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反思總結
《木蘭詩》又稱《木蘭辭》,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樑鼓角橫吹曲》中。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我的基本思路是引導學生按照 “朗讀詩歌——瞭解情節——疏通文意——揣摩語言——體會主題——背誦積累”的步驟來欣賞這首樂府民歌,課前的也作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在實際課堂組織教學當中,效果卻不夠理想。課後認真思考一下,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教學方法上存在著問題,也許是作為一名新教師的關係,在這堂課的組織教學上我仍然使用了傳統的串講法進行教學,過分注重了教師的講授,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作用,沒有充分的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通過這堂公開課,我的這個缺點毫無保留的暴露了出來,今後我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一點,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
《木蘭詩》這篇課文我在教學設計中計劃用二個課時來完成,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對課文字詞語句翻譯以及對課文主題思想的理解上。第二課時的教學,這就要求我在第一課時完成對全文的正音、字詞翻譯、音節停頓,進而將課文熟讀成誦的教學任務,以便第二課時展開對花木蘭人物形象、文章主題思想的解析。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在第一課時並未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這就影響到了我第二課時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沒有真正讀懂課文,二是也影響到完成自己備課時確定的第二課時教學目標,而我也沒有根據第一課時的授課情況對第二課時內容及時做出恰當的調整,這一點暴露了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在教學經驗上的不足之處,也可以說是我在教學準備上存在不足。
篇2
這堂比較成功的課讓我驚歎於學生身上的潛力,他們在輕鬆的氣氛中學習了知識,提高了能力,遊戲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其樂無窮的語文世界中自由的翱翔,學生快樂,我亦快樂。
反思:“遊戲是兒童的天使”,處於兒童向青年階段過渡的學生又何嘗不對遊戲情有獨鍾?教師要因勢利導,進行與教學活動有關的遊戲可以和諧師生關係,挖掘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欲,更重要的是讓充滿活力的學生們在符合天性的情境下有效地完成知識能力的提升,培養對語文長遠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們在強調培養學生們想象力的同時,也應注重自己創造能力的培養,設計好每一節高效而又符合學生心理的課。
篇3
1、教學觀念突破傳統,適時創新
這堂課不在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新知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不是孤立於課程之外,而是課程的創造者、課程的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強調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師和學生的資訊交流屬於互動性和互惠性,通過資訊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實現教學相長的願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特別是對木蘭勤勞、愛國、孝順等傳統美德的巨集揚,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資訊科技能力的培養,如在“百度”搜尋譯文時關鍵字的指導。並且在學生學習方式上改變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對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讚賞學生獨特和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
2、教學環節設計新穎時尚,符合學生心理
孫老師這堂網路課的匯入非常自然,說是帶來一款網路遊戲《木蘭詩》,然後、請學生輸入網址,這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他們大部分都是網路遊戲高手,沒想到今天語文課也能在玩中學課文。五個板塊的設計是圍繞主人公木蘭設定的,而且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體現了一個學生認知的梯度規律。
“讀木蘭”是初讀課文,“譯木蘭”是理解課文主要內容,“評木蘭”是深入理解課文基礎上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蘭”是思考質疑階段,“寫木蘭”則是課文的拓展延伸。對於課文的重點,詩詞表達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師採用觀看flash、找相關語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碼的設定,也別巨匠心,體現了課堂的主題:我愛花木蘭。而每次進入的一把金鑰匙也增加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