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養生習俗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參考。
1.要以清淡為主
驚蟄一到天氣回暖,清淡的食物有助於人體的新陳代,驚蟄節氣養生的重點在與護肝健脾,清淡的飲食能起到護肝健脾的作用。
2.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
驚蟄時節氣溫還是普遍偏低和乾燥,所以很容易導致上火,在日常的飲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潤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銀耳、春筍等。
3. 不要食用冰冷食物由於驚蟄時節氣溫偏低,早晚溫差大,所以這個節氣還是很不適合吃偏冷的東西,***的食物最好都是暖食或是常溫的食物。
4. 早睡早起,溫水洗漱
驚蟄時節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這樣有助於養成良好生活的習慣,起床後用溫水洗漱可以讓人更加精神,這也是避免的“春困”的辦法。
5.保持室內的清爽乾燥
驚蟄時節也是陰雨季節開始,南方會出現潮溼的情況,所以要保持室內的清爽乾燥,這樣可以防止室內細菌的滋生,從而避免溼氣重,導致出現風溼疼痛的現象。
6.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
睡前泡熱水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還能促進血液迴圈有助於睡眠,睡眠的質量高了才能避免“春困”,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益處多。
7.鍛鍊也要注意保暖
驚蟄時節早晚氣溫溫差大,乍暖還寒時候很容易導致生病,所以鍛鍊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關節的保暖很重要,這樣才能使自己不受風寒。
驚蟄是什麼意思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的冬眠動物。蟄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中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成都最好吃的涼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