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有什麼功效
黃芪又名黃耆,為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乾燥根。大家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黃芪的營養價值和功效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芪的基本介紹
清朝繡宮內稱其為“補氣諸藥之最”,民間也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
黃芪和人蔘均屬補氣良藥,人蔘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託毒排膿、生肌等功效。黃芪屬約有2000種,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均產,但主要產於北溫帶。中國產270餘種,分佈於東北至西南部。
黃芪的營養價值
黃芪含皁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補齊固表,託瘡生肌。主治體虛自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慢性腎炎,體虛浮腫,慢性潰瘍,瘡口久不癒合。
1.益氣固表
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2.補氣養血
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洩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3.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面板血液迴圈和營養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癒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黃芪的食用方法
1.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食少便溏、肢倦無力等症,常與黨參、白朮、山藥同用;
2.氣虛下陷、內臟下垂,如脫肛、子宮脫落、胃下垂等,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補中益氣湯。
黃芪水的健康泡法
1、黃芪枸杞紅棗茶
原料:黃芪15克,紅棗15克,枸杞15克。
服用方法:將黃芪、紅棗、枸杞加水適量,文火煲一個小時即可。每一煲一次,每次分2-3次服用。每日一劑,分2~3次服用。
適用人群:各類人群均可服用,長期飲用可強身健體、美容養顏。
2、黃芪紅花茶
材料:麥冬100克,黃芪20克,白芷50克,紅花5克,蜂蜜適量。
服用方法:將麥冬、黃芪、白芷、紅花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加入蜂蜜調勻稍煮即成。
3、黃芪補肺茶
材料:黃芪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烏梅各6克。
服用方法:將黃芪、麥冬、五味子以及烏梅煎水取汁,以蜂蜜調味。
黃芪的選購技巧
黃芪直根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30~90釐米,直徑1~3.5釐米,表面縱皺色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有粉性,皮部黃白較疏鬆;木部菊花紋理狀,氣似豆腥味微甜。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質量以根條粗長、菊花心鮮明、空洞小、破皮少者為佳;紅芪以皮色紅潤、根條均勻、堅實、粉性足者為佳。規格一般按粗細、長短分為三個等級。
黃芪的儲存方式
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
氨基酸的功效與作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