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教育孩子如何平衡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哪些又是大人必須堅持原則、加以管束的呢?寶寶因為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哭鬧,什麼時候該同情她、遷就她,什麼時候又該堅持原則??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理智的愛孩子

  智的愛=合理的管束,沒有管束=放任=沒有愛

  在愛與管束這兩種滋養孩子人格成長的要素中,愛是比較重要且多多益善的。接納、讚許、贈與、注視、傾聽、解釋、瞭解、陪伴等,都是愛的具體表達方式,孩子生活在洋溢著愛的環境中,更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不過,愛必須以管束來平衡,這樣才是理智的愛。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父母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不知道怎樣對孩子說“不”,讓孩子為所欲為,沒有管束,從而變成了溺愛。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有些行為需要家長的支援,有些行為卻需要管束,應該區別對待孩子的行為:該管的管,該放的放。

  第一種情況:有助於發展孩子各種能力的活動,需要“放”。

  孩子一歲以後,自我意識逐漸發展起來,有了自我的概念,許多事情都要“自己來”:要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拿杯子端碗等等,還要幫著大人掃地、擦地、擦桌子。這些都是良好行為習慣的萌芽,可是,許多家長,該放的不放,無意中壓制了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自己做事,都有一個學習和熟練的過程。吃飯難免會弄髒衣服,洗臉難免會弄溼衣服和地面,如果孩子自己要洗臉,家長為了避免弄得到處都是水而嚴加管教,就大錯特錯了。這時,家長需要做的是監控孩子,“該出手時再出手”,給孩子適時適量的幫助,儘快地讓孩子學會這些照顧自己的本領。

  第二種情況:有損孩子的健康、安全,易讓孩子養成不良性格和習慣的行為,需要“管”。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有些行為需要家長的管教。如果孩子過多的看電視,父母要管教;如果孩子去觸控電源,給他嚴厲的指責和處罰一點都不過分,這樣可以讓流、合作、分享、等待、秩序等、就不容易做到了。

  許多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太陽,事事優先,而家長覺得這樣並沒有造成麻煩,就任他去。可是重要的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出發點是把孩子培養成良好的公民,而不是家長自身是否麻煩,有麻煩,就管;不麻煩,就不管,那就是本末倒置。

  第三種情況:區別對待孩子的“毀東西”。

  孩子總是好奇,喜歡擺弄周圍的東西,有時難免有一些“破壞行為”:撕書,摔壞東西,反覆地拉拉鎖,把飯菜灑一地等等。許多家長最看不慣孩子的這些做法,不能容忍“敗家”的行為,所以一般情況下,家裡的東西不允許寶寶隨便動,怕玩壞了,一旦弄壞東西,就斥責孩子。其實,孩子天性好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毀東西”都是探索行為,而自己又沒有分寸。所以,家裡零七八碎的沒有危險又不貴重的小東西,不妨大大方方地拿出來讓孩子玩,既發展了孩子的精細動作,又避免了許多衝突。

  *根據孩子的反應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做法

  對孩子的教養,要想做到恰到好處,需要父母經常調整自己的做法。如果發現自己要求太高,孩子承受的壓力太大,就應考慮降低要求,加大接納範圍。若是不加管束,以至孩子生活習慣紊亂,行為舉止沒有規矩,則要提醒自己再嚴格一點。夫婦倆可以多加協商,具體討論哪方面的教養需加強,哪方面的情緒需要多加一些照顧。另一個途徑是,多和其他家庭來往,經常和其他父母交換育兒經驗,觀察別人的教養方式,適當加以借鑑。

  ★ 力爭做民主型的父母

  由於個性和價值觀不同,每個父母教養孩子都有自己的風格。一般來說,父母的教養風格可以分為三類:

  獨裁型父母,對子的教養非常嚴厲,動輒施以懲罰,在向孩子發出命令時很少做出解釋;

  放任型父母,很少對孩子提出要求及有所限制,對孩子放任自流,疏於引導和教育,認為讓孩子自由發展是最理想的教養方式;

  民主型父母,傾向於合理地引導孩子的認知和行為,對孩子的表現比較關注,正確、及時而恰當地實施獎勵和懲罰,在必要時,父母會加以堅定的限制,但會解釋理由,並鼓勵孩子與之交流意見,與孩子的感情聯絡也較親密,關心孩子內心的想法和反應,同時考慮自己提出的要求和命令的合理性。

  三種教養風格中,只有民主型父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養效果。這樣的父母大多數是寬容的,他們放手讓孩子去自由活動,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並用實際的幫助和滿腔的熱情去解決孩子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當然,在放手的同時,他們又嚴格地把握著分寸。這是每個父母努力的方向。

如何教育孩子評價自己和他人
好的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愛和教育孩子如何平衡
教育孩子如何關心他人
教育孩子如何自信
教育孩子如何團結
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挫折
教育孩子如何控制情緒
教育孩子如何控制脾氣
教育孩子如何包容他人
教育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偏科的孩子如何平衡各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