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內容
禮儀是一個人思想覺悟、道德修養、精神面貌和文化教養的綜合反映。禮貌用語是禮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好的使用禮貌用語對成為一個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組織做文明禮儀手抄報,加強文明禮儀的使用,提高學生文明素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文明禮貌的手抄報的圖片
關於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圖一
關於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圖二
關於文明禮貌的手抄報圖三
關於文明禮貌的手抄報的資料
文明禮貌常識
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騎在欄杆上向下滑。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後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後,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
文明禮貌小故事
一、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 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裡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 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讚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遊;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遊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
二、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定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文明禮貌名言
1、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2、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
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5、人們最看重的是特權,哪怕是主持葬禮的特權。——詹·拉·洛威爾
6、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左傳
7、講禮貌不會失去什麼,卻能得到一切。——瑪。沃。蒙塔古
8、使一個人偉大,並不在於富裕和門第,而在於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奧維
9、禮貌是一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阿。史蒂文斯
10、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愛獻生
關於文明禮貌的手抄報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