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教育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老師們應該如何教育好留守兒童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隨著外出務工的人員增多,農村的部分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對留守兒童的管理,成了學校工作面臨的重要問題,若這些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當,將會使他們個性內向,性格孤僻,形成自卑心理,更有甚者,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何引導這些孩子,讓他們能夠安心的學習,成為積極健康的少年。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做留守孩子的貼心人。大部分留守兒童,原先在家庭中是被寵愛的物件,而父母的外出,幼稚的心裡承擔不起孤獨和寂寞,因而有的會變得玩世不恭有的則變得孤僻、少言的性格。因此,作為親情家長應在對他們的情況作認真細緻的瞭解,建立好留守學生檔案;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對他們的吃、穿、住、行等方面進行了解,和他們交朋友,讓他們在關懷和幫助中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從而揚起生活的風帆。

  二、充分尊重、嚴格要求。作為教師和班主任要,以公正公平地對待他們,對他們施以愛心,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這些留守兒童從心靈上說就已失去某種平衡,他們很可能對失去的平衡在學習生活中充分的壓抑或儘可能的發洩。因此,教師決不能以疏遠、淡漠、鄙視,甚至是漫不經心、膚淺的態度去對待他們,而應該對他們予以深刻的理解和真誠的關懷,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從而贏得學生的充分信賴,讓他們理解教師如同父母班的關心和愛護,他們就會忘卻心理失衡,拋開雜念努力學習。在充分尊重的同時也必須嚴格要求,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心理,在關心的同時做到不溺愛。利用課餘,搞好家校聯絡,多與監護人進行溝通,把學生的在校表現如實的彙報給監護人,對他們存在的問題及時與監護人交流管理的辦法。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作為教師在教學和班級活動中,要多鼓勵留守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讓他們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在課餘,不僅要在學習上關心他們,還要關心他們的課餘生活。讓他們多參加活動,如在上次的親情家庭運動會上,小吉在運動會上獲得雙人走第一名後高興得對我說,“這是我獲得的第一個一名”,利用這一機會,我鼓勵他在各方面都要認真,只要付出了努力,就會獲得成功的。在以後的各種活動,我都充分發揮留守學生的特長、優勢,培養他們的愛好,讓他們在活動中認識自己,表現自我,從而突出自身的價值;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忘卻遠離父母的孤單,逐步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總之,現在每個班的留守兒童都較多,作為教師及班主任,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愛護和幫助,使他們能夠在愉悅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篇二

  農村大規模的外出務工,其效益明顯,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可直接創收,給農民帶來實惠,是當前解決農民增收的最好的途徑。但我認為這是解決了一個問題的同時帶來了更多的問題,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比如農村土地耕種面積的下降,農村老人無人照顧,留守兒童隔代教育,打工者夫妻長期兩地分居帶來的情感問題等等,據官方統計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總數已達2000多萬人,佔到了兒童人數的五分之一左右。但據我統計的結果來看,其比例還應更高,下面對於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說說自己的看法。

  在學校中,這類孩子的教育問題是老師們頭疼的一個問題,性格孤僻,封閉,容易走極端,愛惹事生非,難以管教的多是這類學生。教師會因為這類學生種種劣跡將其歸為後進生行列,對於其缺乏足夠的耐心,早早推向學校教育的反面,往往會使其本來就脆弱的心靈接受打擊,致其成長過程的心理不健康,可以預見將來這類孩子極可能會成為社會的的不安定因素和隱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最需要的是來自於父母的呵護和關愛。事實證明,未成年人犯罪中來自單親家庭和父母缺乏監管的比例佔到了絕大多數。兒童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庭中的媽媽的細心呵護,離不開來自爸爸的嚴格教導,那是孩子成長的陽光雨露。父母長期外出的,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關愛,他的成長過程是殘缺的,不完整的。

  現在的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多託付給老人,形成了隔代教育。首先老人的思想和教育觀念不足以跟上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他們都是一味的疼愛,甚至是溺愛,很愛,卻不會教育;其次,老人的精力不濟,面對精力充沛,一個個鮮活的教育生命,無法實施長期、有效的監管,結果多是放任自流。家庭教育形同虛設。

  缺少了來自家庭,來自父母的教育,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現在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或她就是整個家庭明天的希望,如果在孩子的教育上失敗了,那麼這個家庭的未來,二十年後的這個家庭也不會是幸福的。放棄了孩子的教育,放棄了孩子的未來,放棄了整個家庭的希望,而去追求一時的經濟效益是不明智的,這類孩子的教育問題理應引起大家的共同關注!

  篇三

  班裡總有這樣一群孩子,回去該讀的書,該默寫的詞語,每次檢查起來都是一片空白。這些孩子,一般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孩子只能靠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而相當一部分孩子的爺爺奶奶根本不認識字,對孩子只能是吃飽穿暖的照顧,學習,談不上任何輔導或督促。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怎樣才能把“留守兒童”的工作抓好做實,做好份內的事情,使留守兒童在校學得好,留得住,行為正、能自強,這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擺在每一位老師面前。

  留守兒童一般跟老人或親戚生活在一起,最缺乏的是情感的交流,大都比較自閉。對於優越的物質條件,他們並不是太過於在乎,情感上的缺失是造成他們心理和正常兒童有所差異的主要因素。

  我覺得對他們的教育主要放在情感的溝通上,讓他們的內心不再感到壓抑,比如老師常找他談談心,放假的時候老師去他們家家訪,請他到家裡做客;與此同時,老師也注意他與其他同學的交往,讓他身邊有同齡孩子作朋友,並培養班級的凝聚力,讓他感覺到自己是這個集體的一員,比如老師可以常讓他為班級做點事,如果孩子有能力,還可以讓他任班幹部,讓他變得忙碌與充實起來,這樣也能減輕他的心理負擔,讓他的內心變得輕鬆愉快起來。

  “留守兒童”,我們不但要留住學生的人,更要守住學生的心。“留守兒童”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關係到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更關係到社會的和諧和長治久安。面對“留守兒童”,對他們多一點關愛,讓他們能和其他孩子一樣享受愛的溫暖與幸福。

留守兒童教育隨筆
小班科學領域研究教育計劃
相關知識
留守兒童教育隨筆
留守兒童教育隨筆
留守兒童教學隨筆
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研究的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參考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有關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相關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案例分析
關愛留守兒童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