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十二五規劃範文
十二五規劃的執行需要企業也制定一份詳細的十二五規劃規劃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十二五”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促進糧食經濟全面發展提高的重要時期,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加強對“十二五”期間全市糧食工作的指導,確定全市糧食行業的發展方向和奮鬥目標。市糧食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糧食局的要求,系統回顧全市“十一五”期間糧食工作,結合我市糧食流通實際,特編制市糧食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我市糧食行業“十一五”末期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一“十一五”末期糧食生產、流通、消費現狀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加速發展,我市工業化、城鎮化程序加快,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需求已呈剛性增長;而耕地減少、水利設施建設滯後、自然災害等因素導致糧食產量呈下降趨勢,我市糧食供需在相當長時期內將處於緊平衡狀態,糧食供應安全將面臨挑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糧食生產、流通、消費環節出現“三個減少一個增加”。一是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我市現有耕地220餘萬畝,但隨著城市化程序加快、國家基本建設用地增加、農民進城務工緻耕地撂荒、退耕還林及城鄉建設用地擴大、耕地糧田退化等因素的影響,耕地面積將逐年減少。二是糧食產量逐年減少。我市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水資源緊缺,靠天吃飯的現狀未得到根本改變,加之自然災害頻發和種植業的影響,糧食產量正逐年減少。三是糧食購銷量逐年減少。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後,糧食購銷主體多元化,國家糧食購銷網點減少,國有控股糧食購銷企業辦證戶數僅佔全社會辦證戶數的4%,糧食購銷量逐年減少。四是糧食需求總量連年增加。自然人口的增加和轉化用糧的增加,使糧食需求總量連年增加,產需缺口呈加大態勢。
2、糧食儲備體系薄弱。一是地方糧食應急儲備規模小。目前,我市市級糧食儲備2萬噸,縣級糧食儲備0.9萬噸,與國家政策和市政府糧食應急預案要求存在差距。二是糧食收儲設施分散、規模小。我市有遍佈各鄉鎮的糧食收購網點140餘個,但主要是老式平房倉,功能單一,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糧食物流的需要。三是倉儲基礎設施老化,配置差。目前全市總倉容50.5萬噸,其中1998年以前修建的倉容34萬噸,佔總倉容的67.3%。一些鄉鎮糧管所點儲糧基礎設施老化,部分儲糧庫點,包括糧食儲備企業的倉房維修改造滯後,設施裝置缺乏、不配套。
3、糧油加工體系建設滯後。一是糧油加工企業規模小,產品市場份額低,品牌影響力不強,輻射範圍小。我市創立了12個優特糧油品牌,擁有5個國家無公害產品,但市場份額佔有率低,在省內外大、中城市難覓蹤影。二是糧油加工設施落後,科技水平低,糧油精、深加工力度、廣度不夠,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三是糧油加工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企業尚未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品牌戰略意識不強,營銷模式落後,加之科研人才少,自主創新能力差,產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場競爭力。四是糧油產業化經營規模小,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原料來源“第一車間”——糧油產業化基地的建設,優質、專用、綠色糧油生產基地規模小。五是糧食專業合作組織結構鬆散,糧油企業組織生產形式不當,訂單合同不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訂單履約率低,商品率低,農戶缺乏法律及誠信意識。
4、糧食檢驗設施裝置不足。市糧食質量監測站作為國家糧食局授權的國家糧食質量監測機構,檢驗場所面積不足,功能分割槽不規範,裝置設施急需升級換代。全市區、縣僅xx和xx建有糧食質量監測站,且專業技術人員較少,裝置設施陳舊,難以全面開展工作。國有及控股糧食收儲企業和加工、飼料等糧食轉化企業雖具備基本的糧油質量檢驗能力,但裝置設施老化,檢驗能力較差。
5、糧食應急體系和糧食預警資訊系統不完善。全市尚未形成統一的糧食應急設施體系,庫存規模極小,技術裝備落後,應急儲備時間短,糧油應急保障能力弱,糧食應急壓力較大。糧食監測預警資訊系統還未全面建立,糧食資訊服務系統硬體建設投入嚴重不足,從事糧食資訊服務的計算機專業人員和市場分析人員十分匱乏。
6、現代糧食物流體系重大專案程序不快。十一五”期間,我市重點打造省內除成都外的次級交通樞紐,交通區位優勢日益突出,發展現代糧食物流,有利於確保xx地區糧食安全和發揮糧食巨集觀調控作用。但由於缺乏中、省、市政策資金扶持和現有資產處置變現政策不配套,現代糧食物流體系重大專案建設推進緩慢,特別是我市現代糧食物流體系支撐專案——“xx糧食物流中心”建設面臨極大的資金壓力。
三我市糧食行業發展趨勢
2、糧食儲備體系的發展趨勢。建立和完善糧食儲備、中轉體系是“十二五”期間我市糧食工作的重要內容。購置優良的倉儲設施,重點新建一批現代化的糧食收購、儲備倉容,擴大糧食倉容規模。加強倉房維修,投入資金對倉房的防潮、密閉、門窗、隔熱、用電線路等方面進行維修和改造,深入開展科學儲糧規範化活動,積極探索、創新和應用科學儲糧技術,確保儲糧安全。
3、糧油加工體系發展趨勢。引進有實力和發展前景的加工企業,提高我市糧油精深加工的綜合利用能力,延長產業鏈,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著重發展稻穀、小麥、油菜、玉米、紅薯等糧油精深加工產業,並利用其附產物帶動我市飼料產業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迴圈經濟道路。力爭把我市打造成為糧油加工、飼料生產基地,推動我市現代農業的發展,促進糧食生產,助農增收。建立名優品牌,保障營養、衛生、安全糧油產品的供應,滿足人們膳食結構調整和變化的需求。
4、糧食交易市場發展趨勢。充分發揮次級交通樞紐和輻射範圍廣的區位優勢,把“xx糧食物流中心”和“xx糧食物流園”建設成為市、縣兩級政府調控糧食市場的載體和平臺。同時,引進在糧食主產區有實力的糧食電子交易市場來我市建立分公司,建立彙集倉儲、運輸、金融、質檢等多種服務功能的先進電子商務平臺,主要從事組織糧食拍賣交易,期貨、現貨交易,資金結算服務等商務活動,逐步把我市打造成為連線產區和銷區的重要糧食物流節點,在確保xx兩地乃至我國西部地區的糧食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
5、糧食檢驗檢測體系發展趨勢。著力建設區域性國家糧食檢驗檢測體系,大力推進市國家糧食質量監測站改擴建專案,促進我市和周邊地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設市級糧食質量檢化驗中心和縣級質量監測站,在市轄區和各縣建立糧食監督檢驗站,配置完善相應的檢化驗設施裝置。
6、糧食應急體系與糧食檢測預警資訊系統發展趨勢。隨著我市城鎮化程序的加快,對糧食應急供應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保障有效供給,確保地區糧食安全成為糧食應急體系與糧食檢測預警資訊系統發展的主要目標。一是建立健全糧食應急供應網路體系,增設應急供應網點,培育應急加工、儲備企業;加強糧食應急設施建設,與糧食檢測預警資訊系統相輔相成,建成反應靈敏、快捷迅速的資訊系統。二是加大應急儲備糧油倉庫氣密性、隔熱性改善等倉儲設施的投資,推廣綠色、“三低”等科學儲糧方法,保管好應急儲備糧油,滿足應急之需。
7、現代糧食物流及配送體系發展趨勢。整合低效、閒置資產,按照倉儲、運輸、市場、加工、資訊“五位一體”的要求,投資興建集糧食倉儲、中轉、烘乾整理、配送、精深加工、現貨交易、電子商務等於一體的“xx糧食物流中心”和“xx糧食物流園”兩大專案,以兩大專案為基礎,重點培育我市專業配套的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和短途汽車散運集並優勢,在中、短途糧食直達運輸中代替鐵路運輸,變省際間長途包糧運輸為多運輸工具散運無縫化連線,節約糧食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二、我市糧食行業“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和總體要求,樹立“大流通”、“大市場”、“大糧食”觀念,積極參與“平安”建設。深入貫徹糧食法律法規,增強糧食調控手段、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促進糧食行業發展,著力構築全市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努力使成為區域性糧食集散基地,確保我市糧食安全,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基礎性的保障作用。
二“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
努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積極推廣優質、專用糧油種植,逐步形成優質糧油產業帶,確保糧食有效供給;確立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地方儲備糧規模,保持合理糧食儲備水平;加快發展以散裝、散卸、散存和散運為特徵的“四散化”糧食現代物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糧食流通效率。
1、加強糧食巨集觀調控。嚴格執行國家種糧直接補貼和價格支援政策,保護和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農民種糧兩個積極性。建立健全我市糧食儲備制度、糧食巨集觀調控和應急預警機制,確保糧食有效供給。
2、發展糧油產業化經營。以“確保糧食安全、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為目標,優化糧油生產配置,調整種植結構。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以優質專用水稻、“雙低”和“雙高”油菜、優質專用玉米等糧食品種為重點,大力發展訂單糧油,通過示範帶動,在全市建立優質、專用糧油產業帶。以糧油產業化經營為突破口,打破我市農業發展瓶頸。
3、加強糧食儲備體系建設。在各縣區圍繞鐵路、高速公路和國、省交通幹道建設以糧食購銷、倉儲和物流配送為中心的儲備體系,在全市重新集中佈局一批優良的倉儲設施,重點新建一批現代化的糧食收購、儲備倉容,擴大糧食倉容規模;加強倉房維修和倉儲隊伍業務培訓,提高科學儲糧水平,確保各級儲備糧全部達到“一符三專四落實”和“四無”的要求,做到儲得進、調得出、用得上,把打造成為xx省重要的糧食儲備基地。
4、培育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圍繞市城區和xx縣建設集糧油倉儲、加工、檢驗、電子資訊和“四散化”為一體的“xx糧食物流中心”和“xx糧食物流園”兩大糧食物流專案。著力整合糧食購銷、倉儲、批發、配送、加工等環節的物流資源,引進規模化、專業化的三方糧食物流企業,建立企業的電子交易等物流資訊系統,實現資訊化、網路化。
5、加強全社會糧食行業管理。認真履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賦予的職能職責,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實施有效的行業管理;加強依法行政,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加強糧食流通統計工作,為政府巨集觀調控提供及時、準確的資訊資料。
二
十二五是全國農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科學而有效的推進“十二五”規劃的實施,關係著我省農業經濟的重要發展,這次“十二五”規劃是新中國60年後的一次再出發,所以我們要有新的發展思路,同時,它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因此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根據省政府、農業部對“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總體部署,結合全省農業發展實際,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編制“十二五”規劃要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分析和準確把握當前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和階段性特徵,立足夯實發展基礎,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合理確定“十二五”農業發展目標和任務,發展重點及保障措施。努力把“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重大部署、重大專案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二、規劃編制任務和分工
在配合農業部和省發改委等部門編制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重點規劃的同時,重點組織編制以幾個層次的規劃。
一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要突出我省農業優勢特色,明確全省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戰略任務、戰略佈局,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重大建設工程和重點專案佈局,以及主要政策措施等。總體規劃由廳發展計劃處牽頭,會同有關處室編制附規劃大綱。
二行業規劃
根據“十二五”農業發展總體規劃,組織編制種植業、畜牧業、草業、漁業、農機化等四個行業發展規劃。具體由廳種植業處、畜牧處、漁業處、農機局分別牽頭,相關專業站配合編制。
三優勢特色產業規劃
主要編制草食畜、水果、蔬菜、馬鈴薯、中藥材、釀酒、特色漁業等7個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具體由產業化處、漁業處牽頭,相關業務處、站配合編制。
四專項建設規劃
1.種植業方面專項規劃:主要是旱作農業、節水農業、、種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耕地質量建設工程建設規劃,由種植業處負責編制;
2.畜牧業專項規劃:動物防疫體系由省獸醫局負責編制;畜禽良種工程由畜牧處負責編制;
3.漁業專項規劃:水產良種工程由漁業處負責編制;
4.其它專項規劃:農技綜合服務體系由科教處負責編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規範體系由農經處負責編制;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加工業由產業處負責編制;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農業資訊服務體系由市場資訊處負責編制;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負責編制;草原生態保護和利用建設規劃由草原處負責編制;農村能源建設規劃由科教處、能源辦負責編制;農村清潔工程由科教處、環保站負責編制。在具體在編制中,各相關處室分別協調廳屬相關業務站參與配合。
五市州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及區域產業發展規劃
各市州農牧主管部門可依據本級政府統一部署編制本轄區在牧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三、進度安排
分為4個階段:
前期調研階段安排20xx年2月至4月底:印發規劃方案、成立編制機構。對規劃編制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開展“十一五”總體規劃執行情況的分析評估工作;加強與農業部和省上農業發展基本思路的銜接;各處室、單位確定規劃編制規劃重點領域,開展相關調研工作。
思路研究階段20xx年5月:研究確定“十二五”總體規劃基本思路、發展重點,擬定規劃編制提綱和重點領域,邀請省上有關部門、有關專家等座談徵求意見。
草案起草階段20xx年6月至7月底:各處室、單位根據省委、省政府和農業部關於編制“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意見,按照任務分工起草各類規劃基本框架,綱要基本框架。徵求各方面意見,加強各方面的協調和銜接。
規劃評估完善階段20xx年8月至9月底:廳發展計劃處統一對各項規劃草案組織專家開展諮詢論證工作,吸納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對規劃草案進行修改完善後,報廳務會議審定,並上報省政府,農業部報送省發改委。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企業未來規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