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猜燈謎起源於古代什麼時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7日

  猜燈謎,可以算是我國獨有的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化。每到元宵節人們就會想起燈謎。因為,早期燈謎就受到人們的特別青懱。那是,人們把燈謎貼在彩燈之上供人玩樂,也就因此得名。漸漸地成為當時盛極一時的智力遊戲。一直相傳到現在,久盛不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元宵節猜燈謎的歷史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起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能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

  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著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著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著:頭尖身細白如銀,稱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麼是對你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說的,不然你又怎麼知道說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傳開後,越傳越遠。

  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們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後相沿成習,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的重要活動內容,《紅樓夢》裡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制猜燈謎的情景。燈謎活動,一直傳至今天。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現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鍊思維,啟發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

  燈謎

  皖之源,禪宗地,二喬故里傳佳話***打一地名***

  謎底:潛山縣

  白吃了***打一英文單詞***

  謎底:bachelor

  兩個差不多***打一稱謂***

  謎底:物件

  小小白花無人栽,最愛寒風自己開***打一自然現象***

  謎底:雪

  一點起飛***打一水果***

  謎底:龍眼

  半夜三更拔刀***打一四字成語***

  謎底:暗藏殺機

  小小月兒也長嘴,嘴兒卻往頭上飛***打一字***

  謎底:肙

  生前債務***打二字常用語***

  謎底:活該

  居家平安***打一成語***

  謎底:在所難免

  話說巴蜀***打一字***

  謎底:訓

  三八晚上聚會***打一字***

  謎底:蘿

  表裡如一***打一字***

  謎底:回

  二層樓開四方窗***打一字***

  謎底:噩


猜你感興趣:

元宵節晚上為什麼要賞花燈
元宵節猜燈謎起源於古代什麼時候
相關知識
元宵節猜燈謎起源於古代什麼時候
元宵節猜燈謎起源於古代什麼時候
元宵節猜燈謎起源於什麼時候
元宵節猜燈謎習俗由來是什麼
元宵節猜燈謎的起源原因有哪些***2***
元宵節猜燈謎的起源是什麼
元宵節猜燈謎的起源是什麼
元宵節猜燈謎習俗的由來
元宵節猜燈謎活動方案策劃
元宵節猜燈謎宣傳語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