停頓和強調停頓。請聽聽吧,這是戰士/一句句從心中∥掏出的話。團泊窪,團泊窪,你真是那樣/靜靜的嗎? 是的,團泊窪是靜靜的,但那裡/時刻都會∥轟轟爆炸!不,團泊窪是喧騰的,這首詩篇裡/就充滿著∥嘈雜。不管怎樣,且把這矛盾重重的詩篇/埋在坎下,它也許不合你秋天的季節,但到明春∥準會/生根發芽
4下面是魯侍萍回億往事、揭露周樸園罪惡的兩段話,一段是相認前、一段是相認後,相認前後,魯侍萍的怨憤之情由剋制到逐漸顯露,說話的語氣和態度也起了變化,試用不同的語速加以表達。
3——相認以前她是個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聽說她跟那時周公館的少爺有點不清白,生了兩個兒子。生了第二個,才過三天,忽然周少爺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館,剛生的孩子她抱在懷裡,在年三十夜裡投河死的。
4 ——相認以後哼,我的眼淚早哭幹了,我沒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經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過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你為了要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門。
看完“”的人
1.朗誦藝術的創作技巧
2.朗誦的技巧
3.關於朗誦的技巧
4.詩歌朗誦前的準備要求
5.詩朗誦技巧
悲傷朗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