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夏季養生要訣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盛夏暑熱最使人傷津耗氣,身體容易產生不適。中醫養生由來已久,能夠很好地調理現代生活健康。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中醫夏季養生要訣

  保證鹽分拒絕“冰、冷”

  長夏氣溫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最高可達40℃左右,也是天氣炎熱多汗的季節。出汗多,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

  河南中醫學院副教授宋曉光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飲食不可過寒。尤其是老年人和平時體質虛弱的人,陽氣不足,陰氣內生。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夏季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是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飲用。

  多吃酸、苦健胃養脾

  盛夏暑熱最使人傷津耗氣,加之體表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多集中於體表,胃腸血液相對不足,更易使消化不良,食慾減退。因此在盛夏應多吃清暑、益氣、生津、易消化的食物。

  宋曉光介紹,綠豆粥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蓮子粥能滋陰養神,清熱解暑,還能醫治燥熱失眠;紫菜湯,不僅能清暑熱、補身體,對動脈硬化、高血壓也有醫療作用;每天吃點帶有酸味、苦味的食品,如酸杏、苦瓜等,能防止出汗過多,對汗腺有收斂作用。另外,隨著汗水排出的不僅是水和鹽,更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特別是鈣和鋅也會隨汗液排出,老弱者盛夏適當吃些瘦肉、魚類、蛋類還是很有必要的。

  日飲三湯一夏無憂

  夏令喝湯既可獲得營養,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

  老鴨湯是夏令進補的最佳補湯。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還能防治疾病。更重要的是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

  如夏季常見的低燒、虛弱、食少、大便乾燥和水腫等,可將鴨與火腿、海蔘共燉,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鴨肉同糯米煮粥,有養胃、補血、生津之功,對病後體虛者大有裨益;鴨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鴨肉和竹筍燉食,可治痔瘡出血。

  母雞湯含有特殊抗病成分,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作用;番茄湯所含番茄紅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護心臟的功效,最適合於男子飲用。

  中醫夏季養生粥

  1、淮山蜂蜜粥

  材料:淮山30克,雞內金9克,蜂蜜15克。

  做法:先將淮山去皮,洗乾淨。然後將準備好的淮山、雞內金加水煮滾,攪拌均勻。最後加入備好的蜂蜜,一邊煮一邊攪勻即可。

  功效:淮山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用於消化不良,小兒厭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故有增進食慾的作用。蜂蜜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對創面有收斂、營養和促進癒合作用。

  2、雞蛋花粥

  做法:新鮮雞蛋花10朵,大米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稀粥。

  功效:雞蛋花粥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潤燥的作用,尤其小兒更為適宜,並對溼熱引起的下痢赤白及洩瀉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3、薏米粥

  做法:大米200克,薏米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薏米具有健脾除痺、利水滲溼的功效。適用於食慾不振、腹瀉、水腫及面板扁平疣等病症。

  中醫夏季養生禁忌

  1、衣不過暖

  穿衣戴帽不要過於暖和,也不可過於單薄,過暖容易感冒,過冷容易受寒。

  2、食不過飽

  吃飯不要過飽,粗細都吃,葷素相兼。

  3、住不過奢

  要隨遇而安,居室富麗堂皇易奪心志而變質。

  4、行不過富

  身體健康允許,儘量以步代車。如出門必乘車,日久腿腳就要失去靈便。

  5、勞不過累

  勞動的強度是有限的,超過負荷量容易造成身體傷害。每日工作8小時,8小時外適當地休閒,勞逸結合很必要。

  6、逸不過安

  終日無所事事,會喪失對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懶,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應勤於動腦,散步聊天、寫字作畫、下棋看戲等,心情由此舒暢,益於延年增壽。

  7、喜不過歡

  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過頭,“過喜則傷心”,古人范進中舉後變瘋,即為過喜所致。

  8、怒不可暴

  有不順心和煩惱的事,不要生氣惱怒。怒則傷肝,傷肝就要發病。要有涵養,樂觀處世。

  9、名不過求

  名不過求、利不過貪,能給人帶來平淡的幸福感。

看過的人會看:

夏季女性飲食養生誤區有哪些
夏季有哪些養生祕訣
相關知識
中醫夏季養生要訣有哪些
老中醫夏季養生方法有哪些
中醫夏季養生保健有哪些方法
中醫夏季養生食譜有哪些
夏季養生要點有哪些
中醫秋季養生方法有哪些
女性夏季養生要求有哪些
中老年人養生要訣有哪些
中醫春季養生知識有哪些
中醫春季養生知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