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時事評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時事評論是社會各界對新近發生的新聞事件所發表的言論的總稱,高中學生學習政治時要關注這方面的內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政治時事評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一

  時事評論背景:

  “中國的數字化經濟是全球拓荒者”。一家國外媒體近日以此為題,講述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突飛猛進的變化。今天,我們正在跑步進入“一部智慧手機搞定一切”的時代。是乘上網際網路的快車開疆拓土,還是在網際網路摧枯拉朽式的發展中被邊緣化乃至消亡,這是包括傳統媒體在內的許多行業都需要思考的發展命題。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成為主流媒體迎頭追趕網際網路浪潮的大勢所趨和必由之路。

  時事評論觀點:

  著眼時代大勢,多次強調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要儘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3月22日,中央領導同志在人民日報社調研時強調,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形成融合傳播優勢。擊水中流奮楫者先,媒體融合來到“蝶變”臨界點,尤需激發改革魄力,以導向為魂、內容為王、創新為要、關鍵在人、重在管理的融合方法論,乘勢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進而達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境界。

  新聞業從本質上講是內容產業,內容的權威性準確性是傳統主流媒體的核心優勢。全媒體時代,渠道可以改變、平臺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創新,但“內容為王”依然是不變的法則,只是生產方式與呈現形式需要與時俱進。就內容創新而言,媒體融合同樣需要來一場供給側改革。融媒體時代的內容生產,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一個字是“快”,媒體競爭分秒必奪,優質內容必須以快取勝;另一個字是“融”,媒體融合發展不是當“新聞搬運工”,而是要加強分眾化差異化傳播,提高新聞產品供給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從根本上說,無論媒體融合發展推進到哪個階段,內容生產的政治方向、正確導向不能變,黨管媒體的原則不能變。挺立這樣的價值“主心骨”,才能走穩走好融合發展之路。

  融合的過程,本身就是改革的過程,需要激發創新活力。無論是在全國兩會上亮相的記者“鋼鐵俠”,還是H5、直播、二維碼、VR等多種傳播形式,都說明創新首先體現為技術創新。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裝置,難言進入新媒體的語境。但媒體融合不應止步於技術創新,應該看到技術的背後是人和制度,更深層的創新還是制度創新。融合發展不是在原有框架下修修補補、調整增刪,也不是拉一支隊伍、成立幾個新部門、推出幾個新媒體產品這樣簡單的事情,而是要推動媒體資源的全面融合,再造新聞產品的生產過程。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打破體制藩籬,鼓勵媒體人在記者、編輯、主持人、製作人等角色間自由切換,不少新媒體“爆款產品”,都是由有著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經驗的老報人領銜烹製。這說明,以體制機制創新帶動和引領技術創新,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融合發展動力。

  技術是霸道,內容是王道,融合發展做得好不好,最終要靠傳播效果來檢驗。H5、直播、二維碼、VR等“十八般武藝”耍得怎麼樣,受眾說好才算好,否則就會被人認為是媒體“自嗨”。融媒體時代,既要避免“受眾過了河,媒體還在摸石頭”的尷尬,也要避免落入自說自話、自娛自樂的誤區,陷入技術崇拜、數量崇拜的境地。正像所強調的,“讀者在哪裡,受眾在哪裡,宣傳報道的觸角就伸向哪裡,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裡”。受眾是融合發展的主角而不是看客,注重使用者體驗,強化效果導向,媒體融合才不會跑偏方向,才能取得實際成效。

  一位參加了今年全國兩會融媒體報道的記者感慨:“宛如一次新生!”對傳統主流媒體而言,不日新者必日退,網際網路是必須邁過去的一關。辯證來看,新聞媒體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嚴峻的挑戰,也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廣闊的舞臺。推進媒體融合發展,還是這樣一句話: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二

  時事評論背景:

  今年兩會,大學教育是很多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一些大學生“身在課堂,心在遠方”的現象,讓不少人對大學教育產生了憂思。我們應該讓學生從大學教育的過程中得到什麼?這是每一個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都應該不斷思考、探索的問題,也是高等教育不容忽視的核心問題。

  時事評論觀點:

  何為大學教育的基石,關乎大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決定著教育的方向、目標和功能。教育主體只有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基本的共識後,才能討論下一個問題,即如何開展教學活動,以及如何評估教學效果。

  有一則廣為傳播的學界軼事,或許有助於我們理解大學教育豐富的內涵:即將榮休的哈佛大學教授羅爾斯在上完最後一堂課之後,已經走出老遠,教室裡的掌聲還在繼續著。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向一向正直、嚴謹、睿智的教授表達他們真誠的敬意。這種“遙遠的掌聲”,抒發的是教育對人心靈的感動,是一顆顆年輕的心靈對享受教育撫慰的迴響。如果我們把人的培養和學生的成長放在首位,那麼教育應該努力促使人養成完善的人格,對事物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判斷力,解決人生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適應和改造他所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

  因此,要使高等教育真正完成它的使命,教育理念就不僅是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導,還應該讓知識、能力和價值觀涵養三者緊密結合。這樣的三位一體,將更加牢固地構築起大學教育的基石。從這一觀念著眼,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傳道”的問題,而它的核心則在於人的價值觀的培養,包括對國家、社會、制度、信仰、科學、藝術、道德和時代精神等的看法,是內化於人的血脈的精神力量。這一目標不能簡單地以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將會更加凸顯。它體現的實際是一個心靈對另一個心靈的影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通過人格的魅力影響他人,讓學生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之中,有效實現對真、善、美、愛、權利和義務這些基本價值的認同。

  身處網路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變得更加多樣和便捷,使得教師需要更多地改變“授業”方式,完成從傳統的灌輸式為主向以互相討論和解惑為主的轉變,從而全面培養學生能力。這種能力一方面指具體的專業技能,尤其強調創新的能力,確保一個人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仍然具備持續工作的能力;另一種是作為社會人的能力,即參與公共事務、服務社會及與人相處、合作的能力。這兩種能力的提升需要同步推進,不可偏廢。

  社會在發展,各種思潮隨之奔湧,大學就像一條奔流的河,每天都是新的。對教育者來說,不應該去追逐河水翻卷的浪花,而是要成為不會被河水和泥沙帶走的堅固河床。這需要我們更加著眼於人的教育,春風化雨,立德樹人,讓知識、能力和價值觀三者熔鑄成大學的基石,築成大學教育的穩定河床,把奔騰的河水送到遠方。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三

  時事評論背景: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所產生的問題,對於監管與治理構成了巨大的挑戰。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資料,2015年網路購物投訴14.58萬件,同比增長87.3%,相比於2010年,5年間增長了77.67倍。而在2016年上半年,網購投訴量又增長了66.2%。可以想見僅僅依靠市場監管部門,難免會捉襟見肘、掛一漏萬。

  時事評論觀點:

  對於網購中出現的問題,以往輿論常常習慣於要麼歸罪於相關網路平臺打假不力,沒有盡到應有的把關責任,要麼責怪監管方反應滯後、治理乏力。客觀上說,單純責怪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

  實際上,無論是網購平臺方還是市場監管方,近幾年對於維護網購秩序、淨化網購市場環境都做出了艱辛的努力。而現實是,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深刻改變了相關業態和市場環境,對市場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對目前各自為政、被動應對、缺乏合作的市場治理模式提出了挑戰。假如監管治理與現實新情況之間無法達成新的平衡,無法找到針對新形勢、新情況的切實發力點,不管網路平臺和市場監管者再怎麼勤奮,也難以應對現實的要求,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在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上,重點治理食品領域之亂,完善和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成為代表委員高度關切的重點議題。今年張連起委員提交的兩會提案,專門介紹了上海市政企共治打造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的經驗:上海長寧區市場監管局和美團點評合作,開發出“天眼”系統——餐廳市民評價大資料系統,由系統智慧檢索分析使用者在大眾點評等網路平臺上的評價,繼而形成負面資訊線索庫,讓政府抽查有的放矢。有了大資料提供支援,就可在海量資料中篩選關鍵詞,在眾多關鍵詞中鎖定被監管物件,如此一來,以往單純依靠人力的模式被突破,監管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見,儘管網際網路的海量資訊給監管和治理帶來巨大沖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是一個有待深度開發,能幫助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手段的富礦。

  目前,各類網際網路商業平臺都積累了海量的大資料,已經基本能夠有效地描述商戶特徵和行為模式。各地政府可以借鑑上海等地先行先試的經驗,與大型網際網路生活服務平臺加強合作共治,互通共享相關大資料資訊,探索多種有效形式和渠道建立信用體系,構建一個高效的市場監管“天網”,幫助監管部門擺脫疲於應付、吃力不討好的被動局面。

  互聯互通,無遠弗屆。網際網路將一個個單獨的個體聯結為緊密結合的整體。共享經濟時代、大資料時代,任何領域的單打獨鬥都不可能成大氣候。而主動地由零散的“分治”走向相互合作的“共治”,積極充分地利用先進的大資料和網際網路技術創新監管治理手段,則可以集全社會之力,以社會共治達成社會共贏。

<>的人還:

高中政治時事新聞評論彙編
高三政治時事評論
相關知識
人教版高中政治時事評論
人教版高中政治時事評論範文
人教版高中政治時事評論範文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精彩範文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大全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精選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彙編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精編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作文
高中政治時事評論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