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春節習俗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春節過年是中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你知道溫州春節習俗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溫州春節習俗,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溫州春節習俗

  祭灶

  農曆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曆十二月廿四前後,沿襲臘月“撣新”習俗,溫州全城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晒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裡一年堆積下來的汙垢,準備乾乾淨淨迎春。

  貼春聯

  過年的另一種普遍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朝,貼春聯已成為流行的習俗,宋朝把春聯稱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驅鬼辟邪,所以常在門前設定一些桃木製作的物品作為裝飾,稱桃飾,後來慢慢嬗變成桃符即春聯。過去的春聯都是用墨在紅紙上寫黑字,最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紅紙上的春聯,頗受人們青睞。除夕那天,各家大門、屋柱和房窗兩邊都用紅紙貼上春聯,俗叫“門對”。門楣上貼四個字,俗叫“橫批”,單扇門貼“大吉”兩字。正屋、廳堂、書齋以及豬、羊、牛欄,都貼上不同內容的春聯,內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業豐收。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來,先在自己家裡,晚輩按順序向長輩叩拜行禮,稱“拜年”。從正月初二起,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還延至農曆正月十五。上世紀50年代以前,拜年的禮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

  溫州春節食俗

  晒醬油肉和鰻鯗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曆十一月份就開始晒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晒乾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晒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簷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裡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晒。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晒,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裡,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溫州春節好去處

  1、大龍湫

  靈峰、靈巖和大龍湫又被稱為“雁蕩三絕”, 大龍湫在三絕中又被認為是獨佔鰲頭。南宋樓鑰有詩云:“北上太行東禹穴,雁蕩山中最奇絕。龍湫一派天下無,萬眾讚揚同一舌。”***《攻瑰集·大龍湫》***可見在宋代,大龍湫便已揚四海。 此區位於雁蕩山中部偏西,舊稱於“西內谷”以奇峰、巨嶂、飛瀑取勝。高聳天際的芙蓉峰,變態無窮的剪刀峰,雄偉如屏的連雲嶂,雲雨漠漠的經行峽,谷幽潭深的筋竹澗,皆為勝境。被譽為“天下第一瀑”的大龍湫,、變幻多姿,蔚為壯觀,更是令人叫絕。

  2、龍灣潭

  龍灣潭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浙江省永嘉縣東南部,處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楠溪江風景區上游。 公園境內山巒疊嶂、奇峰異巖,飛瀑碧潭、溪流紛爭,風景資源十分豐富。有各類自然景觀51處,彙集瀑、潭、澗、湖、峰、石為一體。 天下一絕“七折瀑”,在龍灣潭背上,七潭七瀑相連,飛瀑碧潭,蔚為壯觀;天下獨秀“天柱巖”,在龍灣潭左側,有一單體巖柱,形似擎天一柱。 公園內新建成的千米懸崖棧道和空中玻璃觀光平臺堪稱中國第一。站在300多米的高空,腳下是懸空的玻璃,在心驚肉跳的刺激之餘,眺望龍灣潭全景,真是美不勝收。
 

溫州春節習俗介紹
維吾爾族春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相關知識
溫州春節習俗介紹
溫州春節習俗介紹
福州春節習俗
河南各地元宵節習俗介紹
濟寧地區清明節習俗介紹
杭州春節習俗作文
貴州春節習俗作文
湖南郴州春節習俗
河北滄州春節習俗
溫州春節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