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你知道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

  1、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也是福建春節習俗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2、除夕守歲是福建春節習俗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3、爆竹可謂是福建春節習俗中孩子們最愛的一項活動了,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福建春節食俗

  芋泥

  芋泥也叫芋茸,是福建省閩菜中的漢族傳統甜食之一,福建東部沿海地區有做芋泥的習俗,芋泥常作為福州宴席上的壓軸甜點推出。

  泉州海蠣

  海蠣於泉州人來講,就像東北人飯桌上的酸菜,四川人飯桌上的辣子,普通,日常,卻不可缺少。

  蒸魚

  泉州的年飯必須上一條全魚,而且這全魚還不能全吃掉,以表達年年有魚***餘***的寄託。魚的諧音“餘”不僅僅代著盈餘,也象徵著降妖除鬼。

  福建各地春節過年飲食習俗

  在福州等閩中一帶,長面是過年飲食中必備的食物。現年80多歲的福建民俗專家方炳桂說,長面,也叫長壽麵。正月初一,福州人第一頓飯必須吃細長面,寓意“長年平安”。

  相傳這一習俗始於漢武帝時期,那個時候的人信奉“人臉人中長,壽命長”的說法,而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麵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一過年習俗還演化成為生日吃麵條的習慣。

  在閩西,雞肉是客家人過年的重要菜餚,吃雞肉在這裡有特別的講究。按客家人風俗,雞頭應由長者吃,雞翅膀要給出門做活的男人吃,雞腿通常要留給讀書的孩子吃。

  此外,客家人把過年餐桌上發生的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灑倒在桌上視為發財,碗被摔碎當作會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緣等。

  在泉州等閩南地區,過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閩南方言中也稱“長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擺“韭菜”,“韭”與“久”諧音,寓意長壽。由蘿蔔和麵粉做成的蘿蔔粿在閩南人的過年餐桌上也必不可少,閩南人稱蘿蔔為“菜頭”,意為“好彩頭”。吃蔬菜時,通常不用刀切,整條蔬菜洗淨後連根煮熟,以祝父母長輩長壽。
 

春節菜譜簡單好做的菜有哪些
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相關知識
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外國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東北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東北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廣州人過春節的風俗是什麼
安慶人民過春節的習俗有什麼
越南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北京春節的習俗是什麼***2***
蒙古族過春節的風俗是什麼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