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兒童詩兩首教學設計
《兒童詩兩首》一為《我想》,一為《童年的水墨畫》,都是描述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展示孩童純真、細緻的內心,與學生息息相通。小編在此整理了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兒童詩兩首》教學設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兒童詩兩首》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畫》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快樂場面。
【設計理念】
在兒童的眼睛裡,世界是那麼美麗;在他們的世界裡,生命是那麼自由,所以,在他們看來,夢想可以無限飛翔,快樂可以無限傳達。因此,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朗讀,讓他們讀個夠,讀個透,結合誦讀,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文字,體會詩歌情感,並且鑑賞詩歌寫法,用詩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建議】
1、重視朗讀訓練:
《我想》節奏齊整,韻律感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讀材料,教學中,在不同的環節安排朗讀訓練,但要注意層次性,提升朗讀的質量。《童年的水墨畫》則應重在讀出每個活動場景的趣味性。
2、鼓勵大膽想象,如:
《我想》一詩,學生通過想象一個個心願的畫面,感受童年的異想天開,《童年的水墨畫》通過想象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瑰麗多彩。
3、借鑑詩歌寫法:
學生自主比較兩首詩的異同,借鑑詩歌的表達方法,詩化自己的表達方式,及時抒於筆端。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3、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比較兩首兒童詩表達方式上的區別,領悟兒童詩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找幾首兒童詩讀一讀。
2、瞭解《水滸傳》裡面的英雄人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想》
1、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⑴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那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尤其是孩子們,這一環節能令他們暢所欲言,一吐為快。孩子的願望是那麼多,又那麼美好,教師從中更真切地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⑵是啊,美好的願望有那麼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願望寫進了詩裡,他的願望是什麼呢?趕緊去讀讀吧。
***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詩歌。***
2、初獨詩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節讀詩***注意“丫”、“汲”的讀音***。
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並想一想,孩子的願望是什麼?
交流作者在每一個小節裡所表達的美好心願。
***師隨機板書。***
3、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⑴那麼多願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⑵誦讀最神往的願望,品讀這一節詩句,想象畫面。
***讀通詩句,讀好詩句,調動多種感官體驗詩歌描繪的意境,學生大膽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會是怎樣的情景、怎樣的感覺;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還會看到什麼,把自己種在土地上,還會變成什麼……***
⑶想象“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願望?
有感情地朗讀。
4、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⑴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⑵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裡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⑶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⑷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1、自由讀詩:
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⑴指名生讀詩,其餘生邊聽邊試著在每節的標題後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
⑵生個別回答,教師隨機板書:“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
⑶分組讀詩,生概括全詩大意。
⑷學生質疑,釋疑。
3、賞析詩句:
⑴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覆誦讀、體會。
⑵欣賞交流佳句,如: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⑶感情朗讀。
4、鑑賞寫法:
⑴默讀兩首詩,比較這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⑵交流感悟。
⑶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並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
第二首,主要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⑷模仿這兩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記錄下自己的童年夢想與童年趣事。
⑸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⑹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三、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或者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練習設計】
1、我的夢想是……
2、仿照課文嘗試寫首詩歌。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兒童詩兩首》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2、認識本課生字,背誦喜歡的詩歌。如果有興趣,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學習重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學習《我想》
1、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指名讀導讀部分的前三句。
師導:
今天我們要學習兩首兒童詩。剛才同學們讀的這幾句話實際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首讚美童年的詩。現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讀,看看它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2、誦讀詩歌,感悟想象:
⑴生自由讀詩。想想每個小節作者所表達的願望。
⑵指名分小節讀詩,想一想,每節寫什麼?
⑶指名說作者在每一個小節裡所表達的美好心願。
⑷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小節,為什麼?
⑸學生自由品讀詩句:
①“我”為什麼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②“我”為什麼想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如,平日裡看見陽光的感受、腳踩土地的感覺以及結合天空、白雲的樣子和土地上草木蔥翠的情景,談感受。
⑹生展示讀,並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⑺比較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3、迴歸全詩,感受意境:
⑴師:讓我們把整首詩串起來完整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美好心願?這首詩在表達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鑑的地方?
⑵生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每一小結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每一小結裡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
⑶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⑷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水墨畫》
1、自讀自悟,理解大意:
⑴自讀全詩,要求基本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並在每小節的標題後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
⑵指名讀詩,交流預習所得,概括全詩大意。
⑶學生質疑,釋疑。尤其是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語句教師有必要加以解釋。如:“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讓學生體會“笑聲”怎麼會蹦跳?這說明什麼?
2、賞讀詩句,學習借鑑:
⑴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覆誦讀,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
⑵欣賞交流佳句,如: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瑰麗多彩。
3、比較鑑賞,模仿習作:
⑴默讀兩首詩,想一想,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⑵生探究、發現。
⑶交流感悟。
⑷師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並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第二首主要是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⑸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經有過無數的夢想或者也曾經有過許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這兩首詩中其中的一首,記錄下你的童年夢想與童年往事。
⑹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⑺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4、總結談話,結束教學:
師:童年的生活是一幅連綿不斷的水墨畫,裡面有許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我們以往閱讀了許多描寫童年生活的文學作品,今天又學習了兩首兒童詩,再一次打開了通往兒童世界的大門,請大家課外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兒童詩兩首》教學設計建議
詩人肖光說:“在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詩的教育,是催生中華民族新一代美學智慧行之有效的契機。”在現行語文教材中,最受學生歡迎的,除童話外非兒童詩莫屬了。兒童詩語言稚嫩活潑,感情直率明朗,敘事生動形象,融童情、童心、童趣為一體,觀兒童之所觀,思兒童之所思,感兒童之所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創造能力的上乘之作。
如何把握兒童詩的特點,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創新水平的目的呢?結合近日對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九課《兒童詩兩首》***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教學,筆者認為,創造生動的情境,引導孩子用心靈去感受詩中情感,在詩情與童心的融匯交流中產生共鳴,進而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個性篇章。
一、交流中生共鳴
本課的兩首兒童詩一為《我想》,一為《童年的水墨畫》,都是描述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展示孩童純真、細緻的內心,與學生息息相通。因此,運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是體會兒童詩情感美的有效手段,能使學生與詩人產生心靈的共鳴。
《我想》一詩行文跳躍,想象大膽奇麗,表達了一個孩童內心的美好願望,極富韻律美,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本課是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做到初讀了解詩的內容美,賽讀感受詩的節奏美,默讀想象詩的意境美,品讀體會詩的語言美。在反覆地誦讀中,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到詩中表達的綠化環境、美化春天、探索奧祕、讓世界更美的純真願望。品讀時,孩子們找出了“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這些生動的用詞,感受到了“悠啊,悠……”“長啊,長……”“望啊,望……”“飛啊,飛……”
這種強烈的韻律美,並在教師課件製作的“柳絮飄揚、孩童托腮展望”的情境中進入了想象的天地。“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教師這一問,使學生與詩中孩童一起展開想象:“我彷彿看見了草地上盛開著五彩繽紛的花兒,孩子們高興地唱著春天的歌謠”;“我看見了一棵棵茂盛的樹長起來了,綠蔭如蓋”;“藍天飄著白雲朵朵,令人神往”……孩子們的心靈體會加深了,童心與詩情迸出了火花。學生與詩人在交流,形成了共鳴,自然而然體會到了詩的情境美。
《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包括了三首小詩,分別以“街頭”、“溪邊”、“江上”為題,表現了兒童極富情趣的生活,似一幅幅水墨畫般美麗。情趣是兒童詩的靈魂,是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寫照,是勾勒兒童內心世界的圖畫,是詩人在充分了解兒童生活的基礎上精心尋來的神來之筆,也是兒童詩審美教育的閃光點。因此,我們不能輕易放過,而要引導孩子走到詩的境界中去,細細品味,輕輕咀嚼,充分領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動聽的樂聲中,教師讓學生在熟讀之後,選擇其中的一首細細品味,與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比如,“書頁輕輕翻動,嘴角漾著絲絲摸不掉的笑……”“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鑽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使學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頭沉浸在讀書樂趣中、在溪邊垂釣歡笑陣陣、在江中戲水玩鬧的一個個生動畫面。
“作者胸有意,入境始與親”,好的兒童詩,字字句句都蘊藏著作者的匠心,包含著作者濃烈的情感,我們要儘可能地幫助孩子們在情感的帶動下,體會詩中的妙趣,走進詩的意境,真正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二、共鳴中再創造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尤其是兒童詩的教學,要給學生更多的個體感悟、交流溝通、放飛想象的空間。
兒童詩的篇幅不長,語言精煉,留有許多空間可供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補充再現美的詩境,使詩的內容更加充實。《我想》最後一節寫到:“我想飛到更遠的地方去,不過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教學時就能夠藉此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孩子還想飛到哪些地方去?你能接下去寫一寫嗎?”再比如《童年的水墨畫》這組詩,教師啟發學生回顧童年:“詩裡用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斷,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你也來試著用美麗的語言描繪下自己童年生活中的生動場景吧。”
在悠揚動聽的音樂聲中,學生們閉眼想象、回憶,穿過時空隧道,一個個鮮活的畫面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變成了流暢的、富於個性的語言。
九年級上冊化學性質活潑的氧氣練習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