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故事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2月17日-1827年3月26日***,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家,出生於德國波恩,被尊稱為“樂聖”。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公元1770年,世人最崇敬的”樂聖”貝多芬,出生在德國的波昂市。貝多芬小時候的家境清寒貧窮,全家人相處的氣氛也不和諧。因為他有個脾氣剛烈、個性自私、又沒有責任感的父親。貝多芬的爸爸成天不肯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幸虧貝多芬有個賢淑而吃苦耐勞的媽媽,多虧媽媽四處幫人洗衣打掃,家裡的生計才能夠免強維持。其實,貝多芬的爸爸並不是沒有專長,他在音樂方面頗有才華,祇是不夠踏實而已。他的嗓音渾厚、有磁性,曾經在宮廷裡擔任過好一陣子的歌手。

  這份工作的待遇雖然並不怎麼豐厚,至少還算安穩,但是卻不能滿足他爸爸心裡那股過大的野心。貝多芬的爸爸總是這樣抱怨,要他一輩子當歌手實在太沒出息了,他一心夢想做個財富滿坑滿谷的大富翁。不過,想錢容易賺錢難,要不是真有兩把刷子,想要賺到大錢,談何容易哪!再說,他爸爸除了歌喉派得上用場之外,根本沒有其它本領。因此貝多芬的爸爸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總是找不著一條好出路,他心裡煩悶得不得了,才借酒麻痺自己。爸爸的苦悶,媽媽心理明白得很,她常常勸告爸爸,要他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可是爸爸根本就聽不進耳朵,他堅信,憑自己銳利的眼光,一定可以為全家人帶來幸福的生活,只是這個願望必須貝多芬努力配合,才能圓滿實現。無時無刻不在為名利花心思的爸爸,到底在打些什麼主意呢?原來,他非常羨慕和姊姊正在德、奧、義、法等國大開音樂演奏會的莫扎特,一位僅僅十八歲就被公認為出名的鋼琴家,而且收入還相當可觀呢!所以,貝多芬的爸爸決定栽培才四歲大的貝多芬朝鋼琴演奏的生涯邁進,因為莫扎特也是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起步。

  為了滿足虛榮心,向來我行我素的爸爸,根本不顧貝多芬的意願如何,只要他大聲一吼:”貝多芬!快過來彈琴!”貝多芬就得乖乖就範,即使是三更半夜,照樣得掀開被子立刻下床,要是動作慢了半拍,他爸爸就會拍桌叫罵,然後怒氣衝衝的闖進房裡,將貝多芬拖下床來痛打一番。總之,貝多芬從小就是提著心、吊著膽過日子的。有一天深夜,貝多芬的爸爸拎著一瓶酒,左搖右晃的走進家門。這時,貝多芬正躺在沙發上睡得很沉。爸爸看到貝多芬不但沒有努力練琴,還躺著睡覺,一時氣上心頭,原本就不夠慈祥的面孔,一下子變得更加嚴肅,他衝向沙發用力搖醒貝多芬大吼:”起來!莫扎特小時候都是熬夜練琴的,你如果想要成大器,就不要再貪睡了。”

  “貪睡?”對貝多芬來說,這是多麼刻薄的字眼哪!他整夜陪在媽媽身旁等爸爸回家,直到凌晨兩三點鐘才閤眼入睡,沒想到爸爸醉醺醺的一進家們就吵吵鬧鬧。貝多芬悶著一肚子氣,本來想要大膽頂撞爸爸的,後來想想,反正爸爸是個不講道理只講權威的人,何必多費脣舌呢?算了,還是乖乖練琴吧!就這樣,貝多芬表面上對爸爸的無理要求總是百依百順,暗地裡卻打從心底排斥爸爸的獨裁作風。有時候,貝多芬實在受不住委屈了,就會都著小嘴向媽媽哭訴,甚至會直截了當的告訴媽媽說:”媽,我好討厭爸爸喔!”不過,討厭歸討厭,爸爸總是爸爸;況且,貝多芬也是個知道輕重的孩子,無論如何,他是不會也不敢和爸爸起正面衝突的,他只是儘量避開爸爸的視線而已。貝多芬認為,只要少跟爸爸碰頭,自然可以減少被迫彈琴的機會。所以,貝多芬常常一個人躲在閣樓眺望波昂街上的大廣場。波昂街上的大廣場很寬闊,那裡是個提供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地方。每到黃昏時分,總會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在這裡玩遊戲。他們有的玩跳繩,有的踢皮球,有的捉迷藏,大家都好像玩得好開心。貝多芬最喜歡趴在窗臺上看小朋友天真的笑容,聽小朋友開懷的笑聲,感受大夥兒輕鬆愉快的氣氛。而整天愁眉苦臉的貝多芬,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領會什麼是快樂。

  由於爸爸一再使用高壓的手段逼迫孩子,所以”父親”、”鋼琴”、”音樂”、”壓力”等…,這些東西對貝多芬來說,都是惡夢,只會帶給他痛苦而已。不過,有沒有興趣是另一回事,經過了五、六年的錘鍊,加上自己的優異資質,貝多芬的琴藝倒也一天強過一天;而且,在十歲那年,貝多芬的爸爸已經沒辦法再引領他進入更高的境界了。於是,他爸爸只好委託歌劇團的指揮尼富先生擔任貝多芬的音樂教師。

  尼富先生的教法很親切,也很特別。他知道,如果要貝多芬在音樂界大放異彩,就非得要貝多芬喜愛音樂不可。所以,尼富先生不厭其煩的為貝多芬解析樂曲內容,並且想盡辦法教導貝多芬,讓他把感情適當的融入樂譜中,細心體會曲調的高低起伏,再著手彈琴,這樣才會比較得心應手。有時候,尼富先生還會講些音樂家苦練成名的故事來勉勵貝多芬,而貝多芬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結果,不出半年,貝多芬對音樂的熱愛,竟然像一匹誰也勒不住的野馬,向前直奔。可見,興趣的培養足以改變人的一生。

  貝多芬的人物評價

  這是一個被命運捉弄的,最終耳聾的音樂家,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這個表面狂傲的人,在事實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音樂家最重要的器官損壞了,他不敢表露出來,不敢讓人知道他的弱點,只好選擇離群索居。他沒有知音,甚至連朋友都沒有。但是,貝多芬接受了現實,承受了上天給予他的痛苦的命運。因此他也成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羅曼·羅蘭《名人傳》***

  貝多芬的偉大,決不僅在於身為一個音樂家。他有對於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的靈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

  在貝多芬稍前的時代,歐洲樂壇上的大聖是莫扎特。然而莫扎特的音樂的價值,畢竟止於一種“音的建築”,即僅因音樂的“美”而有存在的意義而已。至於貝多芬,則更有異彩,他的音樂是他的偉大的靈魂的表徵。莫扎特的音樂是感覺的藝術,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響。

  

曹錕的人物評價
高倉健的人物評價
相關知識
貝多芬的故事介紹
貝多芬的故事
關於貝多芬的故事
羅貫中的故事介紹
哲學家斯賓諾莎的故事介紹
成語狐假虎威的故事介紹
蘇秦的故事介紹
孟嘗君田文的故事介紹
李冰治水的故事介紹
楊勇的故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