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古代陶瓷與現代陶瓷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6日

  陶瓷,對我國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古代陶瓷與現代陶瓷,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希望能幫到你。

  陶瓷的介紹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見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較高,但可塑性較差。除了在食器、裝飾的使用上,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資源黏土經過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質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幹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其用法之彈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種創意的應用。

  中國古代陶瓷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重新開館後,本館首輪推出"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覽,可見其對古代瓷器藝術的重視。

  中國是世界上製造陶器最早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發明瓷器最早的國家,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物質文明的重大貢獻。

  據考古發現,早在夏代,我國就出現了近似瓷器的青釉陶器;到公元二世紀的東漢後期,終於燒製成功了釉質光潤、透光性較好、吸水率較低、發聲清脆,燒成溫度在1300℃左右的瓷器。

  不同於石器、玉器、青銅器、鐵器、金銀器等物質文化,陶瓷文化是唯一貫穿中華文明發展程序而未中斷的物質文明:原始社會之彩陶、黑陶,商周時期之白陶、釉陶,乃至以後相繼出現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顏色釉,以及琉璃、琺花、紫砂器等,美不勝收、蜚聲寰宇。

  由於古代陶瓷藝術家的不懈努力與智慧創造,中國陶瓷歷代窯場競勝、名品倍出,各地均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制瓷中心。隋唐時期,北方的邢窯白瓷如銀似雪,南方的越窯青瓷像玉類冰;兩宋以降,以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為代表,陶瓷藝術發展到一個頂峰,瓷器生產遍佈全國;元明清之際,青花、彩瓷成為主流,繪畫風格綺麗多變,製作工藝巧奪天工,瓷器生產發展到另一個高峰。

  國家博物館是目前世界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展示中華乃至全世界文明的最高文化藝術殿堂。在新館開館之際,國家博物館舉辦《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覽,以展示中國古代瓷器美輪美奐的藝術魅力。

  此次展覽分為青瓷、顏色釉瓷、青花瓷和彩繪瓷四個部分。青瓷是顏色釉瓷中最早出現、持續時間最長和最具東方藝術特色的瓷器;彩繪瓷中的青花瓷,直到今天仍是產量最大、最為有名的瓷器品種,所以我們將青瓷和青花瓷單列出來,作為展覽的獨立單元。相信廣大觀眾在短時間內通過這百餘件展品能瞭解各個瓷器品種的演變過程,並深入理解其歷史內涵,較全面地欣賞我國古代瓷器的藝術魅力,得到美的享受。

  中國現代陶瓷

  陶瓷藝術史學是一門研究陶瓷藝術的發展現象及其規律,研究陶瓷歷史的演變過程、研究陶瓷理論及其批評的科學。也就是說陶瓷藝術史學要研究陶瓷藝術家、陶瓷創作、陶瓷鑑賞、陶瓷活動等陶瓷發展現象,同時也要研究陶瓷思潮、陶瓷理論、陶瓷美學、陶瓷藝術發展史、陶瓷技術發展史等本身的歷史。陶瓷藝術史學既可以運用自己特有的史學方法進行研究,也可以借鑑哲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文藝學、考古學、美術史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因此陶瓷藝術史學的研究涵蓋著其它的學科研究,而不應成為一個簡單的考古史料發掘或一門單薄的技術發展史,並可形成許多研究的邊緣地帶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學科。 中國陶瓷藝術史學的研究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陶瓷研究。陶瓷研究意義比較寬泛,涵蓋專門的陶瓷考古、陶瓷歷史、陶瓷科學、陶瓷美術,考古學家注重探討中國古代陶瓷的時代特徵和歷代窯址以及窯具狀況;歷史學家偏摯於中國古代陶瓷經濟史、技術史的歷程;自然科學家致力於歷代陶瓷的胎質和釉層內部的物理??化學結構,力圖揭示恢復和發展中國古代陶瓷精品的理論依據和技術發展方向;陶瓷美術則側重於歷代陶瓷的裝飾畫面,試圖尋找它與中國書畫藝術某種淵源關係。 陶瓷藝術史學是一種現代形態的新興學科。陶瓷藝術史學涉及的具體重要方向為陶瓷藝術史的研究原則、觀念和方法、研究工具、鑑定手段等,和陶瓷藝術史的研究著述,即陶瓷史的研究成果。 中國現代陶瓷藝術史學是指在1985-2002年的這一段時期所產生和發展的陶瓷藝術思想,陶瓷藝術的觀念和理論,以及相應的批評。這一時限的劃分也是為了確定陶瓷藝術的科學與理論建立和發展的特殊性。研究現代陶瓷藝術史學需要放在中國現代藝術史學發展的情景中考慮,在進入20世紀後,西學東漸以及新文化運動將西方一些近現代的學術思想、觀念、體系、方法翻譯介紹到中國,對中國的人文學科的創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在八十年代初,新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心理分析學說、女性主義、符號學、結構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等歸入藝術史研究的概念及範疇。對西方藝術史學家經典著作的翻譯及學術思想的研究也漸成規模,藝術史鼻祖溫克爾曼***J?J?Wincklemann***在1764年《古代藝術史》對特定的藝術作品系統的闡述,詳盡地勾勒了古代藝術從興起、發展到衰落的歷史邏輯,其思想的深度和研究的深度開啟了藝術史學研究的大門。

  【1】從英國的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沃特?佩特***Walter Pater***至羅傑?弗萊***Roger Fry***、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再到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 他們優美的語言、對藝術作品細膩的審美能力以及敏銳的批評判斷力極大的豐富了藝術史的語言。再如德國藝術史家從魯謨***Rumohr***、沃爾夫林、到維克豪夫***Wickhoff***、李格爾***Riegl***、德沃夏克***Dvorak***、直至潘諾夫斯基***Panofsky***,尼古拉烏斯?佩夫斯納終其一生,力圖揭示藝術史中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況且國內藝術史學者範景中、楊思樑對貢布里希進行專門的研究,對國內藝術界影響很大。另外一位學者曹意強對哈斯克爾***Francis Haskell***學術的詮釋也有利於中國藝術史學方法論的發展。 現代陶瓷藝術史學研究選擇的期限是1985?2002年,與古代陶瓷藝術史學研究相比不僅從時間段上有所不一,並且在批判標準和研究方法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選擇。這段歷史迫使我們在看待現代陶藝史的強烈熱情之上,再冷靜地運用歷史的能力,對此作一番反省,在著手描述現代陶藝同時樹立科學的史學觀。上限之所以為1985年,不僅在於此時期文學藝術思潮極為活躍,如“八五思潮”在中國現代藝術史上具有革新意義;同樣在當時不為人注意的陶瓷藝術領域發生一場史無前例的陶瓷革命運動。1985年5月全國首屆部分陶藝家研討會***湖北蘄春***具有啟蒙的開端??“什麼是現代陶藝”,“如何發展現代陶藝”這系列問題作為會議的主題,正式提出與傳統陶瓷藝術發展不同的巨集偉勾劃,表明陶瓷藝術界第一次以群體共識開始尋找新的藝術語境、文化思想。由此形成的這種潮流已經改變了陶瓷藝術在觀念和風格方面的整體格局,並迅速席捲到整個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大風暴中。

  【2】其下限為2002年,從廣義可以延伸到現在,作為史學研究規範而言,採用一種緊慎的態度,以2002年9月陶藝作品作為獨立於雕塑和設計類之外的單獨門類被邀請參加彭德、李小山策劃的“中國現代藝術三年展”為止,說明陶瓷藝術在現代藝術領域內已經逐步確立了自己的位置。

  【3】在這段時限中,關於中國現代陶瓷藝術發展的研究和著述頗豐,但形成系統理論形態鮮見,本文將從藝術史學的範納對這一特殊時段理論的探索作出客觀的評價,並嘗試用心理研究的視角來擴充現代陶瓷藝術史學的研究方法,與其它研究方法一樣來共促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

唐代茶文化與陶瓷茶器介紹
中國古代陶藝
相關知識
國古代陶瓷與現代陶瓷
傳統陶瓷與現代陶瓷的聯絡
傳統陶瓷與現代陶瓷的聯絡
古代禮儀與現代文明
古代箜篌與現代樂器的歷史
古代愛情與現代愛情
古陶瓷文化與現代陶瓷文化結合
試論韓國傳統服飾色彩與現代設計
古典舞與現代舞串燒視訊
傳統陶藝文化與現代陶藝之間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