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的健身養生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陳氏太極拳的養生功效不僅在國內成為潮流,在國外也有很多人喜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陳氏太極拳是中國古老的拳種之一,也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健身專案之一。陳氏太極錢是依據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說創編而成。

  因此,練習陳氏太極拳可以平和陰陽,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全面提高人體的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各項生理機能。

  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實踐證明,練習陳氏太極拳對防治神經衰弱、高血壓 心臟病、關節炎等多種慢性疾病有顯著的作用。那麼,練習陳氏太極拳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第一,練習陳氏太極拳要重視動作技術的規範性

  可以說陳氏太極拳在防止疾病、健身的功效直接是來自於陳氏太極拳的動作本身。所以練習陳氏太極拳一定要做到動作正確,這樣才能有效果。

  大家知道,陳氏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是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沉肩墜肘、以腰為軸、肢體沿弧線運動;勁力要求是:纏絲勁要節節貫穿,周身一致。那麼這些要領和要求對防病、健身又有什麼作用呢?

  我們不妨作以下分析。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沉肩墜肘”,那麼我們的頸椎、腰椎、尾椎就會相對拉長、舒展。

  而我們的中樞神經就是貫穿於我們的脊椎中間從大腦連線於我們的肢體各部的,因為頸椎、腰椎、尾椎相對拉長、舒展,神經傳導就會更加通暢、大腦和肢體的神經反射速度就會加快。

  頸椎和腰椎疾病大多是由於相鄰的椎間盤長時間處於受力不勻的情況造成的,因此,在練習時要保持身體平衡,這樣身體才能受力均衡。

  再加上“以腰為軸”的旋轉運動,就會改善它們之間的血液迴圈,從而起到防治關節疾病的功效。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我們的頸椎、腰椎、尾椎被相對拉長的同時。

  我們的胸、腹腔也就會相對擴大,那麼胸腹腔內的心、肝、肺、脾、腸、胃、腎等內臟器官就會恢復到相對原始的狀態,再加上“從腰為軸”的旋轉運動,就會對這些臟器起到有效的按摩作用。

  從而使呼吸系統、微迴圈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得到改善,因此也就達到了防病、治病的健身效果。其次演練陳氏太極拳的勁力方法要正確。

  只有演練的勁力方法正確,才能真正體現陳氏太極拳的拳種特點,也只有演練的勁力方法正確,才能真正達到防病、治病、健身的目的。陳氏太極拳以“纏絲勁”為主要表現特徵,並要求勁力要節節貫穿、周身一致。

  可以說,“纏絲勁”也是使陳氏太極拳具有良好健身價值的主要原因之一。“纏絲勁”是一種螺旋式的勁力方法,這種勁力方法可以使血液迴圈加快。例如:我們用手握住一根塑料水管一端,裡面充滿水,然後搶搖水管,讓它成螺旋式運動。

  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水管裡的水會加大對水管壁內側的壓強,並加快向遠端流動。其實我們在練習陳氏太極拳的時候,“纏絲勁”所產生的效果和上述例子是一樣的,只是速度不會那麼快,效果不會那麼直觀而已。

  在陳氏太極拳中,弧線的肢體運動和螺旋式的“纏絲勁”相結合,使勁力節節貫穿於周身各部,不僅可以使全身的血液迴圈加快,而且可以加大對血管內壁的壓強,從而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液迴圈、加速血液供養以及加快微迴圈代謝。

  所以練習“纏絲勁”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練習陳氏太極拳的人大多數會遇到這種情況,練拳會出汗,甚至會大汗淋漓,但不會氣喘噓噓。這就是血液迴圈供養加快、微迴圈代謝加快並通過汗液把代謝物排除體外的結果。

  這也是陳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一個具體體現。“以腰為軸的肢體沿弧線運動”和“節節貫穿的纏絲勁”是陳氏太極拳防病、治病、健身的基礎內因,因此每一個陳氏太極拳愛好者都應該特別注重這兩方面的修煉。

  第二,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注意因人而異

  過去有人認為老人和體弱多病的人不適合練習陳氏太極拳。其實這種看法並不全面,就其防病、治病、健身的效果來講,陳氏太極拳適合於各個年齡段和各種體質的人來練習,而且效果顯著,只是要注意因人而異而已。

  因人而異的兩大注意事項

  首先要注意因勢因時因地而異

  練習者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和體質情況來決定動作架勢的高低和動作幅度的大小;年齡適當和體質較好的人可以儘可能把動作做得能高即高、能低即低,動作幅度也要符合常規要求。

  例如,在做“雀地龍”的時候,腿要仆地;在做“金雞獨立”的時候,手要伸展充分、膝要提至足夠高度;在做“轉身擺蓮”的時候,腿的外擺幅度要到位等等。年齡較大和體質較弱的人可以適當降低標準,但一定要注意動作的正確性。

  在做“雀地龍”的時候,腿可以不仆地,但不要低頭撅臀;在做“金雞獨立”的時候,手要儘可能伸展、膝可以提得不那麼高,但不要弓腰彎背;在做“轉身擺蓮”的時候,腿的外擺幅度可以適當減小,但不要千腰夠腳等等。

  其次,為了防病、治病、健身、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些單獨的動作架勢來練習。例如,老年人為了提高腿部力量和身體的協調性,可以選“前蹚拗步”和“倒拳肱”等動作來做單獨的或連續性練習。

  為了防治頸、腰椎疾病的人可以在原地或配合步法連續做“雲手”動作,並且可以適當加大“雲手”和轉身的動作幅度,這樣不僅可以防治身體各部位的關節疾病,還可以通過身體的協調轉動,對內臟產生按摩作用。

  從而改善內臟器官的各項功能,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另外,在現實生活當中,有的人有比較固定的鍛鍊時間,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工作等原因並沒有相對固定的鍛鍊身體的時間。

  那麼,對於那些練習陳氏太極拳的人來說,如果可以在公園、廣場按照參加晨練當然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那麼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具體的時間、地點來安排自己的練習內容或動作架勢。

  例如:在辦公室,就不可能隨意練習,但是可以根據當時的地點情況,把單個的動作作為練習內容。在工作間隙,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站起來做一做“金雞獨立”來鍛鍊一下自身的腿部力量和控制平衡的能力;也可以練習一下“雙手纏絲”或“雲手”。

  這樣既可以消除疲勞,又可以防治頸椎和腰椎疾病。在和朋友聚會的時候,可以探討一些太極拳理論也可以練習一下推手,這樣既可以促進思想的交流又可以提高拳術技藝,可謂是一舉兩得。

  練習陳氏太極拳貴在堅持,只要堅持不懈地練習就能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並達到防病健身的目的。

  其次要注意因目的因能力而異

  也就是說練習者還要根據自己的目的和自身的能力等因素來決定練習中的個人標準。有的人是為了比賽,有的人是為了健身;有的人拳齡時間長,有的人拳齡時間短;有的人身體素質好,有的人體質差;有的人身體健壯,有的人身體有病。

  這樣,各人在練習能力方面就存在個性的差異。我們知道快慢相間、剛柔相濟、鬆活彈抖、躥蹦跳躍是陳氏太極拳的一些基本特點,這些特點對於比賽、技擊來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於健身來講,適當地淡化一些這方面的要素也是可以的。

  有的人只練習陳氏太極拳拳術套路,有的人兼習器械,也有的人偏愛於推手。在練習過程中,有的人發勁乾脆、躥蹦跳躍、節奏明顯;有的人不發勁、不做跳躍動作,動作柔和、緩慢纏繞。有的人整套練習,有的人只是選一些動作反覆演練。

  在拳術功力和目的等諸多方面各人之間彼此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在內容選擇、難易程度和動作規格、動作量多少等方面,大家不要有強求統一的想法,只要力所能及、符合本派技術要求就可以了。

  只要演練的拳架動作正確,纏絲勁力順暢、能夠符合陣式太極拳拳理、拳法的基本要求,那麼就應該給予肯定。

  第三,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注意量的適度和量的積累

  練習陳氏太極拳,運動量一定要適度,既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小。陳氏太極拳和其他體育專案一樣,運動量過大會對身體產生傷害。

  即使是為了比賽,運動量也不應該過度超量。除了整體運動量不要過度以外,還應該注意身體區域性運動量的適度,特別要注意下肢受力不宜過度,以免膝關節形成運動性損傷。

  健身者更應該注意運動量要適度,一般情況下,練習時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練習後以感覺不累為原則。另外,練習陳氏太極拳還要注意量的積累,在注意每一次運動量適度的同時,還要注意運動量的長期積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應該長期堅持。

  只有量變才能有質變,太極拳健身也是一樣,只有長期的運動量積累才能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第四,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注重養生

  養生是指全面提升生命的存在質量,它不僅包含防病、治病、健身的內容,還包括修身養性的深層涵義。學練陳氏太極拳,不僅要注重防病、治病、健身,還應該注重個人的修為。在陳氏太極拳的傳統理論中,包涵了許多優良哲學思想。

  其中,一些哲學思想不僅對提高技術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可以超出指導技術的範疇,延伸到個體指導為人處事、修身養性的現實生活當中。例如:“立身中正”、“內外兼修”、“剛柔相濟”、“動靜結合”等。

  陳氏太極拳獨有五大特點

  1、把拳術和導引、吐納相結合

  陳氏太極拳是一種,根據自身的拳法將呼吸和吐納結合到一起的拳法。

  我國古代的導引和吐納,源遠流長,在公元前幾百年前的《老子》、《孟子》、《莊子》等著作中已出現,漢初淮南子劉安又編成“六禽戲”,後漢著名醫學家華佗則改為“五禽戲”,是後世氣功、內功的先導,也是道家養生學的基礎。

  陳王廷把拳術中的手、眼、身、步法的協調動作,與導引、吐納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使太極拳成為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這對增強人們的體質,提高拳術技巧,的確是一種創造性的發展。

  2、螺旋纏絲式的纏繞運動,動作呈弧形,連貫而圓活,極符合經絡學說的原則

  什麼是經絡呢?它其實就是遍佈在我們的人體內的氣血的通路。

  經絡發源於臟腑,布流於肢體,臟腑經絡氣血失和,則神機反常而疾病作,和則氣血流暢而強身延年。

  太極拳結合經絡學說,要求“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氣宜鼓盪”,“氣遍身軀”內氣發源于丹田,以腰為軸,微微旋轉使兩腎左右抽換,通過旋腰轉脊,纏繞運動,佈於周身,通任、督***任脈、督脈***,練帶、衝***帶脈、衝脈***,達於四梢,歸於丹田。

  陳、王、武、李四家太極拳論,先後發其幽微。

  這些正是以經絡學說為基礎,而使太極拳成為“內功拳”的一種流派。

  3、創造了雙人推手的競技運動

  什麼是推手呢?推手就是一種綜合性的使用的技擊手法。

  自古以來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種分部練習法,但它們各具特色,古代有“南拳北腿”、“長拳短打”之稱,就說明這種分歧。

  同時,由於踢、打、拿、跌四法,在實踐中有較大的傷害性,因此歷來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徵性的練習,這就為花假手法打開了方便之門,而前人苦心積累的點滴經驗,也由於實踐不足,很難提高技擊水平。

  陳王廷創造的推手方法,以纏繞粘隨為中心內容,綜合了擒、拿、跌、擲、打等競技技巧,並且還有所發展。

  譬如拿法,它不限於專拿人的骨節,而是著重拿人的勁路,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

  推手方法的出現,解決了實習技擊時的場地、護具和特製服裝等問題,成為隨時隨地兩人可以搭手練習的競技運動,並在我國的武術技擊方法***踢,打、摔、拿、跌***中注入了一個新的內容——推。

  4、創造了粘隨不脫,蓄髮相變的刺槍術基本練法

  推手時的“聽勁”方法,繼而創造了雙人粘槍法,這也是陳王廷獨創的成就之一。

  這種器械對練法,解決了不用護具也可以練習實刺的問題。 練習太極拳粘槍時,採用沾連粘隨的原則,纏繞進退,疾若風雲,封逼擲放,往復迴圈,為刺槍術開闢了一條簡便易行,提高技術的途徑。

  5、發展了以太極精義為依據的拳法理論

  陳王廷的《拳經總歌》七言二十二句,是太極拳的原始理論,是總結古代技擊術的一篇拳論,它闡述了攻擊與防禦的戰略和戰術,所以稱得上是太極拳七個拳套的概括性拳論。

  把《拳經總歌》和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式》圖訣相對照,就不難看出陳王廷在拳論方面怎樣吸取了前輩所歸納總結的精華。

  但是陳王廷並不滿足於吸取當時名家的拳法理論,而是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做了一系列創造性地發揮。

  陳王廷在拳法理論上的獨創性成就,表現在《拳經總歌》的開頭兩句:“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

  “諸靠”指的是推手八法,是兩人手臂互靠,用推手八法貼上纏繞,以練習懂勁和放勁的技巧,通過嚴格和正確的鍛鍊,反覆練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高階推手技術水平。

  這種推手的方法和懂勁的理論,是在傳統武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從外形的技擊術提高到“勁由內換”、“內氣潛轉”和“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高階技巧,在我國武術史上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同時,它還為後來王宗嶽、武禹襄、李亦畲、陳鑫等太極拳名家奠定了鍛鍊方法和進一步發揮技擊理論的基礎。

 

太極拳與膝關節的簡單介紹
二十四式養生太極拳優點
相關知識
陳氏太極拳的健身養生作用
陳式太極拳的健身養生作用
陳氏太極拳的健身養生功效
陳氏太極拳的健身養生功效
傳統陳式太極拳的健身養生功能
陳氏太極拳的健身作用是什麼
陳氏太極拳的健身與技擊作用
陳氏太極拳的健身作用
陳氏太極拳的健身作用
太極拳的健身養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