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心得體會3篇
語文素養要豐厚——這就要靠終身的學習和積累,需要教師的終身備課。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初一語文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初一語文心得體會範文1
首先,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師教學的綱領性檔案,上新課程之前教師必須學透。很難想象,對新課程標準不熟悉的教師,能把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好。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時要在學透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語文新課程標準只是一個教學原則性、方向性、計劃性的指導檔案,教師既要嚴格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諸多因素去實施教學。
其次,新課程標準不只是為教師制訂的,也是為學生的學習制訂的。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讓每一位學生通過在課堂上進行語文學習,得法於課內,應用於課外。生活處處有語文,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在課堂內學語文,也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在課堂外學語文。
第三,教師要轉變觀念。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即使是制訂了再完美的新課程標準,也執行不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認為語文教學重在工具性,但我個人認為:新課程標準除了肯定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更多的是注重語文的人文性。這就要求每位教師都要轉變觀念。在轉變觀念時,有些教師認為應該徹底否定原來的教學觀念,我不贊同這種看法。強調要轉變觀念,並不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全盤否定,而應該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揚棄。
第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要轉變角色。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從教導者轉變為服務者,強調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自始至終都是組織者、引導者、激發者、陪伴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主角,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一定要圍繞學生的學服務。這樣,教師要轉變為服務型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三備”,一備學生、二備教材、三備教法***包括教具***。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比較科學的教案,為學生所想,想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
在進行語文新課程的教學中,不必每節課都要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不必把每一篇課文都變成劇本來讓學生去表演。特別是像沒有先進教學裝置的農村學校,能結合當地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用好黑板和粉筆也是很不錯的。不能錯誤地認為多媒體教學就是啟發式教學,也不能錯誤地認為課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動才能體現新課改的精神。教法和教具的選用應基於以下幾點來考慮:看看能不能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是否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是否有利於充分利用當地的教學資源,是否有利於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初一語文心得體會範文2
這一學期我任教七年級語文,通過自己的努力適應和多方取經,我感覺到實施新課改,既沒有想像中的一帆風順,也沒有想像中的一籌莫展。在自己一學期的實踐和反思中,我有些看法和體會。
一、要變“用一本教科書教”為“用多本教科書教”。
我以前不管是讀書不是教書,總是認為老師是教課本,學生是學課本,老師是通過教課本教給學生知識,學生是通過學課本掌握所學知識。課本是“經”,老師和學生都是課本忠實的追隨者,這就導致上語文課對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教師都是不厭其煩的,詳詳細細、認認真真、方方面面的講解。做到以本為本、以綱為綱,但脫離生活實際,學生沒有興趣。
在新課改的實踐中,我逐步感受到在教學中要教多本書,教科書是一本書、老師是一本書、學生是一本書、生活是一本書……
新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經驗,是活動。課程不僅是文字課程,更是體驗課程。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課程是由教材、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一種生態系統。”
二、要變“課前備課”為“終身備課”。
教學的知識對老師來說是已知的,對學生來說大多是未知,這話一點不錯。但如果教師在上課前對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準備得非常細緻周到,我想也不是什麼好事。第一,它為教師擠佔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而滔滔不絕的講說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第二,它會潛在地鉗制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不自覺的以教師為中心,跟著你的思路走。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課前認真備課,翻閱了大量的參考書,對上課中的任何一個問題了如指掌,甚至語言的表述都非常符合參考答案的特色。結果是上課時雖然展示了老師的風采,自我感覺不錯,可學生總是一臉的茫然。我當時真是不明白,為什麼投入的時間與產出的效果不成正比呢?
現在,我以為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教師的文學知識要豐富,語文素養要豐厚——這就要靠終身的學習和積累,需要教師的終身備課。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知識在系統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導向作用,但對具體的問題教師無需作細緻的準備。這樣,既能保證上課中教師“導”的作用,又能使得師生面對同一問題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利於師生共同參與交流,利於學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的課前細緻備課為終身備課。
三、要變“教師的自我感覺良好”為“注重學生的興趣體驗”。
我們老師在上課時大多關注的是這堂課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學生有沒有達到,我的講解學生有沒有理解。其實,教師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覺,而沒有考慮學生的興趣體驗。我在上語文興趣課時,結合學生頭天晚上看的電視來指導學生如何欣賞電視和寫作影評,在上的過程當中我的自我感覺不錯。可是到了第二次上興趣課時,來的學生很少;我感到納悶,一打聽,才知道上次講的學生聽不懂。後來我琢磨了半天,明白初一的學生哪會欣賞電視和寫作影評呢。於是,我再上另一堂的興趣小組課時,還是結合上次看的那部電視,指導學生寫觀後感。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暢談感想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有話可說了
四、要變“師必賢於弟子的觀念”為“弟子不必不如師的觀念”。
唐代散文家韓愈所說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一觀點,我認為應該作為參與新課改實踐的老師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師不應該是,也不可能是知識的權威,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夥伴和引路人。教師和學生在探求知識上應該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師權威化,那隻能造成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和盲從以及限制他們思維
以上就是我在這一學的語文新課改教學當中得到的淺見!
初一語文心得體會範文3
我認為要學習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也是很有效的。每一門課程都不一樣,因此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一、英語
我認為要學好英語,要做到四勤,即勤聽、勤寫、勤讀、勤說。
1、勤聽。首先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課下要多聽配套的錄音帶,一開始可能聽不動,但不能氣餒,時間一長,隨著英語水平的提高,一定是越聽越懂,而不是越聽越生。可經常有同學抱怨沒有時間聽錄音,我們可以選擇睡覺前十分鐘,這樣既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又能使英語聽力水平提高。
2、勤寫。首先上課要記好筆記,老師重點講的內容,都要一一記錄,特別是做家庭作業時,速度固然重要,效率更重要,還有,老師再讓我們寫單詞時,我認為先寫單詞,後合上書,再寫一邊漢語意思,一一對照,無形中又提高了我們的英語水平。
3、勤讀。多讀是學好英語的必須途徑,讀是加強記憶的一個好方法,剛學完一篇短文,感覺比較生疏,我們多度幾遍就熟悉多了。當我們背過時,這篇短文也就掌握得比較全面了。
4、勤說。我在課堂上特別喜歡參與老師的教學活動,積極主動地爭取發言的機會,我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後學習,要珍惜這種機會。努力提高英語水平。
最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單詞好比瓦磚,沒有瓦磚,不可能建成高樓,只學課本上的單詞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注意積累,比如在做一道閱讀題時,會遇到許多生詞,要把握住這些詞,時間一長,我們的詞彙量就會越來越大,做閱讀題時也就得心應手了。
二、數學
我覺得數學就是做題。在老師講例題時,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講,我發現很多同學聽講不認真,看看例題中的結果,就以為自己會做了,可以到練習或考試,就束手無策。所以,我認為舉一反三這個成語用在數學上最恰當。學好數學,必須要多做題,熟練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對考試是大有好處的。我喜歡在題海中遨遊,只要我能承受得了,每當攻克一道難題,我的心也就會格外舒暢,也就有多了一份自信心。面對一道普通的題,實力相同的二個人確有可能一個人做不出來,其實這是逃避現實,沒有自信心的表現。面對一道題,首先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來!有的同學做了幾分鐘便沒有做出來,便認為自己不會,不再去思考,這恰恰是錯誤的表現,只要時間充足,就不能放棄任何一道題,如果思考許久,仍沒有做出來,第二天一定要問老師。我還想告訴大家,如果是在遇到一道題想不出,一定要再看一遍條件,獲取有利資訊,解一道題還要靈活,算不出,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還算不出,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我們不要總用算數法解題,要及時採納新方法,有的同學認為,設未知數越多,題也就越難算。事實恰恰相反,嘗試著做幾道題,你會發現奧妙的!
但我更想強調,不要以為多做難題就好,我認為基礎題更重要。課本上的習題,基礎訓練上的習題,都要認真對待,先把基礎打好,再找一些課外題來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說,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還有,一些同學平時做練習題還可以,可以到考試就發揮不好。通過我的觀察,發現臨陣怯場會大大影響自己真實水平的發揮。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同學是由於平時學習不夠紮實,考試時又遇到了難題,對自己缺乏自信心所致。在這裡,我希望同學首先要在平時刻苦學習,最大限度的做好準備,考試是真正遇到了難題,一時做不出來,也不要驚慌失措,這時要靜下心來進行聯想,使著採用多種方法作題,直至把題作出來,如果實在做不出來,也不要灰心喪氣,下次繼續努力!
在這裡,調整自己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要對自己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要對自己說:“只要自己不倒下,就沒有誰能打敗你!!”有了這種自豪感,還能有什麼做不好的呢?
三、語文
我認為要學好語文,首先要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老師提出來的問題,認真對待老師佈置的每一次作業。但是我認為緊靠這一些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廣泛閱讀文學名著和優秀的雜誌報刊。它們可以使自己的視野開闊,使自己的思維活躍,還能學到不少的文學知識,接觸到一些新鮮有趣的觀點以及作者對人生獨特的思考和感悟。如今的語文考試,閱讀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多讀書無疑可以增強自己的應試能力。
2、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只是單純的看一遍,我們要仔細地品味句中的含義,要及時記錄一些好的詞句,以便自己日後在寫作中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3、在語文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生字生詞,我們要勤查字典,及時理解其意義,不要總等著老師告訴我們。
4、我們要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每天堅持寫日記,還要經常記記隨筆,寫寫感想,不知不覺中,語文水平就會得到提高。
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多讀多寫多背,一定能夠學好語文!!
四、史地生政
我認為對於副科來說,要把功夫下在平時,有的同學認為只是提前背過沒有用處,考試前幾天突擊一下就可以了,只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觀點和做法!那麼多內容,整整四本書!單靠靠前幾天怎能複習好呢?除非你是神童!我們一週的副課比較少,學的內容也比較少,應利用刻下充足的時間,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記在腦子裡,過一段時間後,前面記住的內容可能會忘掉,應時常回過頭來想一想,這樣記憶會更加牢固,在考試之前的幾天複習中,只要稍微回顧一下,就能輕鬆的把他們記住。我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如說生物,我對生物特別感興趣,記得小時種下的種子沒有發芽,然而學了種子的結構以後,當我親眼看見種下的種子破土而出時的喜悅心情,是無法言表的。這樣一門令人興致盎然的學科,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最後,我知道很多同學想從我的口中聽到得高分的祕訣,因為考試的緣故,我們不得不把兩眼緊盯著分數。什麼是好的方法,能拿到高分就是好的方法。想拿高分很簡單,只要你願意背,只要你的智力沒有問題,死記硬背照樣拿高分,但是這樣的分數再高,又有什麼用處呢?我認為,不管哪一門功課,如果只是機械地記憶書本上的知識,那絕對是學不到真正知識的,而且這樣的死知識即使是牢固的記在腦子裡,也沒有什麼用處。因此,無論什麼功課,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等等,都要密切聯絡生活來學習。知識來源於生活,有回過頭來給生活服務,只要你掌握了聯絡生活這一法寶,就一定能把各門功課學好!
看了初一語文心得體會的人還看了:
四年級下冊語文龍教案及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