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政治考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對於高考政治,有哪些是必考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唯物論的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要求在實際工作中主觀必須符合客觀。要達到主觀符合客觀就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以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根據這些事實。決定我們的方針政策、計劃方案等主觀的東西。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黨思想路線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出發點。

  一切從實際出發還必須實事求是。“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絡,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這就是說,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

  實事求是是物質與意識辯證關係和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的客觀要求。物質決定意識要求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要求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求是”。

  我們做工作既要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啦,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是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要實事求是,就必須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是我黨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

  為什麼對實事中的“是”,要孜孜以“求”呢?為什麼要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呢?因為我們賴以作為出發點的實際是許多事實的總和。如果只以個別事實為出發點,就不是真正從實際出發。實際總是全面的,實際又是變化發展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聯絡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必須—分為二地認識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實際是全面的,要求我們對任何水物,在任何時候,都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分法。因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內部部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兩分法是既知其一,又知其二,是全面地看問題的觀點。

  實際又是變化發展的。實際在變化發展中呈現出不同的特徵,要求我們堅持發展的觀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即具體分析事物的矛盾及其特點,找到解決特殊矛盾的特殊辦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只有堅持兩分法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真正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而只有尊重客觀規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對事物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由此可見,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辯證法的方法茫是互相聯結,相輔相成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要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書求是。就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否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失去了可靠的途徑。

  人們想問題、做事情,離不開實踐。實踐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實踐決定認識,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認識,發展認識,檢驗認識正確與否和發揮知識的指導作用,實踐第一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由此可見,實踐活動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途徑。離開了實踐,離開了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生產活動、處理社會關係的活動和科學實驗,就談不到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最後,只有堅持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社會最高的利益。我們在實踐中正確處理個人和群眾的關係,首要的根本的一條,就是要為群眾謀利益,為工農服務,為人民服務,這就是科學的人生觀。科學的人生觀要求我們在評價人生價值時,必須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放在第一位,認識到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對國家、對集體、對人民的奉獻。這就是科學的人生價值觀。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求我們想問題,做事情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為我們所說的“實際”,是人民群眾的實際,我們面對的“實事”,是國家的、社會的事實,我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必須犛費時間和精力,去深入,去探索,去研究,去奮鬥,要付出很大的辛苦,甚至犧牲個人利益。如果不是樹立了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人生觀和奉獻第一的價值觀,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失去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也就不可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綜上所述,在實際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必須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持“三觀”的辯證統一。

 

  二

  哲學史上關於價值問題的探討由來已久。從詞源上說,“價值”一詞最初的意思是“掩蓋、保護、加固”,後來演化成“可珍貴的、可重視的”等。可見,這個詞是人表述事物與自己的關係、對自己的意義的概念,是一個主客體關係的範疇,是人的需要與事物屬性的特定關係。馬克思主義哲學創始人沒有形成關於價值問題的系統論述,但有一系列的基本觀點。如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價值是人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實踐是價值的源泉和基礎等。

  循著這個前人的基礎,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價值及其特徵:1價值作為哲學範疇,是對價值的最一般本質的科學抽象。它不同於某種具體的價值形態,也區別於具體科學中的價值概念。價值是指主體對客體的屬性的需要,以及客體屬性對主體需要的滿足的統一,可見價值是主客體關係的一種表現,它既不能單純歸結為客體所固有的屬性,也不能只歸結為主體的需要或願望,而只能存在於主客體關係之中。2價值是相對人而言的,所以價值關係的主體只能是人,客體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價值產生的根源是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從人的實踐中產生的,所以,價值關係形成的現實基礎是人的實踐活動。人及其社會實踐的社會性、客觀性決定了價值也具有社會性、客觀性。3價值是多元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價值按照區分的標準不同,可以分為正價值,負價值;人的價值,物的價值;物質價值,精神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對個體的價值,對社會、對集體的價值等等。

  講清了哲學上的價值概念,自然就能與具體科學中的價值相區分了。經濟學中的價值是指商品的價值,即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與這個價值相關聯的還有價值量、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價格等。

  歸結起來,哲學上的價值與經濟學中的價值,其區別主要表現為兩點:1價值表示的關係不同。哲學上的價值表示的是一種主客體關係,是對價值的最一般本質的抽象。而商品的價值是撇開了勞動的物件、使用的工具以及生產的方式、方法等具體的東西,所剩下的惟一的一個共同的東西——人的體力和腦力的耗費,即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它表示商品生產者相互交換勞動的關係,即商品經濟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2價值大小的評判標準不同。哲學上的價值是主客體之間的效用關係,那麼,判定一種事物是否有價值、價值大與小,當然就要考慮主體的需要和利益。由於主體的需要和利益是幹差萬別的,面對同一個客體,不同的主體從不同的需要和利益出發,會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價值評價。所以說哲學上的價值評價帶有很明顯的主觀性。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價值大小,及由它決定的商品的價格不是由任何個人的主觀意願決定的,所以商品的價值明顯地帶有確定不移一定條件下的客觀性。

四六級作文考前衝刺必背重點句式
高考時事政治複習要點
相關知識
高考文綜政治考點
廣東高考文綜政治特點及備考策略
高考文綜政治考試試題
高考文綜政治知識點總結
高考文綜政治複習方法
高考文綜政治試題答案解析
高考文綜政治試題帶答案
高考文綜政治的衝刺試卷
衡水中學高考文綜政治試卷
高考文綜政治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