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鼓作氣的成語故事
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那麼你們瞭解過一鼓作氣的成語故事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鼓作氣釋義】
鼓:敲戰鼓。作:振作。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指戰鬥剛開始時士氣最旺盛。
【一鼓作氣用法】
現在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緒高漲、勁頭十足時,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勵的意思。
【一鼓作氣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氣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戰爭不斷。公元前684年,齊國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率兵前去長勺,決定與齊軍決一死戰。齊軍先聲奪人,擂起戰鼓準備進攻。魯莊公剛要率兵應戰,卻被同來的的曹劌勸住了。他認為時機不到,勸魯莊公再等等。齊軍見魯軍沒有動靜,又一次擂響戰鼓,可曹劌還認為時機不到。齊軍見魯軍還是按兵不動,又第三次敲響鼓向他們挑釁。曹劌當機立斷,勸魯莊公說:“進攻的時機到了。”隨著雨點般的戰鼓聲響起,早已摩拳擦掌的魯軍奮勇而上。齊軍三次進攻未果,早已士氣大減,疲憊不堪,有的人甚至已經坐下休息。魯軍的突然出擊使他們猝不及防,頓時潰不成軍。戰爭勝利後,魯莊公問曹劌說:“為什麼要等齊軍擂三次鼓後,才能出擊呢?”曹劌說:“打仗,主要靠軍隊的士氣。敲第一遍鼓時,士氣最旺;第二遍鼓時,士兵的勇氣就已經減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氣已經耗盡。這時我軍趁機擂鼓而上,士氣旺盛之軍攻打鬆懈疲乏之軍哪有不勝的道理?”魯莊公聽了曹劌的這番話,不禁稱讚道:“將軍真是精通戰事的奇才啊!”
關於帶數字一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