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端午節風俗作文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要去大姨家吃粽子。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篇1
你見過這樣的端午節嗎?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遊不同的習俗。聽——“正月要把龍燈耍,二月要把風箏扎……”琅琅上口的童謠時候讓你穿行在每月的習俗中去呢?現在就跟我穿行到端午節的習俗中去吧!
端午節到了,黃老師真可謂是”異想天開”,竟然把學校門口包粽子的馬婆婆請到教室裡來教我們包粽子!馬婆婆先把中葉折成一個漏斗形,俗話說得好”看著容易做起來難”,看馬婆婆寶中之的速度那麼快,他可是在江湖上”混”過十多年來的,那手藝叫做熟能生巧,而我們呢,就像是一隻只無頭蒼蠅,抓住這邊的角又漏掉那邊的角!,沒辦法只好讓馬婆婆親自出馬,一眨眼我們的中葉就被馬婆婆那一雙令人敬佩的首要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漏斗,我們不甘示弱,開始了漏斗大戰。結果楊洋的漏斗被紅了個底朝天,做完這步後,馬婆有讓我們把江米倒進漏斗裡,沒想到我的粽子真的成了漏斗,裡面包住的江米就像沒有下巴的嘴巴一樣”巴扎巴扎”地漏個不停,我連忙拉起了線,把粽子的上口給縫了起來,可江米還是想斷了線的珍珠一樣不停地揉!我沒辦法,只好讓這個粽子光榮犧牲了。
粽子包好以後,我們就開始煮,煮好以後,就開始吃了,瞧,小云陽那個饞貓,粽子還沒有看看我們的教室,就頓時灰飛煙滅了,黎宣誠呢?小心翼翼在粽子上舔舔這兒,舔舔哪兒,害得粽子上滿是口水味,最搞怪的非張力夫莫屬,看!他吃得滿嘴是油,手呢?也是油,就算米掉到地上,他也把自己的嘴巴當成吸塵器使……
行走在節日的習俗中,聽者琅琅上口的詩,我們真是悠哉美哉!
篇2
乍晴又雨過端午,為賽龍船敲鑼鼓。戶戶門簷掛菖蒲,小兒鞋頭繡老虎。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有很多民間習俗,比如懸鐘馗像、吃粽子、賽龍船、掛艾葉菖蒲、小孩佩香囊等等。
幾天前,聽一位村書記說,他們村裡要去參加端午節的龍舟比賽時,我就心有所動。賽龍舟,我還是在電視裡見過呢,現在居然能在離家幾十公里外的地方看到,這個機會當然不想錯過。
賽龍舟,又叫龍舟競渡,是我國一項歷史悠久的水上競技活動。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的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並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打聽清楚比賽的時間地點,吃過午飯,就帶上孩子駕車出發了。想搶個觀看比賽的好位置,特意趕早了去,但通向河邊的幾條主要幹道已經進行了交通管制,七拐八繞地等我們趕到比賽地點時,早已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下午二點,龍舟比賽準時開始了。聽到發令槍一響,頓時,岸上、河面上沸騰了起來。隨著越來越近的鑼鼓聲、喊號助威聲,張燈結綵的三支參賽龍舟隊,遙遙地向我們駛來。由一共有十二支參賽龍舟隊,由於河寬所限,三支一組參加比賽。一條條“黃龍”、“白龍”、“黑龍”、“青龍”依照比賽順序下水,劈波斬浪,箭一般地向前行駛,鑼聲、鼓聲、吆喝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兩岸觀看賽龍舟的人們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場面壯觀非常。
一組比賽完畢,又一聲令響,鑼鼓聲聲,人歡旗舞,呼聲如雷。但見每條船上的人,穿著清一色的衣服和頭飾,與裝飾得花團錦簇的龍舟融為一體。水裡的船槳起起落落,幾條龍船你追我趕,無論是領先的,還是落後的,都齊心合力,奮勇拼搏,全力向前劃去,直至終點。那情景真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熱鬧的氛圍、壯觀的場面,精彩的龍舟比賽,賽出了一種團結協作的精神,一種拼搏進取的精神。
篇3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麵……都會被裹在麥餅裡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裡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
中秋節習俗六年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