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為筆記本散熱的方法
大家知道,一般膝上型電腦中的發熱部件除了CPU、硬碟和記憶體條外,還有顯示屏燈管,但是最大的熱源仍然是CPU。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吧,歡迎大家參考和學習。
本本的CPU散熱主要採用鋁板散熱結構加排氣風扇方式,當然鋁板上還可能嵌有內含導熱介質的紫銅導熱管,用來加快CPU熱量向外傳遞的速度,在鋁板的下面還裝有小型排氣風扇,將鋁板周圍的熱空氣吹出。另外,多數膝上型電腦還利用外殼或者帶有鋁製底板的鍵盤作為輔助散熱手段。
膝上型電腦散熱控制原理這樣的:通過溫度感測器監測CPU的溫度,當溫度達到臨界值時,散熱風扇啟動,通過導熱鋁板的單向空腔,將熱空氣吹出,通過強制迴圈風,將溫度降低。當溫度感測器監測到CPU溫度降低到臨界值以下後,風扇則停轉,只要系統執行,這個迴圈過程就一直進行。根據這個原理,若鋁板散熱效率足夠高,能完全散發掉CPU發出的熱量,使溫度感測器監測到的溫度值低於設定的臨界值,則風扇不會啟動。如風扇啟動的次數大大減少,噪音也將大大降低,這樣不但能延長風扇壽命,同時也能減少系統發生故障的可能性。本文引用自
筆者有一臺方正頤和4300膝上型電腦,用過一段時間後,只要工作量一大,風扇馬上啟動,要執行很長時間才停止,那噪音真讓人心煩,於是決定好好動手改造一番。
第一步:首先用細小的改錐頂住鍵盤上方的卡子,將鍵盤輕輕掀起。
這時可以看到整個機器的散熱部分,壓在CPU上的一塊鑄造鋁板,上面有一根彎曲的壓扁的紫銅管,粘嵌在鋁板的凹槽中,一端在CPU上方,另一端延伸到散熱口的最外端。根據筆者的測試和使用,發現廠家的這個設計對提高散熱效果作用很小,因為當熱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該散熱管跟鋁板的溫度是一樣的,不能形成大的溫差。風扇不會因此減少開啟的次數。
第二步:按照散熱板上的文字標誌,將固定螺釘按照1-3-2-4的順序依次卸下。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因為壓力不均衡而壓壞CPU的邊緣。
小心地掀起散熱板,注意要拔下板上散熱風扇與主機板的供電插頭。這時候可以看到散熱板下方與CPU接觸的地方有一塊柔軟的鉛錫合金狀的薄片,根據測試,筆者發現這個薄片是多餘的,不但不能增加接觸的緊密性,還可能增加散熱的困難度,於是筆者除掉了這個薄片,改為塗抹有石墨粉末的矽膠,減少了產生間隙的可能。
第三步:用臺鑽在散熱鋁板表面鑽一些直徑5mm、深度3mm左右的小圓坑。
鑽頭直徑可以選擇再小點,最好用夾具固定鋁板,但注意不能鑽透了!最好在鋁板上下表面都鑽上這樣密排的小圓坑,通過計算,整個鋁板的散熱面積至少增加了60%~68%,且不會影響鋁板的機械強度和熱容量。最後清除毛刺和碎屑,將散熱板安裝上,注意塗好散熱矽膠。
第四步:替換鍵盤後面的黑色海綿,換上銅片或者鋁片。
將鍵盤後面的黑色不乾膠海綿去掉,找一塊薄薄的鋁片或者銅片,注意厚度最好跟鍵盤後面的黑色海綿相同,面積最好能覆蓋住散熱鋁板為宜,如果有不平的地方最好弄平,有可能接觸電子元件的地方可以貼上透明不乾膠,防止短路。
第五步:最後將鍵盤小心安裝上,開機試驗。在室溫31℃的情況下,連續開機24小時,開啟多個工作視窗同時工作,機器大約2個小時後才啟動風扇,持續大約3分鐘,風扇即停轉,跟以前相比,風扇啟動頻率大大降低了,而且啟動後運轉時間也大大縮短了。由此可見,在不改變原來基本散熱結構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方式處理,擴大散熱面積,使熱量散發速度大大加快,帶來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電腦開機宕機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