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中專畢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隨著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日益加強及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制度與稅法之間的差異日益擴大,稅會差異成為我國經濟轉型時期的急需解決的焦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企業所得稅與會計制度的協調分析 》

  摘要:在計劃經濟背景下,我國遵循的會計制度和堅守的稅收制度相互統一,但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體制發生了轉變,逐步形成市場經濟體制,會計制度逐漸剝離於稅收制度,導致納稅調整成本增加,會計資訊質量降低。因此,急待協調稅收和會計制度。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制度;會計制度;協調

  為迎合市場經濟體制,滿足國際競爭參與需求,我國針對稅收以及會計制度進行了調整,發生了變革,開始朝著規範化和科學化的方向前進。與此同時,為全面彰顯稅收以及會計制度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滿足經濟發展變化,稅收政策和會計制度也更加豐富,其複雜性也隨之提升。本文首先介紹所得稅與會計制度的內涵,然後剖析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最後探討協調原則與策略,希望可促進這兩者的統一與整合。

  1所得稅制度的內涵

  稅法指國家通過法律進行確定,也可藉助行政規章來確立,針對納稅人,圍繞納稅所涉及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調整。所得稅法在稅法中佔據主導位置,在廣義層面,主要涵蓋企業、個人和外商投資企業這三方面的所得稅法。本文中所探討的所得稅法具體指代企業所得稅法。這是國家躋身企業利潤劃分的主要形式,主要由國家負責頒佈制定,進而改善與企業所得稅相關工作的一項法律規範。

  2會計制度的內涵

  會計制度包含廣義與狹義這兩種概念,其中廣義概念指會計人員在日常的會計工作中需要遵守的標準,由此可知,只要和會計存在關聯的規範標準均可看作會計制度。而狹義概念指政府機構等部門參照會計準則針對會計核算所編制的制度。

  3所得稅與會計制度之間的關聯

  所得稅指國家依據法律規範圍繞企業收益展開的稅收活動,是可徵的稅收,這作為企業的純支出,既有強制性,還具有無償性,從性質層面而言為一種費用。將其和普通費用相比可知,所得稅費用較為獨特,主要為巨集觀費用支出,且屬於法定費用。從理論層面而言,所得稅以及會計密切相關,這一關係決定所得稅以及會計制度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影響[1]。

  3.1會計對所得稅產生的影響

  會計收益決定著所得稅收入。會計分期假定關乎著計算應稅所得,為其奠定時間基礎,而會計收益核定和計量也影響著所得稅,可為其奠定計稅基礎。同時,會計賬簿系統優化可促進所得稅計徵,為其提供書面參考。從現代所得稅層面而言,只有遵循現代會計理論,方可實現不斷完善。分析所得稅實踐現狀可知,所得稅法規長期依附在財會體制之上。稅法中所涉及的稅收核對,成本列支、費用列支等一系列內容均依託會計制度,僅僅在特殊專案中進行約束和調整。

  3.2所得稅對會計產生的影響

  一方面,所得稅制度可提升會計的地位。因所得稅法存在強制性,且和會計緊密相連,凸顯了會計記錄的重要性。對於會計整體行業而言,若不存在稅收,則其複雜度將會顯著降低;另一方面,所得稅促進會計發展,擴大會計研究範疇[2]。因稅法具有剛性,且和會計核算緊密相連,若會計方法獲得稅法認可,則可大面積推廣與有效運用。同時,所得稅還會制約會計發展。稅收秉承歷史成基本,不贊成參照實際情況變動會計資料,制約會計衝破歷史成本的禁錮。會計理論通常可有效應對會計環境,但稅收處理卻存在滯後性。

  4協調原則

  所得稅以及會計制度分別由不同的部門來編制,因各方缺少有效的協調,進而產生差異問題。納稅人不僅要遵守落實新會計制度,還應堅持依法納稅,而差異程度的增加將會加重納稅人的負擔,提升財務核算成本,多數納稅人通常不能正確認識這一差異,無法有效實施納稅調整,引發無意識違規問題。

  4.1全面性原則

  不僅要考慮當前正在使用的會計制度規範,還應重新評估所得稅法規,明確不適應之處,同時,深入研究,進而有效協調,禁止單純滿足一方標準[3]。

  4.2趨同性原則

  差異協調應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當前正在使用的稅法與所遵循會計目標的負面影響,編制法律體制時,應確保趨同,一旦出現差異,立即藉助申報過程設定的納稅調整手段進行處理。

  4.3效益超出成本原則

  若想有效把控分離距離或者掌控統一程度,除不可因統一協調可改善會計核算工作、促進稅收徵管便不權衡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外,還不允許由於分離而提升會計核算難度,制約稅款計算,阻礙稅收徵管。

  4.4多樣性原則

  會計制度指參照會計理論,依照會計管理標準進行編制,應全面迎合投資者、經營者這兩方的需求,切實達到優化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目標[4]。在處理各項會計事物的過程,儘可能選擇多種方法。所得稅法規需要參照經濟環境變動合理調整、有效補充、積極完善。

  4.5嚴肅性原則

  不管是對所得稅制度來說,還是從會計制度層面而言,在差異協調操作中,要求實施修改時,一定要小心、謹慎,需進行具體規劃、深入調查與充分論證,只有找到合適時機方可開展,進而確保具有嚴肅性。

  5協調策略

  5.1合理設定所得稅改革目標,兼顧差異和聯絡

  從長遠發展層面而言,應有序構建所得稅收入科學、平穩提升的機制,輔以個人所得稅,組建雙主體稅制框架。另外,所得稅改革還應遵循效率原則,全面協調國家出臺的產業政策與頒佈的地區政策,加強技術進步,加快經濟結構完善,實現地區經濟的統一發展。並依據世貿組織規則,規範各個企業內部的稅負水平,調整和改進當前正在使用的與稅收相關的政策,構建平等、均衡的稅收環境。簡單來說,所得稅改革應堅守公平稅負的理念,明確分配關係,構建滿足世貿組織規則、符合企業制度,且可行的所得稅制度[5]。

  5.2相互協調,加強合作配合

  會計利潤與應稅存在差異,要求借助所得稅以及會計制度的深入探究來明確不適應點,進而統一協調,禁止片面滿足一方需求。為此,應圍繞所得稅編制合理的稅前扣除體制,也可編制所得稅會計體制,參照經濟環境合理調整,全面酌量會計制度可能帶來的影響與作用,在遵守稅法原則的基礎上,認可會計制度的有效規定,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和會計制度之間的差異。另外,還應促進這兩方面管理層面的交流、協作,這不僅可降低差異損失,還可推動所得稅以及會計制度這兩者之間的協作,並增加有效性。

  5.3實施資訊披露,加大稅收支援

  會計制度建設不僅要應對業務規範編制問題,而且應重視資訊披露建設,完全、準確、有效地披露會計資訊[6]。建議針對稅收交易活動編制資訊披露規範。若披露工作中存在不足,則將會降低會計資訊的準確性,制約稅收工作,同時,稅收部門無法在第一時間反饋資訊需求,這一需求不能有效對映至會計資訊系統中,這種資訊交流障礙會增加資訊獲取成本,不利於統一協調。另外,對於企業而言,因其經濟利益密切關聯於會計政策,針對會計政策所開展的選擇和變動等活動均會對企業經濟產生影響。因此,在不干擾會計目標與影響會計資訊的條件下,會計制度應儘可能縮減會計政策選擇領域,不斷簡化稅款計算。

  5.4重視實務協作,減少差異

  所得稅以及會計制度不僅要在理論層面實現協作統一,在實務層面也應加強協作,通常可參照具體的差異類別提出針對性的標準導向,以此來減少差異[7]。會計處理相對規範時,所得稅以及會計制度之間的協調應讓稅收遵從自身原則,並積極協調會計原則,進而降低業務差異、縮減納稅成本。另外,若會計處理尚未規範,有些可能存在制度盲區業務,則應改進和優化會計制度,增加業務處理的合理性,趨於規範化,進而規避硬性協調,以免增加日後工作的不確定性。

  5.5改進納稅調整,降低財務會計負擔

  通過稅法約束企業會計政策,這一選擇的根本目的是規避企業藉助會計政策選擇實現偷、減稅款問題的出現。然而,當前正在使用的稅法圍繞企業折舊年限以及方法卻提出了苛刻的約束。由此可知,稅法應適當地降低規定標準[8]。為規避企業藉助會計政策調整實現調節納稅目標,需作出下述規定:若企業想要調整會計政策,則一定要提前申報給稅務機關,也可備案,同時,核定通過後不允許在一年期間出現任何其變更。

  6結語

  在市場經濟體制中,企業所得稅以及會計會計制度必然會產生差異,而這一差異可能會削弱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制約會計工作的開展。科學看待與妥善處理這一差異,統一協調不僅可促進稅收徵管,還可提升會計資訊質量,並可改善會計核算工作,提升稅收效率,優化會計工作。綜上可知,我們應明確所得稅以及會計制度之間的差異,嚴格堅守協調原則,採取可行的協調策略,最終實現統一協調。

  參考文獻:

  [1]黃兆蘭.淺談企業所得稅制度與會計制度的關係[J].大眾科技,2015,7:134-135.

  [2]王玲.新會計制度與企業所得稅制度差異研究———基於新會計準則角度的新差異探討[D].東北財經大學,2013.

  [3]白靜.淺析會計制度對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3,29***36***:113.

  [4]李華.新會計準則下會計制度與企業所得稅制度差異性分析[J].消費導刊,2015,6:79+53.

  [5]秦利.會計制度與企業所得稅法規產生差異的原因分析[J].知識經濟,2013,1:130.

  [6]李怡娜.企業所得稅制度與會計制度的分析比較[J].城市建設,2012,35:2-4.

  [7]吳曉榕.我國企業所得稅稅制與會計制度比較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4:95-96.

  [8]陳德良.正確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完善企業所得稅彙算[J].註冊稅務師,2014,1:24-26

  篇二

  《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策略 》

  摘要: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頒佈與實施,標誌著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不僅有效彌補了原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弊端,而且還使會計工作更加符合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核算的需要,滿足財政體制改革的內在需求。本文在分析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要點的基礎上,提出事業單位應對會計制度改革的策略,期望對促進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順利實施,提高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策

  2013年1月1日,我國全面實施新修訂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文簡稱“新制度”***,該制度在會計原則、會計計量、會計確認以及會計要素的報告等方面作出了改革,並保留了原制度的合理部分,促使新制度更加全面。此次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在規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完善財務管理體制,適應財政改革需要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要點

  1.1會計核算基礎變化

  為了適應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的發展需要,提高會計資訊真實性和可比性,新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作出了變革,要求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並存。收付實現制適用於財政撥款的公益性活動的會計核算,權責發生制適用於非財政撥款的經營性活動的會計核算。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相比有著本質區別,其是指按照單位收入的權利和支出的義務是否歸屬於本期來確認收入、費用的標準[1]。這就要求事業單位必須在瞭解自身經濟執行規律,劃清經濟活動性質的基礎上,合理選擇適用的會計核算基礎,以此保證會計資訊能夠如實地反映本單位財務狀況。

  1.2資產核算變化

  新制度將原制度下11個資產類會計科目擴充套件為17個,新增“累計折舊”、“累計攤銷”、“待處理資產損益”、“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在建工程”等科目。新制度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入賬標準調整為通用裝置單位價值1000元,專用裝置單位價值1500元,與原制度下規定的一般裝置單位價值500元,專用裝置單位價值800的入賬標準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這一做法符合我國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發展現狀。同時,新制度還要求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大量同類型物質,即使價值不滿足入賬標準,也要確認為固定資產進行相關賬務處理[2]。在固定資產核算中,新制度創新性地引入了固定資產折舊概念,利用“累計折舊”進行核算,計提折舊方法為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從而確保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能夠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淨值。但是,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會計處理方法有別於企業會計處理方法,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額不能計入支出專案,而只能反映在“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的借方,用以反映折舊後固定資產的佔用額,即“虛提”折舊。在無形資產核算中,新制度引入了無形資產分期攤銷方法,消除了原制度中一次攤銷法的弊端[3]。

  1.3引入財政結轉結餘與非財政結轉結餘

  新制度將年末仍未完成的專案和已經完成的專案的結餘資金統稱為結轉結餘資金,根據資金性質與用途的不同,劃分為財政結轉結餘、非財政結轉結餘兩個科目,用於取代舊制度中的“事業結餘”科目。新制度在分開核算“事業結轉結餘”與“經營結轉結餘”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財政與非財政資金的核算,更加具體地劃分結餘,並要求財政撥款結轉結餘只能結轉下年或退回財政,而不能參加結餘分配,這對於強化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管理有著重要作用。同時,新制度還要求獨立核算財政補助支出,將核算資訊反映在“事業支出”科目的明細科目中,進一步規範財政補助收入的核算。

  1.4財務報表體系變化

  新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報表體系進行了改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原有報表體系的基礎上,增加了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用以反映財政資金撥入和支付情況。二是,對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與負債專案進行了改進,要求分別列示非流動資產或流動資產,以及非流動負債或流動負債,取消了原制度中列示的收入、支出專案;三是,對收入支出表的結構進行了改進,從7個方面披露資訊,使年度結餘按照資金類別分別列示,從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事業單位的收支狀況。新制度實施後,要求事業單位必須做好收入支出科目的日常核算工作。

  2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策

  2.1健全會計核算操作規程

  事業單位要以新制度為基礎,結合本單位財務核算狀況,健全會計核算操作規程,制定會計核算實施辦法和具體操作事項。在會計核算實施辦法中,要明確財務部門的具體職責,規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年終結算、財務分析等工作要求;在會計具體操作事項中,明確會計核算基礎、會計核算依據的具體內容,根據本單位組織結構、經濟業務性質以及會計核算需要,在依照新制度規定的基礎上,設定二級和三級核算科目,編制明細科目表。在年度決算時,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全面清理結算本單位各項收支、貨幣資金、往來賬款、財產物資等專案,按照決算編審工作規定辦理年度結賬、上報決算。

  2.2完善固定資產管理

  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事業單位要按照新制度的規定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具體措施如下:首先,做好會計核算工作。在固定資產核算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當的折舊方法,對電腦、空調、影印機、印表機等日常辦公類固定資產,應選用年限平均法;對不常見的固定資產,可向財政國資管理部門上報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係數,得到批准後可使用工作量法進行計提折舊處理。其次,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事業單位要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採購、使用、維護、處置的管理制度。若單位的固定資產種類較多、專業性資產較為複雜,應當設立專門的資產清查小組,對固定資產價值及折舊進行評估。事業單位要加強資產監督,防止出現單位人員隨意處置或提前報廢固定資產的情況。最後,加強固定資產預算管理,對固定資產購置進行科學決策,避免事業單位盲目購置固定資產,造成資源浪費。

  2.3做好財務報表編制工作

  事業單位要結合自身情況,根據新制度的規定對財務報表體系進行規範。首先,做好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事業單位要按照月度、年度編制資產負債表,借鑑企業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明確編制公式,即資產總額=淨資產額+負債額。在編制時,根據新制度要求不予考慮收支部分的內容。其次,做好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工作。事業單位會計人員要詳細記錄每一筆資金收支情況,編制現金流量表,全面反映本單位在經營和投資時的現金狀況,為估算和預測未來期間的現金流提供可靠依據。最後,事業單位要健全財務報表機制,明確各個報表的編制要求、編制內容以及編制時應注意的事項,規範財務報表編制工作。

  2.4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事業單位應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升會計工作質量。事業單位要組織會計人員參加培訓,學習新制度的具體內容,明確新舊制度的區別,轉變會計人員在舊制度下形成的思維定勢,更新會計人員的工作方法,確保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能夠勝任會計崗位工作。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還要強化資產管理責任意識,加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基建專案的核算工作,與資產管理部門形成良好的溝通協作關係,保證資產核算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3結語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是適應我國財政體制改革,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要求的必然趨勢。隨著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頒佈與實施,事業單位要認清新制度在會計核算基礎、核算科目、核算方法以及財務報表編制等方面作出的變革,瞭解新制度的優越性,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會計核算規程,加強資產管理,從而確保新制度的有效實施,不斷提高本單位的會計核算資訊質量。

  參考文獻

  [1]洪淑君.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問題[J].時代金融,2014***8***.

  [2]武靜.試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4***2***.

  [3]李曉梅.淺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會計工作的實際影響[J].中國管理資訊化,2013***8***.

  篇三

  《 新會計制度下財政局財務創新思路 》

  摘要:當前在新的會計制度環境下,財政部進一步提出了規範會計管理工作,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要求,這一舉措旨在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財務會計工作的發展。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國財政局財務管理的現狀,然後分析了產生這些問題的具體原因,最後提出了一些有利於財政局財務管理工作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政局;財務管理研究

  隨著現代化經濟的發展,財政局財務管理在新會計制度的形勢下出現了一系列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問題,部門資訊的不對稱,監管力度不嚴,工作效率低下等等問題使得我國財政局財務管理需要得到進一步改善,以適應新會計制度的改革發展。在管理工作中,改革管理方法,提升人員素質有助於我國財政局的發展。

  一、我國財政局財政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財政局主要工作是管理地方各行政部門、政法部門、科教文衛、廣播電視等單位經費支出,監督指導行政單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等嚴格執行財務制度等。同時,國家財政局還制定一系列的經濟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以及社會保險制度,加強對社會保障資金使用的巨集觀調控和監督,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財政局目前的發展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在制度建設和財務管理方面仍然有一些問題值得去探討,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也會出現管理監督不嚴,制度建設不完善,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或者是監管不力帶來的工作人員懶散的後果,因此,在制度層面和監督管理層面,財政局必須要將工作方法改革放在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的首要地位。

  二、淺談新會計制度下創新我國財政局財務管理的原因

  ***一***新會計準則對於財務管理的影響不容小視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髮展,我國的會計制度也在不斷改革發展,最新修改的會計制度對於會計處理方面增加了許多的規則性條件,在資訊獲取方面也減低了成本,從而使得我國的資本市場更加的繁榮。在一定層面上有利於我國的財務管理環境的改善,與此同時,新會計準則也在逐漸的實現國際化,有利於實現拓展我國企業融資以及投資方面的渠道目的,有助於我國改善國際財務管理環境,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涉及到相關人員的切身利益給發展。在新會計制度改革中,比較強調財務資訊有用性和受託責任履行評價支援,對於我國的現金流量資訊和資產質量是非常有價值的,這種轉變可以直接帶動財務決策的轉變。這也使得我國的會計準則快速的走上國際化道路,資訊化發展比較快速,資訊間的傳遞與溝通實現了進一步的接軌,在國際層面進一步得到會計專業化發展,加速我國與全球的貿易往來,有利於我國的經濟水平提高,同時,這也促使了我國不斷改進國內的財政局財務管理方法以適應新的會計制度帶來的影響。

  ***二***我國財政局財務管理現狀存在一定的弊端

  財政局管理著國家財務的方方面面,在許多大小財務部門都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管理的事務和人員都非常多,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下面就以財政局國庫業務管理舉例說明財政局財務管理的問題。國庫是國家的財政供給來源和基礎,是處理國家財務和財政以及協助稅務部門管理稅收工作的機構。但是我國財政局關於國庫業務管庫的現行制度主要是以過度單一賬戶的形式為主,輔之以目前的中央人民銀行的代理制度,在實踐中出現了許多問題,例如:執行中的政策資金匯入國庫效率低下,重複環節增加了對財政資金的監督難度,使得整個制度管理不規範,質量下降等等。其次,由於國庫現行的監管制度設計不完善,缺乏具體詳實的法律制度,監管部門缺乏對國庫外的財政資金有效控制和檢察,為非法挪用財政資金等違法行為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儘管財政局國庫業務管理環節管理的十分嚴格,但是由於和央行之間的代理程式比較繁瑣,很難實現財政部門的預期工作目的和工作計劃。

  三、新會計制度下創新我國財政局財務管理的工作方法

  ***一***完善財政局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體系

  在新會計制度下,完善和建立國家財政局財務管理制度有助於減弱國家財政資金的風險以及避免中間環節的複雜對於財政資金使用相率產生影響,是一項保障政策有效實施的優化途徑,是保證機構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依據。國家應當建立全面的賬戶資金核實系統,同意財政資金納入和支出的確認機制,保證和代理的銀行機構之間的賬表一致,在過程中做到有據可循,從而達到一種有效的各個環節監控措施。會計核算體系應當確保會計賬單課報表可以對財政局的財務具體使用狀況提供及時的、準確的全面估計和核算,嚴格把關國家財政局每一筆支出和收入的財務會計稽核,加強會計監管,在財政局的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方法上得到創新,為國家的財政政策提供更加可靠的幫助,杜絕政策資金的浪費,非法挪用資金的情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財政局財務管理業務的健康全面,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財政局會計預算管理質量

  在財務管理中,會計預算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財政局必須要加大財務報告的約束力,採用多方面、多途徑、多方法的方式,完善財務資訊,並且在加強監管力度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減少財務管理漏洞,提出更加全面,更加嚴格的財務管理要求,創新財政固定資產核算制度,在財務報表上做到嚴格的核算和整理,提高財務會計的管理效率。加大財務公開管理的力度,儘可能的進行財務公開,做到公正透明,通過財務公開實行對於財務管理的公開陽光化管理。增強預算管理的資訊全面性和真實性核查,避免出現風險預測偏差,避免在資訊管理方面出現遺漏。對賬工作效率必須大大提高,加大會計核算監管,確保賬目可以真實有效的反應會計資訊,充分發揮會計預算管理的作用,規範會計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採取多渠道多方法的核算措施,在預算和決算中都要做到核算無誤,保障會計工作的高效率完成,在財務管理中起到一定的監管和促進作用。

  ***三***提高財政局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素質

  財政局的穩步發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離不開這些工作人員的努力和積極參與,因此,工作人員的自身專業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創新財政局財務管理工作方法中,必須要做到財政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素質的改善。這方面要求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品行和道德,在自身的道德建設和思想建設中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工作中做到敬業愛崗,勤奮和堅持,不貪小便宜,不做違背道德和違背法律的事情,在現實的生活中積極地面對生活和工作,用正確的太對對待生活和工作,不疏忽大意。其次,工作人員中的會計工作人員應當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在新會計制度的引領下,加強自身會計專業修養,積極地學習新時代下的新會計知識和新方法,積極參加定期的會計考核,虛心向其他專業性更強的人員學習會計知識,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去帶動財政局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執行;財政局的管理人員也應當在具備良好道德基礎的前提下,積極地學習現代管理學知識,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用嚴格和有效地管理方法去提高自己的管理工作質量,在新的會計制度下,要個要求自己和被管理者,將改進工作質量和工作方法,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放在自身管理工作的首位。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討論了新會計制度下我國財政局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出現的一系列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問題,相應的提出了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在制度層面和人員素質層面給予了一定的建議,希望對於新階段我國財政局財務管理工作的改善有一定的幫助和借鑑作用,也希望財政局的財務管理工作效率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姜豔瑞.新會計制度背景下創新企業財務管理的途徑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6:202-203.

  [2]劉曉霞.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31-33.

  [3]樑紅英.商業銀行會計課程教學難點及改進建議[J].財會月刊,2010***15***.

  [4]王鳳巖.新會計制度背景下如何創新企業財務管理[J].價值工程,2014***05***.

  [5]李海霞,康永華.淺談新企業會計準則對財務管理理念的影響[J].知識經濟,2011***03***.

  [6]陳雪梅.新會計準則下的投資決策——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進行投資決策[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3***11***.

有關推薦:

會計制度專業學年論文範文
有關會計制度專科畢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會計制度中專畢業論文範文
電大會計制度研究畢業論文
淺談會計制度研究畢業論文
淺談會計制度研究畢業論文
會計制度管理畢業設計論文
會計制度管理畢業設計論文
會計制度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會計制度學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會計學制度研究畢業論文
會計學制度研究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