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文章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關於篇1:春節習俗,春節的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門畫
據《山海經》載稱: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裡常聽到鬼哭神嚎之聲,以至夜不成眠。這時,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遂命畫工將他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東漢蔡邕《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已有門上貼“神荼”、“鬱壘”神像,到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後來,民間爭相仿效,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便是現在的年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於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於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並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後來也稱為“守歲”“壓歲”。但這些傳說於史無據,不足為憑。壓歲錢的習俗真正始於何時眾說紛紜。>>“壓歲錢”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古時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關於篇2:廣州的春節——讀《北京的春節》有感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每到春節,人們就忙碌起來:大掃除,買年貨,走親戚……整個中國都熱鬧起來了。
雖然都是過春節,但全國各地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過法。在老舍先生筆下,北京的春節隆重而熱鬧,人們在臘八那天就奏響了春節的序曲,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春節的彩排。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一片紅火的景色,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則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春節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
作為一個廣州人,看到《北京的春節》,又怎能不想起廣州的春節呢。說到廣州的春節,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花市。花市起源於明代的“花渡頭”,逛花市是廣州的傳統民俗活動。如果說廣州的花是中國的花之精華,那麼花市裡的花就是廣州的花之精華所在。看那一朵朵鮮豔的迎春花,百合花,蘭花,都在向路人們擺弄它們纖細的腰肢,隨風起舞,彷彿在邀請觀花者將它們買回家。除了各色鮮花,花市裡少不了“年桔”,“桔”諧音“吉”,是大吉大利的意思。廣州人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買一盆年桔,以求來年大吉大利。花市裡除了鮮花,還有各種廣式小吃,雞仔餅、缽仔糕、腸粉、蘿蔔牛雜……可謂應有盡有。
廣州的春節,除了花市這一大特色,還有發利市的習俗。利市可不是某個市場,而是紅包的意思。比起別的地方動則幾百的大紅包,廣州的利市裡面的錢就少多了,多則二十元,少則十元、五元,早年甚至還有一元、兩元的。這並非廣州人小氣,相反,反而體現了廣東的熱情、博愛。因為,利市代表了對他人的祝福,所以錢不是重點,重點是關心與祝願。除了像內地人給至親發紅包外,廣東的小紅包可能連鄰居、街坊甚至陌生人之間都會相互派送。當然,廣州人發利市也有講究,一般而言,除了長輩派發給晚輩外,鄰居家大人派發給小孩,已婚的派發給未婚的,公司派發給員工,通常在一些小區、商店門口,也會擺上兩顆掛滿利市的金桔樹,寓意是祝福大家大吉大利。
雖然各地過年的習俗各不相同,但不變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喜愛,對來年的憧憬,對春天的期盼,當然最重要的,是對家人的祝願,對團圓的渴望。
關於篇3:童年的春節
作者:心情快樂
春節臨近,看到人們忙忙碌碌購置年貨,總會勾起我對童年春節的回憶。
在那生活條件差,吃穿都不能滿足的年代裡,孩子們最盼望的 就是過春節了,因為過年才有好東西吃,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對於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過年就這麼簡單。
記憶中的春節特別有年味,家家貼春聯,戶戶放鞭炮。那時進了臘月就有年味了,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空中亂舞,鞭炮的火藥味瀰漫了整個臘月,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離春節還有二十幾天大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按照習俗,廿三祭灶、廿四掃房,廿五、廿六蒸年糕,還要趕集買年貨,那個年代,年貨不是很豐富,無非就是刀魚,紅糖、芹菜,還有肉。只有家道殷實的人家,才會殺雞宰鵝的。但幾乎每一家都會在那有限的魚和肉上大做文章,炸刀魚,做丸子,煮豬頭。
除夕晚上我們家通常是煮豬頭燉蘑菇。平時很少賣肉,要想實打實地解一會饞,也就是等著年除夕了。我們家兄弟四個,都是“吃飯沒飽”的歲數,光吃豬頭肉未必夠我們打牙祭的,只好在肉裡多加蘑菇。做好後,盛上一大海碗端上桌,香噴噴地撲面而來,我們便迫不及待大吃起來,這就是年復一年的除夕團圓飯了。
按照習俗,正月初一的清晨,家家戶戶一定要早起煮餃子,還要放鞭炮。當熱氣騰的餃子端上飯桌我們就像幾天沒吃飯一樣一連吃上兩三碗。吃過餃子穿上母親、姐姐們做的新棉襖便跟在大人們後面挨家挨戶拜年了。最大的收穫就是鼓鼓囊囊的兩口袋瓜子糖果。拜年回來整天會捂著耳朵放鞭炮,忘記了天冷,玩得不亦樂乎。
那時候經濟條件不好但過年那幾天,也顯得異常慷慨。桌上的笸籮裡擺著花生、瓜子、糖,但是,許吃不許往外拿,這對於惦記著吃,又惦記著玩的孩子們來說,無異是極大的遺憾。只好趁家長不注意,抓一把,揣到口袋裡,溜出去瘋跑,吃完了,回來再偷一把。更美好的是,平時惹了禍、淘了氣,少不了挨一巴掌、踹上一腳,而到了春節,家長們和氣了許多,對你有什麼不滿,也基本上採取寬大處理的豁達態度,頂多瞪你兩眼。鄰居們見面也比平時親切多了,拜年時各個臉上笑容可掬,把所有的不快和鬱悶都暫時擱在一邊,你就覺得春節那段時間,空氣是清爽的,天空是明亮的,人是自由的……。
過完除夕,春節過了一半,後一半就開始走親訪友或者接待客人了。從正月初二開始背上苑鬥,放上幾個餑餑去三姑六姨家拜年 。餑餑通常是不會少的,中午能吃上一頓好飯就心滿意足了。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正月初六,年也過得差不多了。
現在覺得年味不如以前了,關鍵是生活條件好了,渴望過年的心情也沒有過去那麼迫切了,尤其是小孩子,以前過年盼著有新衣穿,有好東西吃;現在呢,天天像過年,所以過年的味道也逐漸淡下去了。 童年的春節是美好的,是終生難以忘懷的。
春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