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讀後感作文心得體會
《西廂記》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邂逅,一見鍾情,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西廂記讀後感作文,歡迎欣賞學習。
西廂記讀後感作文篇1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
一個是閉月羞花貌,一個是恭儉溫良相。為何要怪黃鶯兒作對,怨粉蝶兒成雙,明明是郎有情來妾有意,為何,總有隔天的銀河,不做美的藍橋水呢?
那一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唱出來容易,做出來又會怎樣呢?長亭外,古道邊,情綿綿,意切切。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訊息!我這裡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此一節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花草,再休似此處棲息。
你我不再受那相思苦,只願真愛無絕期。是月下暗表情意的古琴音,更是那隔牆對吟的動情意:月色溶溶液,花音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
料想春嬌厭拘束,等閒飛出廣寒宮。我不懼世俗之言,不喜那蠅頭微利,只盼心中的意中人,別把我的真心丟棄在那荒野中…我豈無意,怎奈久居深閨的鶯兒振不開那騰雲的翅膀…也許該去歆羨那空中的比翼鳥,水裡的雙鴛鴦。愛自可相愛,莫問,有誰可阻擋。
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不要負了這番真情意,待到相逢話別離。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進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留不住的黃昏,趕不去的思念。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合歡未已,離愁相繼。想著俺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我諗知,這相思,抵過往日…暖融融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知他今宵宿在那裡?有夢也難尋覓。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化嶽低。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哀柳長堤。
不是天公不做美,美總是要人去勇敢追逐,不管眼前是什麼在阻擋,也要堅信你愛的人還在等待著你。因為有你,所以我堅持,為愛堅持,只是願天下有情的終成了眷屬,就是是非紛擾也無法拆散的鴛鴦,永沐愛的湖中…
西廂記讀後感作文篇2
關於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可以說廣為流傳的。可是我卻從來沒有去想認認真真的看過。這周老師給我們講《西廂記》,我才從心底裡覺得我應該認真的看,而不再是囫圇吞棗的閱讀。
劇本塑造了崔鶯鶯和張生兩個形象,他們具有共同的特點:嚮往愛情,追求幸福。他們互相愛慕,可是他們的地位懸殊:一個是相國之女,處在母親嚴厲的家教之下;一個是書生,地位遠遠不及相國之女,在封建社會裡,門當戶對是婚姻成功的一個必備條件。所以崔鶯鶯與張生的愛註定要通過反抗封建傳統觀點、反抗封建禮教,並要求兩個人能夠始終真心相愛,才能夠取得勝利。故事就是圍繞他們為愛情而反抗封建、以及他們面對重重考驗時對愛情是否執著而展開的。
看了《西廂記》之後我覺的這樣的愛情史完美無缺的,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有現在難得的一見鍾情,有經歷各種社會給予的磨難,有來自雙方家長的阻擾,他們之間的愛情可謂是越演越切,在我們看來可謂是天作之合。
這個故事的結尾以中國似的大團圓給大眾一個交代。而我卻不太喜歡這樣的結尾,我覺的過於通俗化,所以有時我會去看一些國外的經典電視及作品,我覺得他們的結尾都會留下一些空間讓觀眾自己去細細品味,我覺的這樣才讓作品更有意義,才會促使人們去回味去發表自己的見解。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喜歡大團圓的結局或直接不用想就可以猜到的結尾,所以我不怎麼喜歡看韓劇結尾不是女主角得不治之症就是大團圓。
看了結尾在看一下他的正文,你是否覺得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是否太過於完美了呀?好像他集聚了所有經典愛情的必要情節於一身,就一見鍾情而言,現在科學家研究機率很低,況且在古代女子足不出戶,所以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開始就有點夢幻般的感覺。後來又經歷了社會的考驗,為心愛的女子於權貴做鬥爭,可謂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壯舉,驗證了愛情史盲目的。在後來來自父母的阻擾,就想現在的父母一樣有愛情還不行沒麵包我的女兒會受苦的,於是一介書生張生為愛情上京趕考,得到上天眷顧榮歸故里娶了崔鶯鶯,這好似現代大多數人的愛情觀鮮花於麵包不可兼的,就會放棄愛情。也許這就是現在的人喜歡這樣的結局的原因吧。生活中無法實現的事情只有靠戲劇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一段愛情流傳至今,可能是因為它留給了人們對心中美好愛情一方淨土吧!所以一直被後人推崇,但是這樣的純淨的愛情在此時物質橫流的現實社會中還剩多少?
西廂記讀後感作文篇3
今年春天,藉著適宜的氣候,讀了幾本書。同時也趁著明媚的陽光出去瘋玩了一個春天。所以把讀後感一拖再拖。
《西廂記》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邂逅,一見鍾情,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
《西廂記》是部浪漫的愛戀書。我很羨慕書中的崔鶯鶯。“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婚姻締結的基礎應當是男女之間真摯的愛情,而不在於門第的高低、財產的多寡、權勢的大小、容貌的醜俊、才情的敏拙。可見,它所表達的不是某一時期、某一階層的呼聲,而是世世代代人的理想和願望。
讀《西廂記》,有感於鶯鶯與張生的真摯愛情,欣賞他們衝破封建禮教的勇氣;有感於紅娘的聰明機智,敬佩她的膽識和智慧。
《西廂》劇情佈置巧妙,情節波瀾起伏,矛盾衝突環環相扣,故事富於變化,情趣濃厚,而且經過不斷的磨難,使得主人公的愛情不斷得到強化和淋漓盡致的表現。以很高的藝術水平展現了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使得她格外動人:以眼遊幸,滿口餘香。
“……頻祝願:普天下心廝愛早團圓。謝天神,教俺也頻頻的勤相見。”“願普天下姻眷皆完聚。”這一祝願是在大團圓喜慶的氣氛中由主角的幸福而推及“普天下”,所以格外令人感動,這一主題也是就幾乎成了《西廂記》所獨有,從而使後世不知多少才子佳人在咀嚼這句話時,似痴如醉,無限嚮往!
有人說《西廂記》是“天地妙文”。說“《西廂記》必須掃地讀之,掃地讀之者,不得存一點塵於胸中也……必須焚香讀之,焚香讀之者,致其恭敬……必須對雪讀之,對雪讀之者,資其潔清也……必須對花讀之,對花讀之者,助其娟麗也……必須盡一日一夜之力一氣讀之,一氣讀之者,總攬其起盡也……必須展半月一月之功精切讀之,精切讀之者,細尋其膚寸也……”。我只是做完了家務而讀之,只能是粗讀與淺見之。究竟怎麼讀,儘自己的體會。
“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