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學法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必須重視科學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養成。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一、夯實基礎,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無論是材料新穎的選擇題,還是關注現實生活的富有創意的主觀題,稍加分析,其答案絕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大家所學過的基礎知識中。同學們丟分的原因,尤其是選擇題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礎知識不紮實、基本技能不熟練造成的。因此,在政治總複習中,首要的一條就是夯實基礎,熟練掌握高中學段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爛熟於心”。

  要達到這一點,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範疇、原理的基礎上去強化記憶,而且要學會同遺忘作鬥爭,運用心理學規律來鞏固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二要適當增加看教材的遍數,同時必須不斷提高看書學習的速度,正確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關係;三要學會從巨集觀上去把握知識,使基礎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路化、圖表化。考生在總複習過程中,應當自覺做到章章有歸納,節節有提煉,課課有總結,自我建構每一門學科的立體知識體系,以備需要時隨“點”隨“到”。

  同學們一定要自己動手建構有關的知識體系,學會從總體上駕馭知識,提高從整體上去思考問題的自覺性。當然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去整理,不過一定要自己動手,切不可照搬照抄別人的東西,更不能實行簡單的“拿來主義”。否則就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更談不上印象深刻和融會貫通了。

  二、關注熱點,遷移知識,培養各種能力

  在完成基礎知識複習即第一輪複習的前提下,培養能力和強化能力訓練是熱點專題複習即第二輪複習的首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熟練地掌握書本知識,而且還必須善於引導學生走出書本、走出課堂,融入社會,關注熱點,學會遷移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在學習中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重視知識的遷移,而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那是肯定考不好的。

  基礎打牢了,並不等於能力和素質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提高能力和素質,除了首先要夯實基礎外,還必須把所學的基礎知識理論應用於實踐,用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即必須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

  三、訓練審題能力

  考試卷中所有試題的情景材料都屬於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熱門話題,讓大家所瞭解。只不過在編制高考試題時,有了新角度、新問題和新要求,已經不是我們在這本或那本輔導資料中見過的具體形式和要求,不能照搬照抄。高考總複習是一個在老師指導下艱苦的自我學習過程,要養成習慣,拿到題目,不要馬上動筆,仔細閱讀題目,一是具體地分析情景材料,全面地領會並把握住它的基本內容;二是注意把握試題的基本意圖和設問指向,使自己能夠在答題前迅速整理出思路,寫出符合要求的答案。而一部分同學若在答題時有創意,還可能酌情加分。

  四、整理檢視錯誤

  把過去所做試卷認真整理,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上的漏洞,思維方式上的偏差,解題規範上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有目的地精選一些進行訓練,以警示自己在高考中不犯相同的錯誤。

  篇二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他始終處在教學活動的中心位置。只有老師可親可敬,才能強有力地吸引學生,積極有效地影響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否則,如果老師態度冷漠,知識淺薄,既不可親,又不可敬,那麼,學生必然心灰意冷,對學習推動興趣。因此,老師上課必須做到可親可敬。

  首先,老師要可親。上課要對學生充滿激情,要精神飽滿,面帶微笑,親切自然,不可冷冰冰,板起面孔。學會關心學生,隨時注意觀察把握學生的接受能力,反應情況,為學生釋疑解難,不可不顧學生,一味講課。課堂提問,老師要循循善誘;多肯定,耐心幫助他們把問題弄通弄懂;最大限度地少用處罰。

  課堂上,老師切忌以冷嘲熱諷的方式對待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課堂上,學生注意力分散,影響課堂紀律,老師應儘量採取暗示方式,如提問,適當提高語速或語調,使學生自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不可粗聲暴氣,動輒當眾訓斥,這樣,只會導致師生關係惡化,學生失去對課程的興趣。

  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有活敢說,有疑敢問,要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許和鼓勵學生和老師爭論、探討問題。

  其次,要可敬。老師上課教學基本功要紮實。要口齒清楚,語言準確、簡煉、生動、形象,儀態大方,表情手勢得當。字跡工整。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如政治教學中相關的天文、地理、社會生活、時事熱點等。要講求教學的方法藝術,教學要目的明確,重點突出,啟發得當,舉例典型,形式新穎。此外,老師還應注意師德修養,要嚴以律己,虛心好學,敬業愛生,盡職盡責,言談舉止文明高雅,處處為人師表。

  學生:對知識的索求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源於需要。課堂教學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學習,就必須想方設法使學生對知識產生需求感。

  首先,要讓學生懂得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充分認識了它的重要性,才能產生學習的慾望。如組織高一經濟常識中關於股份有限公司教學時,我先對學生講了這麼一段話:“90年代,武漢有一個生意人去深圳出差,在街頭購買了3000元某公司的原始股,回家後不慎遺失,10年後,他頑皮的兒子從舊書中偶然翻出了十年前的原始股,他找股市朋友算了算,你們說這3000元原始股價值多少?800多萬元學生一陣長噓,你們想知道股票是怎麼回事嗎?是誰賦予它這麼神奇的力量,由3000元升到了800多萬元。這就必須就股份有限公司談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教室裡靜悄悄,都在全神貫注聽我講解新知識。

  其次,要利用教材本身知識的吸引力喚起學生的學習慾望。譬如在講解哲學常識“意識能反映客觀事物”一框時,我講了一個小故事。地主在大雪天邀秀才,縣太爺飲酒賞雪,秀才提議就雪吟詩,秀才說:“大雪紛紛落地”,縣太爺接著吟:“預兆皇家瑞氣”,地主道:“下他三年何妨”,恰逢一乞丐飢寒交迫路過破口大罵:“放你孃的狗屁”。學生在愉快中輕鬆地接受和理解了人們因為利益立足點不同,階級立場不同,對同一事物的反應也會不同的哲學道理。

  學習:要有成功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有賴於成功。學習上,當學生克服了重重困難,突破了一道道難題,獲取了某種知識,心理就有一種成功的喜悅,越學越有興趣。否則,如果學生上課聽不懂,提問不會答,作業滿篇錯,學習完全在失敗中渡過,那麼,他對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因此,課堂教學老師要努力使學生嚐到學習成功的甜頭。

  首先,要讓學生學好,老師必須教好。老師的教是學生學習的外部條件。課堂教學,老師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材特點、學生特點,尊重教學規律和認知規律進行教學。要突出重點,抓住難點,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正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學習。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無法突破時,老師要循循誘導,幫助學生排除攔路虎,使他們從“山重水複”的無路之地走向“柳暗花明”的成功境界。這樣,學生就會消除畏懼心理,產生成功感。

  其次,老師在教學中堅持多表揚原則,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學得好,問題回答正確,老師固然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而且當學生對某一知識學習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或者不很準確時,老師除了給以補充完善外,還要給學生適當的肯定和鼓勵。甚至有時學生對某一知識的理解完全錯誤,但只要他學習努力,老師也要對這種精神加以肯定。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成功感。

  最後,思想政治教學要講究手段多樣化,不斷刺激學生的興奮點。教學中,老師要針對學生好說、好動、好參與的特點,做到講解與討論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本與社會相結合等,不斷變換教學方式,使學生從一種興奮狀態進入另一種興奮狀態,對教學充滿新鮮感,切忌用一種教學模式和方法。我在講解政治常識“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一節時,我特意收集了與十六大相關的報紙,並請同學朗讀,既學習了時事,又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為了掌握和理解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特意邀請縣人大代表給同學們上了一堂“關於我國選舉制度”的課。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中穿插小品、辯論、“小老師講課”等多種形式。總之,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以最大的熱情,濃厚的求知慾完成教學任務。

高中政治學法指導
中學政治教育備課藝術
相關知識
高中政治學法論文
高中政治學法指導
如何學好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學法指導
高中政治教改論文
高中政治學科素養培養論文
高中政治學科時事熱點論文
高中政治學習方法與技巧
高中政治學習心得體會優秀範文
怎麼學好高中政治方法有哪些
高中政治學霸是怎樣學的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