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3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豐子愷老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他善於通過細緻的觀察和幽默的文字來抓住生活中一些細碎輕微的東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1

  豐子愷的書我有兩本:一本是早期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豐子愷散文選》;還有一本是《閒居》,也是散文集。時常在空閒時翻翻覺得頗有些情趣,他的散文文理並茂,情意盎然,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豐子愷的散文最適合秋天來讀,正如他所說:“我覺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調和,非但沒有那種狂喜與焦灼,且常常被秋風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暫時失卻了自己的所在。”這是一個文人對節令物我兩忘的真切體味。他有一幅漫畫名為“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我總覺得那個天一定是秋天,如水是用以說明秋天的高浩和晴朗。秋日的午後讀豐子愷,需安坐於陽臺,泡上一壺上等鐵觀音,慢慢讀書,細細品茶。

  豐子愷的散文富有哲理,如《漸》:“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並說“漸”是大自然的神祕原則,造物主微妙的功夫。也只有遠離急躁和焦慮的心緒,才能細緻入微地靜觀和體悟。他寫的散文最具特色和出彩的,我認為還是他筆下動物和兒童,他寫《白鵝》、《蜜蜂》、《蝌蚪》、《養鴨》等,不僅僅是有趣那麼簡單,他賦予動物以人的性靈,那態度是對等的、尊重的。即便是寫《楊柳》、《梧桐樹》也活生生賦予它們人的某種情緒,由此可見豐先生是熱愛大自然的,是敬畏生命的。豐子愷筆下的孩童多半是自己的子女,在《兒女》篇裡,他寫道:“近來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人世間與我因緣最深的兒童,它在我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這已經超越了一般父愛,是一個成熟藝術家胸襟氣度闊達的流露。

  現當代作家中具有藝術家氣質的不多,豐子愷先生算是這不多中的一位。豐先生十分推崇弘一法師,在《我與弘一法師》開篇寫道:“弘一法師是我學藝術的導師,我的一生受法師影響很大”。雖說法師是老師,但豐先生的藝術造詣也絕不在法師之下。他對藝術家有自己的看法:“藝術家看見花笑,聽見鳥語,舉杯邀明月,開門迎白雲,能把自然當人看,能化無情為有情,這便是"物我一體"的境界。更進一步,便是"萬法從心"、"諸相非相"的佛教真諦了。故藝術的最高點與宗教相通。”正是有了這種藝術家的眼光,他筆下的事物便有了靈魂,有了性情。《口中剿匪記》、《吃瓜子》諸篇,皆是詼諧、輕巧的文化隨筆,極有市民情懷;《潮畔夜飲》不光寫了景緻閒情,還寫了人事變遷,在不長的篇幅內卻有著眾多的資訊量,足見豐先生文字的節奏掌控得十分到位。通篇文章工整而不呆板,雅緻而不晦澀,真不愧是散文中的上品佳作。其實,說豐子愷的散文是藝術散文也是可行的,因為那些文字實在是神祕而可愛。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2

  茫茫宇宙,芸芸眾生,從何而來,向何處去,我不知道,但讀了豐子愷的散文,我想他是知道的。

  豐子愷的第一篇散文,已向我鮮明的揭示了萬物執行的第一基本,那就是“漸”。是啊——不論春到夏,秋到冬,無論芳華落盡,紅顏老去,無不是在淡淡的漸變中執行的。或許,真正這樣淡淡的漸變著執行著的,還有時間。

  “時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和空間差不多麼,不是一字之差麼?不,至少我們能看見空間,能摸到它,能切身的感受它,但時間呢,她看不見,摸不著,幾乎是虛幻的,但又令人感覺無處不在。倘若說空間是一幅畫,一副立體的,包羅永珍的畫,那時間則是一首歌,一首聽得到而又聽不到的太虛之歌。

  豐老說,有一列火車,車上的人都極明達,有的讓其座位與老者,有的高呼“不要亂”“有秩序”,但另一列火車——“人生”就不同了,每個人的人生,很少有如此明達,所以百餘年的壽命,定然太長。

  但我相信,雖然少,但能勝任百年千古壽命的人定然還是有的。而且我也相信,人類社會中的凶險慘烈的戰鬥一定會少的甚至沒有,而與“火車”上一樣謙讓,和平,但這只是我所相信。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3

  豐子愷老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作家。他善於通過細緻的觀察和幽默的文字來抓住生活中一些細碎輕微的東西,在極其普通或在別人看來乏味苦澀的生活中尋出趣味來,將它們表現得鮮活生動而有意味,從而自然輕鬆地悟出人生和社會的意義。我們學過的課文——《白鵝》就是他的作品。

  這篇文章寫於抗日時期作者在重慶避難的時候。他的朋友夏宗禹送給他一隻白鵝,豐子愷老先生通過幽默的文字向我們描繪出一隻有趣、可愛的“鵝老爺”。

  我對鵝吃相中的“高傲”的描述記憶深刻。“鵝是吃冷飯的,吃飯是需要三樣東西下飯:一樣是水,一樣是泥,一樣是草。它吃飯時慢悠悠的,不怕耽誤時間,而且很會擺架子。但令人可笑的是,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絲不苟,做法循規蹈矩、不會變通。鵝吃飯時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這位”鵝老爺“的吃法,瞭解它吃食的規律,所以每次趁”鵝老爺“喝水、吃泥、吃草的當兒,就敏捷地跑過來偷吃鵝的飯。當鵝回來時,飯罐已已經空空如也,鵝便會”昂首大叫“耍老爺脾氣,讓主人替它添飯,並且站著侍候。人們為了不讓”鵝老爺“的飯被雞、狗偷吃,把飯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但它所需要的泥和草遠近無定,為了找這些食物,它仍要走遠去,所以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白鵝吃飯時的高傲,經過我的介紹,大家已經略知一二了吧。我們都知道,鵝的叫聲、步態、吃相等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可作者通過這些把鵝描繪得饒有趣味,十分生動,並從一些小事裡透露出對白鵝的留戀。這篇文章並沒有華麗的文字,但卻在我們眼中呈現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圖:嫋嫋的炊煙下,一隻大白鵝在田舍前悠然自得地覓食嬉戲。讓我們不由得對這隻雪白的“大鳥”產生了好感,也想抱一隻白鵝回家。

  正如豐子愷老先生在文章中所說的“悽風苦雨之日,手痠意倦之時,推窗一望,死氣沉沉;唯有這偉大的雪白的東西,高擎著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獨步,好像一個武裝的守衛,使得這小屋有了保障,這院子有了主宰,這環境有了生氣。”

  白鵝,不僅是給豐子愷老先生在苦悶的避難生活中帶來了樂趣和精神的寄託,也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它那可愛又可笑的行為,讓我從鵝身上體會到了盎然的生機和豐富的情趣,成了獨特的“物外之趣”。

關於家鄉的美食的散文
周國平哲理散文
相關知識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3篇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範文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範文
豐子愷散文集讀後感
豐子愷散文集讀後感
豐子愷散文集讀後感範文
豐子愷散文集讀後感範文
沈從文散文選讀後感3篇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