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師反思總結
小學美術教學需要充分利用美術教育的特殊性,並且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進行設定,否則無法使美術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欣賞。
篇一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而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型別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二、課堂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
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我曾看過一片文章說,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創作,學生甚至還可以畫在桌子上,還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經說過:“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的是課堂必須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安靜,往往會抹殺孩子的自由發展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可怎樣才能使兩樣兼顧呢?那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縱,不壓制。例如:,可以嘗試採用比較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藉助一些外界的媒體,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一些剪紙作品展;有同學說他***她***的奶奶***姥姥***很會剪紙,還可以把這些老人請來當成他們的課外輔導員。而作為教師的我也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到更多關於剪紙的一些知識。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學到知識。而且我認為,有時候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一些環境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反而獲取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感覺是那樣的貼近自己,其實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更何況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我覺得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紙中的陽刻和陰刻》那一課之後的一些感想,一些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其實不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我們上美術課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但在美術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篇二
《生活日用品的聯想》是一節綜合實踐課,本課引導學生認識生活日用品因為用途不同而造型各異,從而引起學生對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學生在此課中可自由選擇表現形式,從學生的作業看,大體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繪畫表現,二是裝飾製作。在教學中我重點進行兩方面的指導,第一,在觀察同一物品時,可以調換不同的方向和位置進行觀察,因觀察角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聯想;第二,同一物品從同一角度觀察,也會產生不同的聯想。課堂中也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由於日用品的範圍很廣,少數學生一時很難確定自己的表現物件,後來我就帶學生把日用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幫助學生確定表現物件。
《飛天》是小學美術第九冊的教學內容。由於學生對什麼是石窟缺乏感性認識,對飛天的藝術特點不瞭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發動學生課前蒐集大量的圖片資料,儘量的讓學生觀察、體驗和感悟。在直觀觀察的基礎上,教師帶學生具體分析飛天人物的動態特徵,學生還提到了春晚上的飛天舞蹈,我也讓幾個學生在集體面前嘗試著模仿幾個飛天的動態,學生的興趣濃厚。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及時解決學生作畫中出現的問題。
《色彩的色相》是一節瞭解色彩的色相知識的課程。通過欣賞生活中色相的呈現以及各類藝術作品中色相的利用,學生能夠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象,豐富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喜歡色彩也認識這些色彩,但是他們沒有很理性的去分析這些色彩的色相。如為什麼喜慶的時候要用紅色?綠色和蘭色有給我們什麼樣的視覺感受?白色和黑色呢?讓學生分析研究色彩,恰當的運用這些色彩來幫助我們營造畫面的意境和情調,表達創作的主題思想。
《色彩的明度》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有對色彩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通過本課學習瞭解“明度”的概念,能夠識別基本顏色的明度變化,能利用水粉工具及明度變化表現一幅作品。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在用不同明度表現作品時,一時不知如何畫起,出現心中沒有形象,不知畫什麼,怎樣設計等問題,這時教師給予適當引導,啟發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資料,受到啟發後繼續作畫。
《民藝術家齊白石》是五年級的教學內容,本課將通過學習齊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學生初步理解中國畫特有的表現形式和特點,體驗畫家的人格魅力,從而提高對中國畫的藝術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將齊白石作品的欣賞環節交給學生來自己主持和介紹。每一小組重點分析一幅作品,在小組交流討論後,小組推選一位同學為大家介紹,然後小組其他同學再給予補充,最後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情況,給予適當的補充。以這種形式上欣賞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較好。
植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許多學生的家裡都有植物,因此《植物寫生》一課很受學生的喜愛。本課的目的是通過植物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的觀察物象的方法,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在教學中,很多學生感到如何表現植物的空間層次關係,在作畫時無從下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課堂中詳細示範,並請幾位繪畫能力棒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從學生的作業質量來看,教學效果不錯。
《二十世紀的藝術大師馬蒂斯》是一節美術欣賞課,在本課中,我繼續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分小組課前蒐集馬蒂斯的相關資料及作品介紹,課堂中組內進行資料彙總交流,然後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彙報,全班同學分別給每個小組進行評價。學生的課前準備充分,小組彙報時發言踴躍,看來學生是很喜歡做課堂的主人的,今後的教學應多提供給學生這樣的機會。
《橙色的畫》的教學意圖是通過聯絡生活實際和動手調配顏色,認識橙色的色相,瞭解橙色是黃色和紅色調配而成的。在教學中,我誘導學生自己去調配橙色。在調配橙色的過程中,問題就出來了。有的學生調的顏色很紅,有的學生調的顏色很黃,在教師的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反覆的實踐,學生認識到:1,等量的紅色和黃色才能調出橙色。2,調色過程中紅色比黃色越多,調出是顏色越發紅,顏色越深;黃色比紅色越多,調出的顏色就越發黃,顏色就越淺。
《吉祥圖案》一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吉祥圖案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題材是多樣的,並且蘊涵著豐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學生在課前進行充分的蒐集,帶來了剪紙、繪畫、工藝品等多種形式的資料準備。課堂中,教師結合教材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再出示一些吉祥圖案,讓學生討論猜測一下,都蘊涵著怎樣的美好祝福,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後,在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欣賞同學們帶來的各種工藝品,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最後,小組探討如何製作吉祥圖案。在這節課中,我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去動手動腦,去探知創造。
《認識身邊的樹》通過實際的觀察,學生所畫出的大樹也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表現的是粗糙的樹幹,有的同學表現是是偉岸挺拔的樹的身姿,有的學生畫的是豐滿婆娑的葉子。本課讓學生到戶外去實際的觀察樹,所以學生在繪畫中不僅興趣濃厚,而且通過觀察,也很好的表現了不同的樹之間的區別
《四季的色彩》是美術第七冊的教學內容。本課教學我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完成四張圖片下的問題卡片,再進行小組內的交流,以拓展其思路。課前教師讓學生蒐集四季的圖片,在課堂中學生互相欣賞、交流,從畫面色彩、構圖、表現方法等方面觀察分析作品,從多方面認識四季,感受四季的色彩。在學生創作表現四季的色彩時,能準確的表現四季不同的色彩特徵,但近、中、遠景色彩的變化表現不夠。
《生活中的暖色》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識,並能根據觀察或回憶表現生活中以暖色為主的現象。教學中通過對比觀察《紅色的房間》和《尼斯的英格蘭散步大道》,組織學生積極討論,體會冷暖色給人的不同感受。在創作時啟發學生採用多種方法、多種表現形式去創作表現,如油水分離、點彩、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水粉等,在表現暖色的畫時提醒學生注意冷暖色的搭配使用,有少數學生出現冷色使用過多和乾脆不用冷色的情況,教師注意給予適度的指導。
《生活中的冷色》是一節色彩基礎知識課,旨在培養學生感受和認識色彩,能辨別冷暖色調並感受冷色美感,提高學畫色彩畫的興趣及表現技能。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興趣,我準備了大量的冷色圖片,充分利用圖片、畫家學生作品等。通過圖片、作品對比,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進行講解舉例。
課程主線主要依序為:色彩測試、色相環***冷暖對比***、冷色認知***名稱、感受***、瞭解畫家筆中的冷色***凡高運用色彩抒發情緒***、看書觀察研究***點染技法***、教師示範及方法步驟、學生作業、師生評價、課堂小結。在教學中,圖片色彩知識測試,使學生感受生活中離不開冷色,觀察認讀顏料盒中冷色的名稱、擠冷色的顏料以及看圖回答生活中的冷色給人的感受,使學生對冷色的知識得到加強。其後的畫家與學生作品的賞析,融匯冷色的情感與表現。讓學生在欣賞與回答問題中,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教師示範,有效解決了色彩點染的基本表現方法。本節課收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觀察、欣賞、評價、研究、色彩知識的運用及色彩表現的感覺均得到進一步訓練和提高。
《杯子的設計》是五年級的美術課,課前讓學生蒐集準備各種杯子,教師精心製作了教學課件。本課教師採用遊戲闖關的形式,有杯子知識比一比、杯子設計想一想、杯子創作賽一賽、神奇之杯賞一賞四個闖關過程,學生對於闖關極感興趣。教學中,先從欣賞觀察多種杯子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欣賞各種杯子,讓學生對杯子有詳細的瞭解。在學生充分了解杯子後,組織學生討論杯子設計的問題,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杯子設計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合理性、科學性、美觀性、功能性。學生設計的杯子多種多樣,教學效果較好。但是在本節課中,教師留給學生自由創作的時間還是感覺少了點,少數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深深感到在美術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創作實踐時間,而一節課的時間就那麼40分鐘,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課的講授過程中,一定要反覆推敲,把握住重難點,掌控好課堂節奏。
《給藝術插上科學的翅膀》本節課屬於“欣賞評述”領域,通過觀察欣賞、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通過本課教學,啟發學生善於從科學的不同視角發現美、欣賞美,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美。認識感受科學給藝術帶來的方便快捷,及科學對藝術的影響力。使學生了解藝術與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科學的情感。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索中學生學會設計和完成題目,最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雕塑之美》一課是通過對中外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初步瞭解雕塑藝術的語言、特點、分類和材料等,瞭解雕塑的審美特點。學習分析和鑑賞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歷史的、藝術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藝術。本課通過對雕塑的“造型”、“材料”、“表現手法”、“內涵”四個方面展開欣賞,採用小組合作討論欣賞的形式,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不僅能讓學生學到雕塑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由衷地熱愛美術的學習,讓學生樂在其中。
《花鳥畫》是繼上一節國畫課之後,進一步讓學生學習和研究畫家繪製的花鳥畫作品,加深對中國花鳥畫的認識,學習和分析畫家用筆、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臨摹的基礎上新增和創作一副花鳥畫。讓每位學生去仔細品味浩如煙海的藝術精品,認真感受每位畫家緣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在這節課中,教師的演示作用很重要,這樣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瞭解繪畫技巧和繪畫方法,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不能把學生教“死”了,沒有創造性。應該是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的繪畫技法後,鼓勵學生大膽的創作,從中體會一下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瞭解中國畫的情趣。
《山水畫》一課是一節國畫課,通過樹木畫法的教學,增加學生對中國畫山水的瞭解,提高學生對中國畫山水樹木畫法的技法與欣賞水平。樹怎麼畫?教師的示範很重要:“鹿角法”和“蟹爪法”。樹葉怎麼畫:點染法和雙勾法。在教師示範了基本方法之後我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水墨之間盡情玩耍體驗中,無論學生的水墨嘗試是什麼樣的效果,他們都覺得自己是非常優秀的,體驗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玩出了水墨塗抹的喜悅,創造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畫家凡高》一課是以啟發學生情感創造為突破口,力爭深層次地理解凡高的作品,讓學生認識並理解藝術家的創作並不神祕而都是表現藝術家的某種創作意圖,而這種意圖又都是有現實的依據。課堂中,學生按小組分組合作學習,學生處在一種自主學習的狀態,有自主學習的目標、學習方法,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投入,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情感體驗。值得注意的是本課的欣賞評述活動是在學生對凡高生平,繪畫特點作了初步瞭解後進行的,並不是只重情感而忽視美術課的基本知識、技能。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課堂中可讓他們自由組合,與夥伴們共同完成某一提綱下的討論學習,得以因材施教。
《在快樂的節日裡》是利用油畫棒刮蠟版畫的製作方法,運用刮蠟手法選擇色彩和有特色的場面表現節日的氣氛。教學中引導學生觀賞課件中的節日照片,觀察假日裡人們的衣著打扮、背景色彩,通過“魔術變變變”環節,引起學生的對刮蠟版畫製作的興趣,在紙張上進行操作,具體要求是力度均勻,整齊有序。學生對刮蠟版畫製作很感興趣,作業效果很好。本課的難點是指導學生在油畫棒塗色時,運用厚塗法,著色力求厚實均勻。
《學畫農民畫》屬於“造型·表現”系列,其意圖是讓學生了解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農民畫具有大膽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表現手法、鮮豔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等特點。農民畫與兒童畫從表現手法上有相同之處,它易於兒童理解和模仿,從而學習農民畫從生活中取材的特點,鼓勵學生生動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課堂中我通過網上收集的農民畫的作品,民間剪紙,年畫,還有不同風格的農民繪畫作品使學生欣賞,還給他們講述一些民間藝術的淵源和故事,孩子們很感興趣。如此我講到民間老虎帽的民間故事學生非常有興趣從中貫穿尊敬長輩的思想教育。當學生去臨摹或畫農民畫的創作手法的表現,孩子們的表現力變得特別強。
《刻印的樂趣》我課前和學生一起蒐集資料,在教學中通過演示--觀察思考--解決問題這幾個環節,培養學生在製作過程當中自己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同學之間的合作意識培養。再從古人的印章中學習印章的相關歷史知識,豐富學生的作品內容與形式,學生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課堂中出現的問題是學生刻好印以後的上色問題,很多學生調色都過於溼,使得所印出的文字***圖案***輪廓模糊,甚至有些已經看不出是什麼字***圖案***了,我沒有考慮到:因為蔬菜做章石,容易滲出水分的問題,後來讓學生在在印之前用乾的餐巾紙輕輕吸一會,去除一些水分。
《便箋盒的設計》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在“大膽創作——製作便箋盒”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鐘面指示明確,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我的牙刷》是“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所以在課的設計中要強調設計意識,既要讓學生樹立美的意識,如對於牙刷的色彩和樣式的關注,還要把握設計的科學性,如牙刷的尺寸,材料等;設計服務於生活,生活的主體是人,所以要幫助學生意識到設計以人為本,如牙刷的結構要講究舒適安全等。設計師不能馬虎,作為消費者更要用心選擇,對於生活用品我們也要選擇美觀的、符合我們需要、有利於健康的型別。
《拼貼添畫》屬於“造型、表現”領域中的內容。以拼貼畫的形式進行創作。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利用畫報紙、舊報紙、廣告紙等材料進行拼貼添畫的製作,並且巧妙利用紙的肌理和花紋圖案進行設計。通過思考,比較,想象,討論,學生能夠感知畫畫和拼貼製作的不同效果。在本課中,較難處理的是撕紙貼畫的色彩。在拼貼時,應該強調使用大塊顏色,面和麵的交界處顏色對比要強烈。
《衣架的聯想》以生活中常見的衣架為創作題材,啟發學生聯想,進行思維訓練。本課的關鍵之處正是知道學生根據衣架的形狀特徵進行設計,通過聯想、想象,利用多種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將指導學生對衣架的聯想作為教學重點,利用多種形狀的衣架,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聯想設計,再結合多種輔材,製作出新奇有趣的作品。
魚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兒童的世界裡魚兒是他們最熟悉和喜歡錶現的物件,本課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與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四年級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用彩墨畫魚》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用彩墨畫鳥》是“造型於表現”領域中一節國畫創作課。本課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創作中體會彩墨與宣紙的特性,瞭解簡單的繪畫技巧。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大膽運用彩墨進行創作,對中國畫的工具、技法有進一步認識。學生通過課前的資料查詢和課上交流在中國畫中的一些技能技法,讓同學們大膽的是用彩墨進行嘗試和探索中國畫教學的示範一般都在黑板上進行,由於是直立的,有一定的難度,如演示時墨汁非常容易流下來,因此,教師的示範要做到胸有成竹,落筆肯定乾淨,畫幅儘量大一些,下面用廢報紙襯好,站立不要遮住自己的演示,並經常變換位置角度,以讓各個角度的學生都能看清楚。
《豔麗的大公雞》一課屬於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範疇,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認識冷暖色,瞭解冷色和暖色之間的相互關係,感受以冷暖色對比為主要表現方法的作品所產生的特有的美感,並且學習運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來表現作品,科學的認識、理解色彩現象,培養學生的色彩美感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豐富學生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能力。本課我採用的是自育自學教學模式,根據教學需要,我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分成自主實踐探究和自主學習探究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動手實踐解決學生對色彩的認識,瞭解冷暖色,感知冷暖色對比所產生的豔麗感覺。在第二階段的自主學習中,學生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分析書中的作品,解決如何運用色彩的冷暖對比來表現大公雞的豔麗?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冷色和暖色的認知-冷暖對比所產生的豔麗色彩-不同色調的畫面所產生的不同視覺感受-如何用豔麗的色彩表現大公雞-解決大公雞的構圖、動態、色彩搭配等問題-學生繪畫-師生共同評價-拓展延伸。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很感興趣,教學目標達到,有效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第一次將自育自學教學模式用於美術課堂,有收穫也有困惑,課堂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那麼教師的講課時間減少很多,如何把知識點提煉出來,如何最優化的設計自學提示,希望和大家不斷探究。
篇三
人類已邁進了21世紀的大門,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同時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我們清楚地意識到要立足於21世紀的世界之林,就必須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各類人才,其中創新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而美術教育是培養兒童創造能力的最佳途徑。所以美術教育應發揮其獨有的教育功能,要培養兒童的美術創造能力,小學美術教師首當其衝,理應擔當起這一重任。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美術教師,我在小學美術創作教學中提倡打破統一標準、統一模式。本人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摸索出一套創作教學的方法,下面就談談這些方法,供美術同行在教學中參考。
一、教學情境的設定:
由於美術學科內容多、知識面廣、層次多樣的學科特點,要求我們儘可能地設定有趣味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倡以情匯入,以趣啟智,我們除了常用的範畫、圖片外,還要結合多媒體課件及活潑自由得方式如小遊戲、講故事、猜謎語、歌曲、曲藝及小魔術等來營造氣氛,誘發學生好奇心,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中去。
二、要有充分的準備:
課前準備包括被學生、備教材,做好充分的足夠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對自己所教的學生要有一定的瞭解,重視學生情感,和學生作充分的溝通,作學生的知心朋友,走進孩子的心靈,從他們自身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層面出發,讓他們從身邊發生的故事及觸及事物,引發的情感與教師設定的情境相融合,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鑽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作充分的準備,教師知道上什麼,怎麼上,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
三、教態與教學語言的運用:
教師的平和可親的教態、風趣幽默的語言,細膩的情感,敏銳的視覺,靈活的應變能力,漂亮的粉筆字,這些都是一位優秀的教師應當具備的素質,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它蘊涵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也突顯著教師性格及人格魅力。誰將它演繹得好,誰就能抓住學生的心,通過抑揚頓挫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激起學生情感。對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應充分表揚,高度肯定,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信心,滿懷希望,教師要不吝給予充分的讚揚,讓學生越學越有信心,並且期待著你的每一堂課。
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主要是生生合作探究的課堂,利用教師問,學生答;學生互相補充;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相互補充等各種學習形式,引導學生由自主學習進入探究學習形成合作學習。課堂上充滿友誼、合作、共進的精神。教師要轉變觀念,轉換角色,以“導演”的身份去調控課堂,調動多種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探究,這樣學生學的輕鬆,教師也不必費心費力的講,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紮紮實實地上好每一節課。
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美術的精神,藝術貴在創新。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也是我們要達成的教學目標之一。美術學習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在課堂上必須保證學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用於繪畫、製作和欣賞,這是一種智慧技能型的、創造性的實踐活動,這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可靠保證。我們可通過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意識,引導學生自己看到現象,比較異同,找到聯絡,認識關係,總結規律,想出辦法。在課堂上要營造出民主、溫馨、平等的氛圍,及時給予指導和讚揚,讓學生滿懷信心地去探索、嘗試新的方式、方法,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以上是我在美術教學方面的點滴體會,通過美術教學的實踐,我深深體會到我們不僅要“傳道授業”還得“寓教於樂”,注重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地生活相聯絡,引導學生探求生活的美,積極投身於美的體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其獨有的特點,唯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才能把握規律,使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小學美術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