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負隅頑抗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負隅頑抗,是指憑藉險阻,頑固抵抗。指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負隅頑抗”這則成語的“負”是依靠;“隅”是山勢險要的地方。出自 《孟子·盡心下》。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這個成語的故事吧!
負隅頑抗
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饑荒,許多人餓死。
孟子的弟子陳臻***zhēn***聽到這個訊息,急忙來找老師,心情沉重地說:“老師,您聽說了嗎?齊國鬧饑荒,人都快餓死了。人都以為老師您會再次勸說齊王,請他開啟棠地的穀倉救濟百姓。我看不能再這樣做了吧。”
孟子回答說:“再這樣做,我就成為馮婦了。”接著,孟子向陳臻講述了有關馮婦的故事。
馮婦是晉國的獵手,善於和老虎搏鬥。後來他成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幾乎被人們忘掉。
有一年,某座山裡出現了一隻猛虎,常常傷害行人。幾個年輕獵人聯合起來去打虎,他們把老虎追至山的深處,老虎背靠著一個山勢彎曲險要的地方,面向眾人。它瞪圓了眼睛吼叫,沒有人敢上前去捕捉。就在這時,馮婦坐車路過這兒。獵手們見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請他幫助打虎。馮婦下了車,挽起袖子與老虎搏鬥起來,經過一場拼搏,終於打死了猛虎,為民除了害。年輕的獵手們高興地謝他,可是一些讀書人卻譏笑他。
孟子說:“我可不能做第二個馮婦啊!”
成語負隅頑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