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早期症狀與檢查方法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糖尿病是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疾病。大家知道糖尿病有什麼早期的症狀嗎?糖尿病怎麼檢查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糖尿病的內容吧。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1.傷口不愈

  由於區域性迴圈和代謝障礙,導致糖尿病人的傷口比普通人難長好。特別是糖尿病人外科手術後,傷口出現恢復不佳,清潔傷口反覆感染,經常變成難以癒合的潰瘍,尤其在四肢部分容易出現。

  2.眼皮下垂

  糖尿病導致動脈硬化,造成供應動眼神經的小血管缺血而引起眼皮下掉。此種眼皮下掉有兩個特點:一是起病較急,僅為一側性,在發病一側的前額或眼眶區常先有疼痛感,隨即出現下垂;二是除上瞼下垂外,多伴有眼球向內或向上、向下運動不便而出現複視。

  3.尿液黏稠

  排些後如果尿點迸到便池外,腳踩上會有黏黏的感覺。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裡含有糖分。

  4.突然發福

  40歲以後發病的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的患者發病時體重是超重或肥胖的。原因主要是體脂的堆積,造成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肌肉和其他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降低,然後發展為糖耐量遞減,直至糖尿病。

  5.經常打鼾

  據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報告,常打呼嚕的人得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以上;而糖尿病患者中,有23%以上的人同時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而且,睡眠呼吸暫停程度越嚴重患糖尿病的機率越大。

  6.脖子發黑

  一種稱為假性黑棘皮病的面板的疾病與糖尿病也有瓜葛,表現為皮膚髮黑、變厚、粗糙,尤其是腋窩、脖頸和腹股溝部位的面板變化最明顯。研究資料顯示,假性黑棘皮病患者的血漿胰島素水平明顯增高,提示有潛在發生糖尿病的可能。

  7.關節疼痛

  有研究報道,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之間,肩周炎的發病率分別為19%和3%,這表明糖尿病與肩周炎的發生有顯著的相關性。專家認為,這是由於高血糖易損傷小血管壁,從而影響血液供應,導致區域性腫脹。這種病變發生於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尤其是肩周部易磨損、老化的肌腱和關節囊處,從而誘發肩周疾病。

  8.常犯牙病

  口腔疾病是糖尿病的“訊息樹”。糖不穩定會增厚血管,減慢營養物質的運輸和廢物的排洩。繼而使患者抗感染能力下降,出現牙周病等口腔炎症。

  糖尿病的檢查方法

  1、有血糖

  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準。有明顯“三多一少”症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症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

  2、有尿糖

  常為陽性。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閾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作為診斷標準。

  3、尿酮體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尿酮體陽性。

  4、有糖基化血紅蛋白

  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應不可逆,HbA1c水平穩定,可反映取血前2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斷血糖控制狀態最有價值的指標。

  5、有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與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有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島素正常或增高,隨著病情的發展,胰島功能逐漸減退,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

  糖尿病的預防小知識

  1、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可以預防糖尿病

  從這個排序能總結出一個規律:吃四條腿的***豬、牛、羊等***不如吃兩條腿的***雞、鴨等禽類***,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腿的***魚類***。這些食物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研究發現,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視蛋白質的攝取很重要。

  2、少油少鹽可以預防糖尿病

  吃油方面,國人主要有兩大問題,一是攝入量超標。每人每天的油攝入量為50克以上,遠高於25~30克的推薦值,容易導致高血脂、脂肪肝等問題;二是油的種類沒選對。建議選用山茶籽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紫蘇油等,幾種油輪換吃。國人鹽的攝入量也幾乎是推薦值的兩倍。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相當於一啤酒瓶蓋。

  3、保證好睡眠可以預防糖尿病

  經常睡眠不足6小時者,糖尿病的患病風險翻番。耶魯大學副教授克萊爾·亞基說:“如果你睡眠太少,神經系統會處於緊張狀態,影響調節血糖的激素。”因此,除了儘量不熬夜,還應注意睡前別喝咖啡或茶,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等。


糖尿病的臨床表現和預防遺傳方法
糖尿病的危害與精神症狀介紹
相關知識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與檢查方法介紹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和預防做法介紹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與相關危害介紹
糖尿病的初期症狀及檢查方法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及治療方法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及預防方法
糖尿病的初期症狀與預防方法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與臨床表現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與危害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與預防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