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怎樣認定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如果在交通肇事後又有逃逸行為,並且造成了人員死亡的,此時就會對肇事者處罰更重。那麼,你知道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的認定標準吧。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的認定標準

  1、必須滿足交通肇事後逃逸的構成要件。

  因逃逸緻人死亡”是交通行為在情節上的加重。因此,認定“因逃逸緻人死亡”首先得滿足交通肇事後逃逸的成立,而這包括三方面1必須以交通肇事行為的發生為前提。2行為人必須在行為發生後積極實施逃逸。3行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觀動機。

  2、必須符合《解釋》第5條第1款對“因逃逸緻人死亡”做出的明確解釋。

  即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這個規定是明確的,不能將其與其他情形混作一談。比如有這樣的案例,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將被害人帶離隱藏或遺棄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這顯然不是“因逃逸緻人死亡”,而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係。

  受害人的死亡必須是因為肇事者的逃逸行為造成的。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卻是因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醫院搶救途中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死等,就不應認定為“因逃逸緻人死亡”。再者,必須是行為人逃逸行為在前,而傷者因行為人逃逸而死亡的結果發生在後,兩者之間存在這個順序關係。如果交通事故發生時傷者當場死亡,則不能認定為因逃逸緻人死亡,而應適用《刑法》第133條規定的第二種量刑幅度予以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構成條件

  1、行為人原來的肇事行為已經符合基本罪的構成要件;

  2、交通肇事逃逸行為與死亡之間必須具有因果關係,因此必須考察死亡結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搶救的不作為而發生,如果救助行為並不能阻止死亡結果的發生,或者死亡結果的發生並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個獨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認為構成因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

  3、雖然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有意而為之,但行為人對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結果的主觀方面應當是過失。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有關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後,單位主管人員、機動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4,在交通肇事逃逸過程中,由於逃避追究的動機,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進而將他人又撞死撞傷的,還又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併罰。

  不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

  1、交通肇事後,肇事者已通過電話等方式報警,由於懼怕被害人親屬毆打而逃離事故現場,這種情況,不應按交通肇事後逃逸來處理。其目的是為了避免被害人親屬對自己造成人身傷害,而不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後,又投案的,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張某在交通肇事後,立即讓隨行的人員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當急救人員到達現場時,發現被害人已經死亡。此時被告人張某也負傷在身,其家人將其送往醫院,到達醫院後,其委託親屬向公安機關報案。該案就不應認為具有逃逸行為。


怎麼交通違章罰款
事故車輛逃逸怎麼辦
相關知識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怎樣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如何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怎麼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的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判幾年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判幾年
交通肇事逃逸緻人死亡的處罰規定
交通肇事逃逸怎樣認定
交通肇事逃逸怎麼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的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