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太極拳論對太極病有專題論述,這應引起拳人的注意,初學者尤其要注意,就是修煉多年的拳家也要時時警惕身上出現“病”變。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供您閱讀!

  

  身上之病,見拳論:“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凸凹處,勿使有斷續處。”“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清代陳鑫大師《擖手三十六目》之36種不合太極拳拳理拳法之病手,大家可以參考和學習一下清代楊式傳抄老譜《太極輕重浮沉解》。我們後來拳人從初練時就要警覺勿出病手。避免病手之關要,就是練拳時注意千萬不要用力。初練時手上力大無關緊要,隨著時間日久,功夫增長,手力要退掉。開始重力手,以後輕力手,漸無力成輕手,功夫高深時達到空手。千萬不要急躁,一切順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關於明白。修煉太極拳到一定時候,對太極拳機理、陰陽學說。自然明白。這個明白不是口頭的、理性的,而是感性的、從長期修煉中體味到的,也就是身上明白。也有人稱為“體悟” “身知”。一個拳人明白不明白,不是理論上的明向,而是對太極拳的拳理拳法、陰陽變化,從身上反映出來。也就是“由著熟漸悟懂勁”的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神明。這是太極拳的深層拳理,不可不知,不可不悟。

  延伸閱讀:

  練太極輕扶“八方線”

  太極“八方線”使太極功夫修煉大大改觀。有了“八方線”,拳人一向認為博大精深難學難修的太極拳,習練有了方向。使深奧難懂的太極功夫成為看得見,摸得著,學有目標,修有方向,便於掌握的拳法。有了“八方線”。無疑找到了通往太極之門的坦途。掌握了“八方線”,便可以將太極拳修煉推上一層高境界的臺階,將拳盤得輕靈圓活。半個多世紀以來很多拳人實踐證明,掌握八方線是修煉太極功夫的重要拳法。但是五十多年來,也有不少拳人在太極修煉的道路上蹣跚而行,苦於拿不到太極功夫而中途折返,一世盲練。

  凡事都有正反兩方面的結果。有了“八方線”這一最佳修煉法門,為什麼還有一世無成者呢?在上世紀70年代末,祝大彤帶著這個問題,曾請教過楊禹廷老人家,他說:“凡未達到功成者,是他們嫌麻煩。”一語道破未成功者的癥結。他們有“八方線”這一法寶,但沒有循陰陽學說的根基去修太極拳“八方線”拳法。當我們重溫拳論《身形腰頂》“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舍此真理終何級?十年數載亦糊塗”的拳論時,不能不說這是百多年前代代先輩拳師的實踐拳法的總結。凡修煉太極拳,定要循規蹈矩,舍此,可能一生空忙枉費工夫。所謂循規蹈矩,是按照太極拳拳理修煉太極拳。拳論雲:“其根在腳……形於手指。”“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陰陽無偏稱妙手,妙手一著一太極。”太極修煉,身形應該是一個太極體。拳論雲:“天地為一大太極,人身為太極之體。”這是練拳的道理,在拳場,道理就是真理。練拳要遵道而修,修煉太極,就要有一個太極身形,還要有一雙太極腳,兩隻太極手,否則難以功成。
 

太極拳揉手
太極拳技擊功能探究
相關知識
太極拳的病
練太極拳治病的基礎是經絡和氣血
太極拳的治病療效作用是什麼
太極拳的中醫原理及祛病機理與特點
養生太極拳治病的基礎
從中醫角度看太極拳的治病療效
練習太極拳治病效果的要求
太極拳的健身祛病機理與特點
老人打太極拳的作用
修煉太極拳的十二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