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備稿件復活朗誦稿
朗誦是口語交際的一種重要形式。下面是小編整理有關,歡迎大家閱讀。
1:
太陽最終吝嗇地收起了它最後的一線亮光。月亮還沒有出來,留下的只是滿天的雲霞,輕輕地親吻著寧靜的山村。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狹窄的村巷間,無心欣賞大自然的贈賜。我焦急地挨家挨戶去籌錢為我媽治病。
突然,一陣淒涼的哭聲傳入我的耳朵。“誰?這麼晚了,他為啥哭?”我循著聲音尋找,原來是一個小男孩。
小男孩看見我,揪著我的褲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嗎?”我本能地應了一聲,就想抱起他走。突然,我觸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咦,這不是王醫生的兒子嗎?頓時,我心裡轟起一腔怒火,王醫生的影子又浮現在腦海。就是他,為了小小的一筆醫藥費而拒不為我媽治病!
“走吧!現在的世道還會有多少人情?”我心裡想著,腳下邁開了步子。這時,一聲更淒厲的聲音恨恨地剮了我一刀:難道真的丟下他不管?夜深了,難道就讓他留在孤寂的野外,他不怕黑暗嗎?他能抵抗動物侵害嗎???我打了個冷噤。啊!不能,我不能丟下他而去,我猛轉身,我不能選擇與道義相悖的行為。
我輕輕地敲開了王醫生家的門。我不理會他的語言與目光,只是快速地離開,我想我的心靈是純淨的,我不會因為金錢而喪失了做人的道德。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為憤怒,而是不願在這塊見利忘義的地方呆多一刻。
月兒已經爬上了樹梢,有了些許涼氣。我仍然在為母親治病籌錢。我堅信:人與人之間一定有人情的氣息。
當我拖著疲倦的身軀踏進家門的時候,我嗅到了一陣藥味。我疑惑地詢問我的母親。媽媽只是微笑地遞給我一封信。信上說:“謝謝你,把我的兒子送回家。你的行為給了我一次心靈的教育。在金錢與醫德面前,我們應該選擇醫德。”
我的眼睛有點溼,我推開窗:多美好的夜!多明亮的月!多明智的選擇!人與人之間比金錢更珍貴的是友愛。
溫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而下,彷彿是滑過了一曲悅耳的琴聲。哦!月若有情月長吟!
2:
青春不是人生某一時期的標誌,它是指人有的心理狀態。要永保青春,既要有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想象和激盪的熱情,還必須有戰勝膽怯的勇氣和決不向困難妥協而敢於去冒險的希求。人不是因歲月的流逝而老朽,當理想之火泯滅的時候,人生的“暮年”就開始了。歲月的流逝會在面板上刻下皺紋,而熱情的消失則在心靈上留下痕跡。擔心、疑惑、不自信、恐慌、絕望——這些東西正是夭折精神之樹的元凶。
無論是到了古稀之年的人,還是尚未成熟的少年,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們應有對奇蹟的憧憬,對人生樂趣的尋覓,對競賽的追求以及對燦若群星的事物和思想的感知;還要有不屈不撓的鬥爭和像孩子期待即將出現的事物般的好奇心。
人與他的信念成比例地年輕,與疑惑成比例地衰老;與信心和希望成比例地年輕,與恐慌和絕望成比例地衰老。
誰能夠從自然界、人類社會或神靈那裡領悟到美麗、喜悅、勇氣、高尚、力量······誰就有青春的活力。當失去所有的夢幻,心靈的花蕊被悲觀之雪和沮喪之冰覆蓋的時候,他就真正地“衰老”了。這樣的人,只有去乞求神靈的憐憫。
3:
《朋友和其他》
朋友即將遠行。
暮春時節,又邀了幾位朋友在家小聚。雖然都是極熟的朋友,卻是終年難得一見,偶爾電話裡相遇,也無非是幾句尋常話。一鍋小米稀飯,一碟大頭菜,一盤自家釀製的泡菜,一隻巷口買回的烤鴨,簡簡單單,不像請客,倒像家人團聚。
其實,友情也好,愛情也好,久而久之都會轉化成親情。
說也奇怪,和新朋友會談文學、談哲學、談人生道理等等,和老朋友卻只話家常,柴米油鹽,細細碎碎,種種鎖事。很多時候,心靈的契合已經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來表達。
朋友新燙了個頭,不敢回家見母親,恐怕驚駭了老人家,卻歡喜地來見我們,老朋友頗能以一種趣味性的眼光欣賞這個改變。
年少的時候,我們差不多都在為別人而活,為苦口婆心的父母活,為循循善誘的師長活,為許多觀念、許多傳統的約束力而活。年歲逐增,漸漸掙脫外在的限制與束縛,開始懂得為自己活,照自己的方式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不在乎別人的批評意見,不在乎別人的詆譭流言,只在乎那一分隨心所欲的舒坦自然。偶爾,也能夠縱容自己放浪一下,並且有種惡作劇的竊喜。
也越來越覺得,人生一世,無非是盡心。對自己盡心,對所愛的人盡心,對生活的這塊土地盡心。既然盡心了,便無所謂得失,無所謂成敗榮辱。很多事情便捨得下,放得開,包括人事的是非恩怨,金錢與感情的糾葛。懂得舍,懂得放,自然春風和煦,月明風清。
就讓生命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吧。猶如窗前的烏柏,自生自落之間,自有一分圓融豐滿的喜悅。春雨輕輕落著,沒有詩,沒有酒,有的只是一分相知相屬的自在自得。
夜色在笑語中漸漸沉落,朋友起身告辭,沒有挽留,沒有送別,甚至也沒有問歸期。 己經過了大喜大悲的歲月,已經過了傷感流淚的年華,知道了聚散原來是這樣的自然和順理成章,懂得這點,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溫馨,離別便也歡喜。
中秋詩詞朗誦會主持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