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莊子讀書筆記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莊子》塑造的眾多殘疾人形象,以《德充符》一篇尤為突出,反映了殘疾人從認識自我到完善超越自我的過程,代表了《莊子》中殘疾人的精神。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

  一直喜歡《百家講壇》這個欄目,于丹老師在《百家講壇》上對《論語》對《莊子心得》侃侃而談時,深深地吸引著我。她說中國的儒家思想,在社會這個尺度上,要求人坦蕩,道家的思想是在生命層面上要求人飛越。坦蕩是我們的一份社會責任,超越是我們的生命境界。對《論語》對《莊子》知之甚少的我由此產生興趣。再一次認真聆聽了于丹老師對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思想的深刻解讀,在她瀟瀟灑灑、滔滔不絕的精闢闡述下,引領我走進莊子那無邊遼闊的精神世界遨遊了一番,猶如給心靈洗了一個澡,頓覺神清氣爽。

  以前讀莊子的文字,無知的我覺得深奧難懂,沒有讀出莊子超凡的思想,在於丹老師旁徵博引、妙趣橫生的語言中,我才領悟到莊子蘊藏人生哲理的精神境界。于丹獨到的講解給了我新的啟迪與感悟,結合我的經歷,對於人生我有了重新的認識與思考。于丹老師說: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為大,因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的逍遙遊。莊子所指的逍遙遊我個人認為是從道家創史人老子提倡的上善若水基礎上演變而來,他有意無意有形無形中把水的豐厚內涵融會貫通於生活中。

  莊子有水一樣的品行、水一樣博大精深的知識滋養著後人的靈魂,他有水一樣溶納萬物默默奉獻而不爭名利的氣節與胸懷;有水一樣曠達頑強隨遇而安的不倔精神,有水一樣的靈活讓處於艱苦環境中的他安貧樂道;有水一樣的清澈如明鏡照出善惡美醜,他有水的無慾無求而襟懷坦白、有水的寧靜達觀內斂;他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自然之理。,我願做大千世界中的一滴水,柔而不弱,吸收天地之營養精華。莊子提倡的逍遙遊又如何讓我的生活受益,並由此快樂的呢?

  有時與女兒外出,經常聽到不認識的人說看不見好可憐之類的話,世人認為失去光明後的我行動十分不便,猜想我一定在哀聲嘆氣中怨天尤人。他們不知,我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我一直認為沒有絕對的幸與不幸,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站在常人的角度上看,在我失去工作的同時也看不到多彩的大千世界,但從莊子的逆向思維來看,我有更多的時間與自由,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不知我以書為友、以歌為伴、以琴為樂;他們不知我可以在書的海洋中盡情遨遊、可以用不嫻熟的歌聲來寄託情懷、可以在不純熟的琴聲中放飛思緒、可以用稚嫩的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真善美,以此抒發我的真情實感,因此我活得真實而輕鬆;我有更多精力和時間陪孩子老人,享受天倫之樂。我不必為工資為獎金的高低而憤憤不平、不必為追逐名利而忙忙碌碌;不必為職務的升降而憂心沖沖;我眼裡無外表美醜之分、無地位貴賤之分。我喜歡這淡泊平靜、與世無爭的生活。

  有舍就有得,我雖身在蝸居,但我的靈魂可以象莊子那樣在天地之間自由逍遙,我得到了人格的昇華與超越,豈不快哉!如今我用心靈代替眼睛來感知紛雜的世界,適應並感謝上天賜我的這種生命方式,讓我有機會內視反省自己,懂得內斂於心而不張揚。書籍涵養孕育了我,讓我浮躁的心變得平和,它磨去了我的稜角,讓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我身邊的人和事。

  遊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歷程,在這個心靈歷程中我體會到莊子逍遙遊的快樂與寧靜。如果我沒失明,物質的利益會迷惑我的雙眸,有可能會在外界的誘惑下迷失心志、被恩怨情仇所牽絆、被無窮無盡的慾望所捆綁;或者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甚至參與賭博而遠離書籍。是異樣的人生讓我獲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讓我更善待父母、善待朋友、善待子女。所以我過得很自在、很充實。

  正如於丹老師所言:我們需要一種歡欣的感性,這種感性之心使得我們觸目生春,我們所及之處充滿了歡樂。我的心與親人緊緊相連,想到他們我就感到無比溫暖。綿綿不絕的愛豐富了我的內心世界,讓我有了精神寄託,它是我永不枯竭的快樂源泉。

  莊子提倡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的個人主義,于丹老師講自由要有一把尺子,要有公正,做人要有底線,這才能夠做到這個世界上行為的守則。是的,自由的原則就是以不妨礙別人的自由為前提,但本人還要具備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品質,擁有一顆高尚純潔的靈魂,那些貪贓枉法、作奸犯科等卑劣之人內心有愧又怎能達到逍遙遊的境界。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體驗的過程,它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是內心的一種感受,我把這種感受強化並不斷加以回味。失明恰恰成就了我的人生,不過我的逍遙是建立在衣食無憂、清閒悠哉的條件上,如沒有穩定的經濟與和睦的家庭做我有力的精神後盾,就沒有這份閒情逸致談逍遙了,因為我畢竟是俗人一個。而莊子有時吃了上頓沒下頓,但他在貧困交加之時,依然淡定從容、超然豁達。楚國大臣請他做丞相,他寧願做一介農夫也不追逐名利。但現在多少人處心積慮甚至不擇手段想升官發財,與之相比,莊子是何等胸襟何等氣度!一個人即使沒有糧食沒有金錢,但不能沒有思想沒有靈魂。

  我滿足於目前的生活狀況,對於物質我沒有過多的慾望,在我看來,簡單就是幸福、知足就是幸福、相夫教女就是幸福。哲學家周國平老師說: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一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一顆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稱之為慧心。我希望女兒長大後擁有一顆慧心,做到寵辱不驚,追求精神上的富足,過著飄逸恬淡的生活。

  感謝于丹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重新認識了莊子,感謝莊子,他教會我們如何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平常心,無論人生有何種境遇,都能樂觀坦然地面對,平庸的~我遠遠達不到逍遙遊的境界,我還沒看破世間的是是非非、名利生死,那麼就以莊子的逍遙 遊作為我的精神目標,超越自己,樂觀生活 。

  《莊子》塑造的眾多殘疾人形象,以《德充符》一篇尤為突出,反映了殘疾人從認識自我到完善超越自我的過程,代表了《莊子》中殘疾人的精神。

  2

  如今一走進書店,你會發現關於怎樣面對挫折、如何為人處事之類的書籍比比皆是。這些稱之為的心靈雞湯的書籍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下人們的口味,給予了人們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我讀過不少這方面的書,卻總覺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閱了于丹的《莊子心得》。

  這本書實際上是于丹對《莊子》一書的讀後感,她用心地研究《莊子》,通過解讀莊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結合現代社會的種種現象,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遙得自在。這是一種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反觀內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于丹的《莊子心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讓我在享受讀書這個過程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思考,著實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于丹在書中將莊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現給我們,教我們在這個紛繁蕪雜的環境中,應該用心智、感悟、逍遙、看得開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這樣才能超脫與釋然。但是現在的人們,也包括我自己,誰能具備這樣的心態呢?我們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牽絆,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後,即使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內心世界卻依然空虛,覺不到半點快樂。在工作、生活中,經常被小事所困,與周遭的人也難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細細想來,其緣由無非是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有時甚至只是為了逞一時之快。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質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強迫自己做一些不願意、不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心,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別人的行為,不盲目的追隨流行,試著用莊子的大境界來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和快樂的生活狀態。

  于丹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動態平衡的問題,自行車如果靜止擺在那兒的時候,得靠車支架才能立住,兩個輪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騎起來以後,兩個輪子就可以行進,為什麼呢?因為它在動態中保持了平衡。動態平衡對於我們的生活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世界在前進,而我們原地不動時,我們會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應對各種挑戰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那麼這種平衡便很容易達到。我們可以多讀書,多接受新的資訊,讓自己與時代的前進保持同一個步調,發展和提高自己,開闊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認識自己、涵養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或許也更容易獲得莊子的大境界吧。

  讀完于丹的《莊子心得》,心靈中彷彿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覺收穫頗豐。只要我們堅持自己內心的秉性,不隨波逐流,並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到最佳狀態,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獲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3

  莊子,可謂是我國古代的辯證法大師,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對老子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繼承和發展,是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不過,他的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思想,因此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莊子善於用寓言來說明一些道理,由他所著的《莊子》,亦稱《南華經》,是道家經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莊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三千餘字。在那個刀雕竹刻的時代可算是非常長篇的東西。他用寓言的方式,以河神與海神之間的對話,引申出《齊物論》的觀點,極力論證萬物的大小、是非的無限相對性和人生貴賤、榮辱的極端無常性,因為莊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所以,本文旨在要人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不要為了追求名位、富貴等等,而傷害天然的本性。

  莊子把事理的無窮性與人類認識的相對性,宇宙的無限性與具體失誤的侷限性對照起來分析,顯示出他對於絕對與相對、無限與有限的辯證關係的理解有著高度的靈活性,這對於人們突破認識上的侷限性,從而臨武到天地宇宙的無限廣大性,無疑是很有幫助的。,莊子流暢的文字下,所顯露出的不朽思想,顯然是隻得我們從多個角度學習和思考的。

  他用寓言這種活靈活現的方式,來告訴我們其中的許多道理,譬如其中的《秋水》,從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到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就是以河神與海神之間的對話,來告訴我們,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以偏概全,因為我們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河神,會因為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尚且如此,何況我輩凡人呢?可是,許多人因不明白這個道理而因小失大。

  從古至今,驕傲永遠都是成功的最大敵人,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只有謙虛謹慎,虛心求教,才是成功的最佳路徑。千萬不可以自滿於現狀。

  接下來,他們又開始談論事物間的虛實關係,夏蟲不可以語冰,是因為冰雪對於它們來說太虛妄了。井中的青蛙也不要和它談論天地,對於井蛙而言,天大也太過於虛妄了。確實如此,舉例來說,比如說教育,在有些時候,這些的虛妄的東西在我們身邊還真是太多了。於是,就要怪,學生會說一套做一套了。就要怪,學生不遵守包括交通規則在內的許多規則了。但是反過頭來,看一看,似乎身邊的許多事情確實都是如此。

  下面,他們又討論到關於事物間的大小關係,天地算是大的,然後比起宇宙來真是滄海一粟。江河算是大的,但是在大海面前卻又顯得渺小。

  莊子用我們喜聞樂見的寓言故事體,用河神與海神之間的對話,引申出《齊物論》中的觀點,極力論證萬物的大小、是非的無限相對性和人生貴賤、榮辱的極端無常性,又以易懂的文筆,告訴我們,做人要返璞歸真,順其自然,不要為了追求名位、富貴等等,而傷害天然的本性。也告訴我們做人要虛極靜篤,謙虛謹慎,不可驕傲自滿!

  4

  孔子被人們稱為聖人,把莊子稱為神人。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遊》。

  小時候,曾在語文書上讀過簡化版的《鵬程萬里》,卻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乘物以遊心的逍遙,從沒有真正感受過那種獨於天地精神往來的淡泊。

  上個世紀末,有一首歌叫做《瀟灑走一回》,瀟灑來去天地間,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聲嘆息,老年人不由自主想當年。逍遙的腳步總是來去無蹤,沿著中國千年的歷史長河,順流而上。有武陵桃園,遺世而獨立,自在悠閒。再往前,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有莊子,也只有莊子。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巨集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願做一隻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願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於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遊》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遊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遊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看莊子的《逍遙遊》,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裡也。巨鯤大鵬,充盈於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礴。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大格局、大氣量、大胸懷是逍遙的第一步。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於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遊》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再說如果水的積聚不夠深,那麼則無力承載大船。同樣的,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聲就是人生鳴笛啟航的標誌。我們在書海中、在困難中逐漸成長,小船歷經風雨,變成了大船。倘若沒有在學習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經驗的積澱,水不夠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裡航行,必然危機重重。當然,內涵深度的積累無疑是一種漫長的過程,需要鍥而不捨的堅持,這也是一種逍遙遊的前提與資格。

  《逍遙遊》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莊子去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遊!

  5

  昨天早上讀完了《大學》,總的感覺是正直之人、飽學之士一般是身死卻留下美名的結局,而奸佞小人、善弄權術者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確也是少數。大多數隨波逐流者過著比較安穩的日子,也許這就是今人隨大流的緣故吧。

  從今天開始,讀《莊子》。譯註者紀琴卷首語:急功近名者,服之可當清涼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當益智膏。

  從以上這句話來看,作者是寫給世人作為中藥醫治心病的,我讀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研究,另外一個目的是享受。畢竟高中畢業之後,很少看古文了。工作之初買了一本《古文觀止》,也只翻了幾頁。十幾年了,現在除了紙張略顯陳舊外,裡面還是幾乎空白。日後一定抽出時間研讀。目的卻是為了提高古文素養和理解能力。基於此,我讀這本書,顯得容易一些。僅讀原文,現在對我來說很費力氣。

  今天早上讀完了逍遙遊。記得去年登泰山時遇見一塊逍遙遊的崖刻,就在山澗、架橋的東邊,我立即讓同事予我拍照留念。現在想想,何必如此心急?心中有佛,還在乎非得日日見得佛的樣子嗎?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借大鵬之翅、許由之言舒心中之的境界,讀來快哉!看來莊子不僅僅是想象,他認為大鵬飛在萬里之上,也就是在狂風之上,才能御風自在而行。這裡,一方面符合自然規律,即在對流層之上,飛得才會平穩,客機不是這樣嗎?另一方面,符合社會規律,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再高一個層次,才能看的更清楚,才能更遊刃有餘!
 


關於神祕島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範文
相關知識
關於莊子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簡愛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邊城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論語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圍城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圍城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目送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目送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無常讀書筆記範文
關於活著讀書筆記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