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泰戰爭起因什麼
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泰國與緬甸之間為兼併土地、掠奪勞動力和取得中南半島政治經濟優勢而進行的長期戰爭。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緬泰戰爭通常是以白象的爭奪為藉口。中南半島歷史上曾存在白象崇拜,白象被視為王權的象徵。緬泰兩國曆代統治者都以“白象王”自居。緬甸蒲甘王朝滅亡後,撣族三兄弟中的老二僧哥速曾創立了邦牙王朝,他就以“白象王”而自稱。18世紀,緬甸雍籍牙王朝的國王孟駁也以辛驃信***緬語的意思即“白象王”***為自己命名。
泰國大城王朝的國王摩訶·查克臘帕特也被稱為“白象之王”。“因此,各國統治者對白象的爭奪往往引發戰爭。東籲王朝統治時期的緬泰戰爭就是由兩國對白象的爭奪所引起的,因而這次戰爭又被稱為“白象戰爭”。通常情況下,向一國要求白象就是向該國宣戰的最後通牒。
緬泰戰爭性質
緬軍具有較強的掠奪性和破壞性,長期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緬甸古代的對外戰爭中明確規定“象、馬、武器作為國家財產歸國王。人、牛、金、銀、衣服、食物則歸俘獲這些東西的個人”。
緬甸封建統治階級以此刺激士兵為他們在對外戰爭中賣命緬甸軍隊對外戰爭中的這種破壞性和掠奪性充分體現在歷次緬泰戰爭中。
緬泰戰爭歷史影響:
綜上所述,在歷次中緬戰爭和緬泰戰爭中,緬甸在絕大多數時候都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從而為近代三國邊疆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縱觀這些戰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發動戰爭的藉口表現形式不同。在緬泰戰爭中體現為對白象的爭奪,而在緬中戰爭中則體現為對“花馬禮”的索取。
第二,早期的戰爭主要屬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軍事統帥之間單打獨鬥式的挑戰、軍隊的原始組織形式、具有中南半島特色的象戰都充分體現了早期戰爭的特點。帶有強烈的佛教宗教色彩。
第三,後期的戰爭主要屬於熱兵器時代的戰爭。戰爭中交戰各方業已使用近代西式武器,戰爭中西方僱傭軍的身影也隨處可見。
第四,戰爭具有很強的掠奪性。對人口、物質財富、佛教經典和聖物的掠奪是這一特點的集中體現。
第五,歷次戰爭中,參戰人數多、波及區域廣、影響深遠。第六.戰爭的實質是各國之間爭奪宗主權和霸權。
姜維屯田避禍是什麼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