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間故事傳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民間故事作為文化體裁之一,是民間文化的綜合表現,是民間智慧、藝術、知識的混合體,它折射出民眾生活的映象並孕育出了眾多高雅藝術。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回瀾橋的傳說

  回瀾橋,又名蘭橋,位於河北魏縣城東二里處,明代是橫跨漳河的一座木橋。清清的河水從橋下回瀾東去,水中投有一雙日影,素有“回瀾雙日”之說,為明代魏縣八景之一。有關這座橋的來歷曾有過一段動人的傳說。

  明初,魏縣西面的代固村有一位飽讀詩書的田員外,膝下有個女兒叫田瑞蓮。田瑞蓮知書達理,跟河對岸柏二村的姨表哥魏魁元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每到傍晚,兩人就在蘭橋上幽會,互吐心聲,訴說衷腸,簡直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瑞蓮長到十八歲,出落得如花似玉,貌若天仙。方圓數十里富家子弟紛紛託人向瑞蓮求婚,但都被她一口回絕了。瑞蓮自有主張,一再對家人說:“就是王公貴族,我也不嫁。我早已有了意中人,我要嫁給魁元哥。”田母是個熱心腸之人,覺得他們倆郎才女貌,挺般配,有意促成這門親上加親的親事。然而,號稱“老夫子”的田員外深受程朱理學的影響,不僅嫌貧愛富,而且還嫌魏魁元沒功名,沒地位,門不當戶不對,母女倆好說歹說,他就是不同意。

  俗話說:“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愁。”田員外眼見媒婆都踏破了門檻,女兒瑞蓮也老大不小了,就張羅著給她訂婚,決意儘早把她嫁出去。田母聞訊,忙告知了瑞蓮,讓她和魁元早做打算。事不宜遲。當晚,瑞蓮就心急火燎地把魁元約了出來,在蘭橋上相會。瑞蓮憂心忡忡地說:“魁元哥,狠心的老爹爹正張羅著要把俺嫁給外人,你快拿個主意吧,不然,妹子就成他人婦了。”魁元乃一介書生,聞聽此言,氣得直跺腳,急得團團轉。瑞蓮眉頭一皺,急中生智,說:“魁元哥,俺是非你不嫁,你是非俺不娶。既然老爹爹這麼頑固地反對咱們倆的親事,一心想拆散咱們倆的好姻緣,咱們就私訂終身,把生米煮成熟飯,看他還能怎麼樣?”魁元嘆了一口氣,無奈地點了點頭。於是,倆人面對青楊山神廟,雙雙跪地,託紅霞為媒,拜了天地。分手時,瑞蓮千叮嚀,萬囑咐,叫魁元抓緊託人到她家提親。

  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訂終身在當時可以說是傷風敗俗、大逆不道之事。“老夫子”惱羞成怒,不顧瑞蓮母女苦苦哀求,張口就把給魁元提親的媒人罵走了。為防“家醜”外揚,他趕緊把女兒許配給了大羅莊村五十六歲的大財主周蘭寬做小。彩禮收下還不到三天,他就讓周家把瑞蓮給抬走了。好端端的一樁姻緣竟成了鏡中緣。聽到這個訊息,魁元驚呆了,一下子得了相思病。

  瑞蓮過門以後,周蘭寬把她當成了心肝寶貝,簡直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瑞蓮雖說在周家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但是隻要一想到青梅竹馬的心上人魏魁元,再看著七分像鬼、三分像人的糟老頭子周蘭寬,她便香茶難嚥,寢食不安。不久,俏媳婦就變成了骨瘦如柴的衣裳架。

  九月十三是青楊山廟會。瑞蓮回孃家趕會,千尋萬尋終於在廟院內見到了朝思暮想的魏魁元。倆人不敢聲張,互使眼色便心領神會。他們悄悄來到老地方——蘭橋上幽會。二人一見面,就有道不盡的離別之情,說不完的思念之意,結果越說越激動,忍不住擁抱痛哭。恰在這當口,悲悲切切的哭聲把周蘭寬招來了。見此情景周蘭寬氣急敗壞,大發雷霆,當場就命家丁把魁元暴打一頓,並警告他:以後再敢私通亂來,就要他們倆的小命。

  瑞蓮回到家中,從此被周蘭寬嚴加看管起來。周蘭寬一改往日的百依百順,轉而百般凌辱、折磨瑞蓮。瑞蓮痛不欲生,每日以淚洗面,度日如年。魁元被周蘭寬毒打致傷,一想到心上人在周家身陷火坑,受盡煎熬,更是肝腸寸斷,心如刀絞。他的棍傷剛好,又抑鬱成病,臥床不起了。

  不久,田母病重,思女心切,瑞蓮的小弟瑞林就僱轎到大羅莊村把她接了回來。半路上,瑞蓮忽然見到了為哥哥抓藥的魁武。當瑞蓮得知魁元為她身染重病後,淚水直淌,哽咽著說:“魁武,俺也無時不在想你哥哥,怎奈……俺自知也活不了多久了,你回家跟你哥說,讓他明早一定到蘭橋去,我無論如何也要見上他最後一面。”

  魁武一口氣跑回家,連招呼都沒跟父母打,就往哥哥的房間去了。等魁武把情況一說,魁元竟眉開眼笑,病好了大半。第二天一大早,他穿戴得整整齊齊,一個人到蘭橋去了。

  到得橋上,魁元撫欄沉思,一幕幕往日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他既高興又傷感。可是左等右等,直到日上三竿,他把眼睛都望穿了,還不見瑞蓮的影子。他想,準是“老夫子”知道了此事,把瑞蓮關在家裡,不讓出門。看來,今生無緣,就連最後一面也見不成了。想到這裡,魁元痛不欲生。俯視著橋下滔滔的河水,魁元淒厲地喊了一聲:“瑞蓮妹,俺先去了。”

  瑞蓮怎麼沒到蘭橋跟魁元相會呢?原來,瑞蓮到家,田母一看女兒被折磨得不成樣子,病情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瑞蓮又是熬藥,又是好言勸導,為母親忙得一天一夜沒閤眼。好不容易待到母親病情好轉,天已過午了。瑞蓮忙把與魁元相會的事告訴了母親,從不撒謊的田母竟向“老夫子”撒了個大謊,讓瑞蓮以“上青楊山燒香”為名出去了。瑞蓮顛著三寸金蓮,好不容易跑到橋上,卻沒看到魁元。

  “魁元哥,妹子來了,你在哪裡?”瑞蓮一邊高聲喊,一邊四處找人。橋上橋下都找遍了,也不見魁元的身影。難道魁元因病重不能前來?正當瑞蓮疑惑不解時,忽然橋下水聲大作,水波翻湧,只見萬千魚蝦托起魁元的屍首浮出水面,原來魁元已殉情而死。瑞蓮馬上就明白了怎麼回事,她心如刀絞,雙膝跪地,大聲哭喊:“魁元哥,妹子來晚了,咱們生不能同床,就到陰間共枕吧。”眼望著激流,瑞蓮梳理了一下凌亂的頭髮,又用手整整衣衫,便縱身跳下橋去。

  瑞蓮投河以後,屍體很快被這群魚蝦托出水面,與魁元的屍體並排在一起,一對苦命的有情人就這樣結成了眷屬。

  上天竟被人間這對痴情的男女感動了,把一輪紅日點化成雙影,投到橋下河水裡。晴日雙影猶如金燦燦的兩面鏡子,盤旋在激流中。“回瀾雙日”給這一出悽美的愛情悲劇塗上了一層神奇色彩,引來無數遊人前來賞景,聽故事。魏魁元和田瑞蓮的愛情悲劇很快就在中原大地傳開了。

  明萬曆年間,湖北江陵舉人田大年到魏縣任知縣。當他聽到蘭橋會的故事,心中十分不安。田瑞蓮殉情而死,有失整個田氏家族體面,但是,這段民間愛情故事已被文人寫成了書,被藝人編成了戲,廣為流傳,禁也禁不成,如強行禁演反而落個“昏官”的罵名。他一直為這事苦惱。後來,在妻子的開導下,他重修蘭橋,乘青楊山廟會之機,假借皇帝聖威及神仙顯靈之道,當眾將田瑞蓮的“田”字改為“蘭”字,並手書“回瀾橋”三字以示恩典。從此,田瑞蓮便改姓為蘭瑞蓮,蘭橋也就成了“回瀾橋”了。

  時過境遷,回瀾橋已在魏縣大地上消失了,但這段民間愛情故事卻流傳至今。

  :猜燈謎的來由

  據傳,很早的時候,有個姓胡的財主,家財萬貫,橫行鄉里,皮笑肉不笑,人們都叫他“笑面虎”。這笑面虎只要看見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象老鼠給貓捋鬍子——拼命巴結;對那些粗衣爛衫的窮人,他就象餓狗啃骨頭——恨不得嚼出油來。

  那年春節將臨,胡家門口一前一後來了兩個人,前邊那人叫李才,後邊那個叫王少。李才衣著整齊華麗,王少穿得破破爛爛。家丁一見李才,忙回房稟報,笑面虎慌忙迎出門來,一見來客衣帽華麗,就滿臉堆笑恭敬相讓。李才說要“借銀十兩”,笑面虎忙取來銀兩。李才接過銀兩,揚長而去。笑面虎還沒回過神來,王少忙上前喊道:“老爺,我借點糧。”笑面虎瞟了他一眼,見是衣著破爛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罵道:“你這小子,給我滾!”立刻就被家丁趕出了大門。

  回家的路上,王少越想越生氣,猛然間心生一計,決定要鬥鬥這個笑面虎。

  轉眼間,春節已過,元宵將臨,各家各戶都忙著做花燈,王少也樂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燈節的晚上,各家各戶街頭房前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花燈,王少也打出一頂花燈上了街。只見這花燈扎得又大又亮,更為特別的是上面還題著一首詩。王少來到笑面虎門前,把花燈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圍看。笑面虎正在門前觀燈,一見此景,忙也擠到花燈前,見燈上題著四句詩,他認不全,念不通,就命身後的帳房先生念給他聽。帳房先生搖頭晃腦地念道:

  頭尖身細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一聽,只氣得面紅耳赤,怒眼圓睜,哇哇亂叫:“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喊著,就命家丁來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老爺,咋見得是罵你呢?”笑面虎氣呼呼地說:“你那燈上是咋寫的?”王少又朗聲唸了一遍。笑面虎恨聲說:“這不是罵我是罵誰?”王少仍笑嘻嘻地說:“噢,老爺是犯了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氣得乾瞪眼,沒啥說,轉身狼狽地溜走了。周圍的人見了,只樂得哈哈大笑。

  這事後來越傳越遠。第二年燈節,不少人都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觀燈的人猜測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後相沿成習,每逢元宵燈節,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一直傳到現在。

  :馬虎的來歷

  宋代時京城有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麼。

  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

  大兒子見了問他畫的是什麼,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人賠錢。

  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餵了虎。草堂焚燬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民間故事笑話
中華民間故事傳說
相關知識
中華民間故事傳說
中華民間故事傳說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傳說
安嶽民間故事傳說
關於白族的民間故事傳說
傣族的民間故事傳說
赤峰民間故事傳說
安平橋民間故事傳說
短篇民間故事傳說
關於牡丹的民間故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