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勵志成長的故事
當雄鷹尚嗷嗷待哺於巢穴之中,它已有了自己的夢想,那就是振翅九霄,搏擊藍天,與白雲共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
11月12日第三屆班主任論壇在堯山腳下如期舉行,我校和分校的領導、全體班主任和來自其他兄弟學校的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特別值得期待的是省實驗小學的劉利梅老師要給我們報告。
在劉老師的報告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劉老師的勵志課,用小故事開啟和鍛鍊孩子的心智。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中學老師朱老師,朱老師教我們時大概四五十歲,教我們代數課,兼班主任。學生都是十四五歲的年紀,有點貪玩,有自己的思想,還有點叛逆,朱老師就經常利用自習課的空檔,給我們講一些小故事,往往這個時候是我們最安靜的時候,特別是我睜大眼睛盯著老師聽故事。其實我最喜歡聽的,印象最深的是朱老師講她以前教過的學生的故事,某某女生,如何如何學習,幾點起床,幾點睡覺,考了多少分,上了哪所學校;某某男生,如何如何學習,晚上學到幾點,考上了哪所學校,在某個好單位工作等。每次聽老師講這樣的故事,我都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心想,自己要是也這樣學習,是不是也會考個好學校,跳出農門?也會成為朱老師常常提起的好學生?於是,下苦功夫學習,別人都能學習到深夜,我也能,別人能考出好成績,相信我也能。在老師的故事中,我不斷努力,不斷提高,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到了鄭州師範。
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成為老師嘴裡的好學生,也不知道老師有沒有把我講給她後來的學生聽。但是,我一直認為是朱老師的故事,給我樹立了目標,引導我努力學習,才使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也許,朱老師無緣看不到這篇文章,也許朱老師從不知道她的小故事起了這麼大的作用,但我仍然要感謝您,朱老師!
現在,我也是一名教師,時不時地我也會給學生講一些小故事,也許我的學生年齡小,也許他們很快塊就會忘記,也許對他們的影響不會像對我那樣大。但是,愛聽故事是孩子們天性,我會堅持多看書,多講故事,我願做像朱老師那樣的好老師,用一個個小故事,開啟學生心智,改變學生一生!
2:
讓傑西永遠也忘不了的,是她上三年級時的一次午餐時間,學校排戲時,她被選來扮演劇中的公主。接連幾周,母親都煞費苦心的跟他一道練習臺詞。可是無論她在家裡表達的多麼自如,一站到舞臺上,他頭腦裡的詞句全都無影無蹤了。
最後,老師只好叫傑西卡靠邊站。她解釋說,他為這齣戲補寫了一個道白者的角色,請他調換一個角色。雖然他的話挺親切婉轉,但還是深深地刺痛了傑西—-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角色讓給了另一個女孩的時候。
那天回家吃午飯時,傑西沒把發生的事情告訴母親。然而,母親卻察覺到了他的不安,沒有再提議他們連臺詞,而是問他是否想到院子裡走走。
那是一個明媚的春日,棚架上的薔薇藤正泛出亮麗的新綠。傑西無意中瞥見母親在一棵蒲公英前彎下腰。“我想我得把這些雜草統統拔掉。”她說著,用力將它連根拔起。“從現在起,咱們這庭院裡就只有薔薇了。”
“可我喜歡蒲公英”傑西抗議道,“所有的花兒都是美麗的,哪怕是蒲公英!”
母親表情嚴肅的打量著她。“對呀,每一朵花兒都以自己的風姿給人愉悅,不是嗎?”他若有所思地說。
傑西點點頭,為自己戰勝了母親而高興。
“對人來說也是如此。”母親又補充道,“不可能人人都當公主,但那並不值得羞愧。”
傑西知道母親才到了自己的痛苦,他一邊告訴母親發生了什麼事,一邊失聲哭泣起來。母親聽後釋然一笑,“但是,你將成為一個出色的道白者。”母親說,並提醒傑西是如何愛朗讀故事給自己聽的。“道白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一樣重要。”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做,有巨集偉的大事業,也有細微的小事情,但只要對成功有益,我們都要努力去做。
萬物構成這個完整的世界,每個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假如你在生活中做不了太陽,那就做一顆小星星吧!假如你不能成為一棵參天的大樹,那就做樹下的一棵小草吧!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成為船長,那就當一個合格的水手吧!其實問題不在於你在幹什麼,從事何種職業,而在於你是否能夠做一個最好的你,並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
3:
那是在幾年前,曾發生過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三年級的一節語文說話課上,我和孩子們一起談論一個話題:“長大了幹什麼”。一個胖嘟嘟的男孩說:“我長大了要當老闆。”面對一臉稚氣的孩子,我懷著一顆好奇心問:“為什麼要當老闆?”孩子說:“我要賺好多好多的錢,讓我的兒子、孫子享受。”我想,得把問題拋給大家,聽聽孩子們的觀點,就問:“這個爺爺怎麼樣?”有孩子反駁說:“他不是一個好爺爺,他這樣會讓自己的孩子變成好吃懶做的人。”
我限入了深深的思考:在物質日益富足的今天,敢問孩子“志”在何方?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據烏魯木齊市媒體一項對1300多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有53%的同學在回答“將來最想從事的職業中”選擇了“私企老闆、企業家”,而“醫生、律師和影視明星”隨其後,只有10%的學生選擇“工人”。山東某地對1200多名學生進行的以“長大你想幹什麼”為題調查結果顯示,長大願意當農民的只有兩人。
我開始一次又一次地叩問自己,我們渴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我們又為之努力了多少?志向是孩子成長的一盞心靈的燈,是一首催人奮進的樂曲,一個精神的理想家園。勵志教育理應成為孩子生命成長曆程中的必修課。
一、同伴,一種不可忽略的無痕影響
鏡頭回放:一天中午,我匆匆走進教室,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怪事:幾乎所有的男孩胸前都掛了三五塊校牌。這是怎麼一回事啊?我拉了一個男孩的手開始了訪談。原來,一個孩子電視劇《向前,向前》,非常崇拜徐元帥,剛巧老師發下幾枚訂製的校牌,覺得很像獎章,就密密麻麻地掛在胸前,還像同學炫耀說:“瞧,我的勳章真多,我是一名大將軍!”同學見了,也覺得挺威武的,於是一個傳一個,全班男生統統當上了大將軍。
真有意思,一群多麼淳樸而又可愛的小將軍啊!是誰,讓一群孩子都渴望成為將軍,同伴!孩子在很多時候都會表現出從眾心理,因為孩子畢竟還處於一個未成型時期,孩子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對未來的展望更多的來自於身邊人的影響,而同伴是孩子身邊最親近,最相似,最大容量的群體,同伴的影響對孩子志向的形成和影響起著一種不可忽略的無痕影響。
因此,作為父母、教師要努力明瞭孩子所處的正式群體尤其是非正式群體中領頭人的志向趨向。未來的世界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去承擔不同的社會分工,才能使我們的世界依然五彩繽紛。孩子的理想還是一株剛萌芽甚至還未曾萌芽的幼苗,需要精心的呵護。只要孩子的志向是積極向上,能引領孩子奮進的我們都不應否定,只要孩子的理想是對社會有益的,我們都應予以認可。反之,我們則應對這一群體的孩子予以恰當的引導或干預。
二、學校,一個不可或缺的神聖課堂
鏡頭回放:一個孩子放學回家,興沖沖地對父親說:“爸爸,你知不知道‘神六’上聶叔叔和費叔叔不再用尿不溼,而是用專用馬桶了?”爸爸很生氣:“你什麼不好關心,偏關心什麼尿不溼與馬桶呢?”孩子的父親哪裡知道,孩子們剛在班隊課上進行了《從神五走向神六》的班隊活動,這些小天文迷們對神六可是著實迷了一回,“尿不溼與專用馬桶”就是自己孩子所在小組的研究專案啊!所幸的是這位家長及時與老師作了溝通,老師索性大張旗鼓地開展了“太空行”系列活動,引導家長與孩子一同蒐集、整理有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讓“太空行動”火爆了一回。那個孩子呢,也與父親一塊兒過了一回太空癮,並立志成為“神舟N號”的宇航員呢!
在過去的歲月裡,學校曾有過轟轟烈烈地抓共產主義理想教育的場面,但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教師中出現了兩種想法,一是認為理想教育是虛無的東西,孩子今年想當什麼,明天又不一定當得了什麼,甚至明天可能壓根兒就當不了什麼,所以理想教育是空洞的,毫無意義的;其二是理想教育是高調教育,與當今社會的價值取向不一致的,所以教了也是白教,不如不教。
但我們一定不能忘記,學校是孩子成長的主要天地,我們理應擔負起勵志教育這門必修課的教育任務,高揚勵志教育的旗幟,學校教育是開展青少年勵志教育一個不可或缺的神聖課堂。正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為孩子點亮一盞心燈,照耀人生的路。
相關調查表明,孩子的志向是在變化的,波動的,動態的,而這些變化與學校的教學特色、學校開展的各種主題活動,甚至一個班的班級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學校在勵志教育中,應唱好這樣幾首曲子:
1、主題曲。學校應定期組織一些以勵志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使“人人有志向,個個有目標”成為一種共識,讓每一個孩子在心中都燃起理想之燈。我們學校就開展了系列活動,如“與名人對話”等活動,我們先後邀請了著名作家鄭淵潔、沈石溪等走進學校,走進孩子的心田。當孩子們面對自己的偶像提出一個個稚嫩而可愛的話題時,當孩子們纏著自己的崇拜者簽名合影時,孩子們的理想之花已悄然開放。
學校還組織學生參觀消防大隊,在參加了消防中隊隊員隊務訓練後,孩子這樣寫道:“……一個叔叔為我們表演登雲梯,只見他‘嗖嗖’幾下就爬上了雲梯,我抬頭看看,足有三層樓那麼高,真讓人佩服。我心裡想,他們的本領是怎麼鍛煉出來的呢?一定很不容易吧!他們的動作那麼熟練,一定是化了不少功夫的。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消防隊員,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個孩子則說:“我們也應該有武警叔叔一樣鐵一般的紀律,在集體活動中嚴守紀律,做一個心中有集體的人。”
2、協奏曲。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默默地影響著孩子的志趣,這不僅僅開發了孩子在不同領域的潛能,孕育著不同的興趣與愛好,更是一首勵志教育的協奏曲。有時,一次主持節目的機會,會讓孩子蒙生成為主持人的願望;有時,一首小詩的發生,會催生一個文學家;有時,一次航模比賽的成功,會誕生一個科學家呢!
3、小夜曲。教育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勵志教育同樣如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成為小夜曲的創作者。在孩子一則偶然的日記裡,在孩子課堂上一句即興的發言裡,在日常的一句交談中,會投射出孩子理想的影子,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為孩子奏響一曲理想之歌。
關於工作的正能量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