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材料科學知識點整理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材料科學是多學科交叉與結合的結晶,是一門與工程技術密不可分的應用科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第三版本的材料科學考試需要掌握的相關知識點歸納總結,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材料科學知識點梳理

  1.何謂鋼的熱處理?鋼的熱處理操作有哪些基本型別?

  答:***1***為了改變鋼材內部的組織結構,以滿足對零件的加工效能和使用效能的要求所施加的一種綜合的熱加工工藝過程。

  ***2***熱處理包括普通熱處理和表面熱處理;普通熱處理裡面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熱處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學熱處理,表面淬火包括火焰加熱表面淬火和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化學熱處理包括滲碳、滲氮和碳氮共滲等。

  2.為什麼要對鋼件進行熱處理?

  答:通過熱處理可以改變鋼的組織結構,從而改善鋼的效能。熱處理可以顯著提高鋼的機械效能,延長機器零件的使用壽命。恰當的熱處理工藝可以消除鑄、鍛、焊等熱加工工藝造成的各種缺陷,細化晶粒、消除偏析、降低內應力,使鋼的組織和效能更加均勻。

  3.珠光體型別組織有哪幾種?它們在形成條件、組織形態和效能方面有何特點?

  ***1***三種。分別是珠光體、索氏體和屈氏體。

  ***2***珠光體是過冷奧氏體在550℃以上等溫停留時發生轉變,它是由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片層相間的組織。索氏體是在650~600℃溫度範圍內形成層片較細的珠光體。屈氏體是在600~550℃溫度範圍內形成片層極細的珠光體。珠光體片間距愈小,相介面積愈大,強化作用愈大,因而強度和硬度升高,同時,由於此時滲碳體片較薄,易隨鐵素體一起變形而不脆斷,因此細片珠光體又具有較好的韌性和塑性。

  4.鋼中的雜質元素有哪些

  答:鋼中的雜質一般是指Mn、Si、P、S。1、Mn:<0.8%時為雜質,是有益元素。

  作用為:①強化鐵素體;②消除硫的有害作用。2、Si:<0.5%時為雜質,是有益元素。作用為①強化鐵素體;②增加鋼液流動性。3、S:是有害元素。常以FeS形式存在。易與Fe在晶界上形成低熔點共晶***985℃***,熱加工時***1150~1200℃***,由於其熔化而導致開裂,稱熱脆性.鋼中的硫應控制在0.045%以下.Mn可消除硫的有害作用,FeS+Mn→Fe+MnS,MnS熔點高***1600℃***。4、P:也是有害元素。能全部溶入鐵素體中,使鋼在常溫下硬度提高,塑性、韌性急劇下降,稱冷脆性。

  oP一般控制在0.045%以下

  5.鋼的淬透性、淬硬性***書P316***

  答:淬透性是指模具在淬火時獲得淬硬層深度的能力反映了鋼在淬火時能夠獲得馬氏體的能力,淬硬性指模具鋼在正常淬火條件下馬氏體所能達到的最高硬度,影響淬透性因素主要為化學成分,除Co外,合金使VK↓,淬透性↑奧氏體的均勻性、晶粒大小及是否存在第二相等;淬硬性主要與馬氏體中碳的含量有關,碳含量越高,淬火硬度越高

  6.馬氏體組織有哪幾種基本型別?它們在形成條件、晶體結構、組織形態、效能有何特點?馬氏體的硬度與含碳量關係如何?

  ***1***兩種,板條馬氏體和片狀馬氏體。***2***奧氏體轉變後,所產生的M的形態取決於奧氏體中的含碳量,含碳量<0.6%的為板條馬氏體;含碳量在0.6—1.0%之間為板條和針狀混合的馬氏體;含碳量大於1.0%的為針狀馬氏體。低碳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立方。隨含碳量增加,逐漸從體心立方向體心正方轉變。含碳量較高的鋼的晶體結構一般出現體心正方。低碳馬氏體強而韌,而高碳馬氏體硬而脆。這是因為低碳馬氏體中含碳量較低,過飽和度較小,晶格畸變也較小,故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效能。隨含碳量增加,馬氏體的過飽和度增加,使塑性變形阻力增加,因而引起硬化和強化。當含碳量很高時,儘管馬氏體的硬度和強度很高,但由於過飽和度太大,引起嚴重的晶格畸變和較大的內應力,致使高碳馬氏體針葉內產生許多微裂紋,因而塑性和韌性顯著降低。***3***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的硬度增加。

  7.線型無定型高聚物在不同溫度下表現出的三種力學狀態

  答:玻璃態,高彈態,粘流態。

  8.奧氏體化的過程

  答:奧氏體化四個基本過程:奧氏體晶核的形成→奧氏體晶核的長大→殘餘滲碳體的溶解→奧氏體成分的均勻化。

  9.不鏽鋼的成份特點***書p383***

  答:1、低碳:碳高,則降低耐蝕性。

  2、Cr:是提高耐蝕性的主要元素

  ①形成穩定緻密的Cr2O3氧化膜.②Cr含量大於13%時,形成單相鐵素體組織。③提高基體電極電位***n/8規律***

  3、Ni:獲得單相奧氏體組織。

  4、Mo:耐有機酸腐蝕。

  5、Ti,Nb:防止奧氏體鋼晶間腐蝕.

  10.合金鋼按用途可分為三類

  答:合金結構鋼、合金工具鋼和特殊效能鋼

  11.何謂球化退火?為什麼過共析鋼必須採用球化退火而不採用完全退火?

  ***1***球化退火是為使鋼中碳化物的球狀化而使用的退火工藝,其工藝是將工件加熱到Ac1±***10~20***℃,保溫後等溫冷卻或緩慢冷卻。

  ***2***過共析鋼組織若為層狀滲碳體和網狀二次滲碳體時,不僅硬度高,難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鋼的脆性,容易產生淬火變形及開裂。通過球化退火,使層狀滲碳體和網狀滲碳體變為球狀滲碳體,以降低硬度,均勻組織、改善切削加工性。

  12.分析CCT連續冷卻轉變曲線工藝及產物。***書中300頁圖***

  

  13.正火與退火的主要區別是什麼?生產中應如何選擇正火及退火?***書p311***

  答:正與退火的區別是①加熱溫度不同,對於過共析鋼退火加熱溫度在Ac1以上30~50℃而正火加熱溫度在Accm以上30~50℃。②冷速快,組織細,強度和硬度有所提高。當鋼件尺寸較小時,正火後組織:S,而退火後組織:P。

  選擇:***1***從切削加工性上考慮

  切削加工性又包括硬度,切削脆性,表面粗糙度及對刀具的磨損等。一般金屬的硬度在HB170~230範圍內,切削效能較好。高於它過硬,難以加工,且刀具磨損快;過低則切屑不易斷,造成刀具發熱和磨損,加工後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很大。對於低、中碳結構鋼以正火作為預先熱處理比較合適,高碳結構鋼和工具鋼則以退火為宜。至於合金鋼,由於合金元素的加入,使鋼的硬度有所提高,故中碳以上的合金鋼一般都採用退火以改善切削性。

  ***2***從使用效能上考慮

  如工件效能要求不太高,隨後不再進行淬火和回火,那麼往往用正火來提高其機械效能,但若零件的形狀比較複雜,正火的冷卻速度有形成裂紋的危險,應採用退火。

  ***3***從經濟上考慮

  正火比退火的生產週期短,耗能少,且操作簡便,故在可能的條件下,應優先考慮以正火代替退火。

  14.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幾種?說明它們的主要特點及其應用範圍。

  答:單液淬火:是將奧氏體化後的鋼件淬入一種介質中連續冷卻獲得馬氏體組織的一種淬火方法

  雙液淬火:是先將奧氏體化後的鋼件淬入冷卻能力較強的介質中冷至接近MS點溫度時快速轉人冷卻能力較弱的介質中冷卻,直至完成馬氏體轉變。

  分級淬火:是將奧氏體化後的鋼件淬入稍高於MS點溫度的鹽浴中,保持到工件內外溫度接近後取出,使其在緩慢冷卻條件下發生馬氏體轉變。

  等溫淬火:是將奧氏體化後的鋼件淬入高於MS點溫度的鹽浴中,等溫保持,以獲得下貝氏體組織的一種淬火工藝。***書p314***

  15.為什麼工件經淬火後往往會產生變形,有的甚至開裂?減小變形及防止開裂有哪些途徑?

  答:淬火中變形與開裂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淬火時形成內應為。

赤壁之戰知識點歸納
遊褒禪山記原文翻譯及賞析
相關知識
第三版材料科學知識點整理
高三化學知識點整理
高三化學知識點整理_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
高三政治哲學知識點整理
初一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七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初一科學知識點浙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