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養生食譜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1日

  端午節後的飲食養生要注意什麼?節日暴飲暴食給腸胃造成了壓力,節後飲食宜清淡幾天。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端午節方面的養生食譜,供大家參考。

  端午節健康食譜

  大蒜炒莧菜

  端午前後氣候寒熱不定,氣溫多變,直到度過端午節才算正式進入夏季。農曆五月溼熱,正是夏季疫病的多發季節,廣州地處亞熱帶,天氣炎熱蚊蠅孽生,瘟疫疾病易於流傳。民間以插菖蒲、艾草,掛香包,喝午時酒等各種儀式,來達到祛瘟避疾的目的,這些活動傳承著驅邪辟穢、防病除疾、強身健體的精神核心。人們除了通過喝藥酒、賽龍舟等活動之外,合理的飲食,也是讓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方法。黃醫生為我們推薦了端午節調理胃腸的理想小菜“大蒜炒莧菜”。

  材料:主料-莧菜紫;輔料-調和油、食鹽、蒜、生抽。

  做法:1.紅莧菜擇好洗淨,切成兩寸長,備用;2.蒜切小一點;3.鍋中倒適量的油,放蒜粒炒黃;4.倒入紅莧菜翻炒;5.加適量的鹽和生抽調味,翻炒均勻後可以出鍋。

  詳解:大蒜炒莧菜是許多家庭在端午節喜歡食用的一道蔬菜。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譽,在食物中殺菌解毒作用十分顯著,《本草綱目》曰:“大蒜,味辛、甘,性溫;功效可解毒殺蟲, 消腫止痛,止瀉止痢,此外還有溫脾暖胃的功效。”莧菜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除溼止痢之功,適宜於暑天赤白下痢、裡急後重者食用。大蒜與莧菜同炒,一溫一涼,優勢互補。

  黃醫生還提醒,端午時節增強營養固然重要,讓胃腸保持通暢,也是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證,因此,在端午節時期,建議也別吃太多肥膩難消化的食品。

  鹹香綠豆粽

  端午食粽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節前夕,不管是山野,還是鬧市,家家戶戶均會在端午包粽子,或買粽子。端午節期間,食粽是習俗。粽子多用糯米做成的,而糯米不好消化,黏度高,且缺乏纖維質,而做成的粽子又含過多的脂肪、鹽、糖;所以又不宜多吃;如何讓粽子好吃又能不損害身體呢?鹹香綠豆粽是不錯的選擇。

  材料:糯米2斤,五花肉1斤,臘腸5根,綠豆仁4兩,鹹蛋黃1包,五香粉半包,蒜1個,醬油3匙,鹽適量,粽葉半斤,鹹草繩1把。

  做法:糯米、綠豆仁分開浸泡兩小時;將鹹蛋黃切成兩半、臘腸切片、蒜切蓉、五花肉切塊;將切好的五花肉加入鹽、五香粉、醬油醃製一會;將糯米瀝乾後混合並拌入蒜蓉再加些鹽調味,將綠豆仁瀝乾備用;包粽子,先在粽葉上放好一層調好的糯米,後鋪上一層綠豆仁,再放上鹹蛋黃、豬肉、臘腸,最後再蓋上一層糯米,用粽葉包好紮緊即;煮粽,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電飯煲煮兩小時就可以吃了,煮的時候在水裡加些鹽更佳。

  詳解:粽子是藥膳的一種,主要成分糯米,其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的功效。粽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綠豆性味甘寒,可以降血脂、降膽固醇、抗過敏、抗菌、抗腫瘤、增強食慾、保肝護腎。幾種寒熱和調的食材組合,不僅增加粽子的美味,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黃醫生提醒:粽子味美,但不宜多食,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時,應搭配蔬菜、水果食用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多吃紅豆粽和甜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兒童也不宜多食,且食用時要細嚼慢嚥,益於消化;患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人,建議不吃肉粽、蛋黃粽等過於油膩的粽子。

  雜菌燉雞湯

  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養生季節。在古代,農曆五月是惡月,民間又稱“毒月”,用現代觀點來解釋,此時氣溫迅速升高,天氣暑熱,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最容易生病。然而,這難不道擅長煲湯的廣東人。黃醫生介紹說,這個時節飲用雜菌燉雞湯,可口美味,還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材料:主料-童子雞;輔料-火腿、雞腿菇、金針菇、蘑菇、枸杞子、姜、蔥、大蔥;調料-胡椒粉、食鹽。

  做法:將童子雞處理乾淨後備用;鍋中放少許油,加熱,後放入生薑片和大蔥段炒香;加足量清水,放入童子雞及火腿大火燒開,轉小火燉煮1~2小時;將菌菇洗淨切段,枸杞用熱水浸泡備用;待雞湯燉至雞肉酥爛後加入切好的菌菇繼續煲煮,同時調入適量鹽;菇易熟,只需燉5~10分鐘即可;出鍋前加入瀝乾水份的枸杞,撒上蔥花,適量胡椒粉即可飲用。

  詳解: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古代食譜本草提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老人、病人、體弱者、貧血患者更宜食用。

  黃醫生提醒:可事先在普通鍋中,加油、生薑片、大蔥爆香,再加入雞肉翻炒,盛出置於砂鍋中燉者,雞湯會更鮮美。本湯方偏溫補,因此,感冒發熱時期,以及內火偏旺者、痰溼偏重者、肥胖症患者、患熱毒癤腫者,高血壓、血脂偏高者,膽囊炎、膽石症者,均需忌食。

  端午止汗湯

  北芪浮小麥瘦肉湯

  隨著端午的到來,人們奔波在外,揮汗如雨。還有部分人,不管春夏秋冬,都汗出如雨,坐著不動皆會出汗,夜間睡覺會出汗,活動時出汗更嚴重。或者生病治癒過後出現汗出較多,汗涼,中醫稱之為虛汗,該怎麼辦?止汗良方“北芪浮小麥瘦肉湯”適合你。

  材料:豬瘦肉60g 、北芪20g、浮小麥20g。

  做法:將豬瘦肉洗淨,切件;將北芪、浮小麥洗淨備用;把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加鹽即可飲用。

  詳解:豬瘦肉健脾益氣,養胃生津;北芪性味甘微溫,補氣固表止汗;浮小麥性味甘涼,止虛汗;合而為湯,補虛止汗。

  絲瓜蜜棗豬骨湯

  夏天天氣炎熱且變化多端,抵抗力較差的小朋友在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感染疾病,尤其容易“熱氣”,出現鼻幹、咽痛、咽燥等症狀;或是在感冒治好後,出現反覆的乾咳、無痰,不欲飲食,飲水較多,煩躁,大便不通等症狀。黃醫生推薦絲瓜蜜棗豬骨湯,適宜兒童防治熱病及熱病後調養食用。

  材料:豬脊骨100g 、絲瓜200g、蜜棗2個、南北杏各8g。

  做法:豬脊骨洗乾淨,斬件;絲瓜去皮,切片,洗淨;蜜棗、南北杏洗淨;把豬脊骨、蜜棗、南北杏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半小時,放入絲瓜,煲1小時,加鹽即可飲用。

  詳解:絲瓜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歷代醫藥典籍和《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吃些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所以採用絲瓜,可以有助於小兒熱病後清除餘熱。絲瓜皮和絲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蜜棗性味甘平,功能滋潤肺胃,益氣生津;南北杏止咳亦可化痰,豬脊骨內含脊髓性味甘鹹平,功能滋陰益髓,本品營養豐富,含鈣量高,能補充兒童病後所需營養及提高抵抗力。合而為湯,清中帶潤,適宜兒童防治熱病及熱病後調養食用。本品不僅適合兒童,同樣適合成人養生食用。

端午後如何養生
端午節旅遊的方法
相關知識
端午節養生食譜
上海端午節養生吃什麼
端午節養生活動有哪些
元宵節養生食譜有哪些
清明時節養生食譜有哪些
元宵節養生食譜推薦
驚蟄時節養生食譜
大雪時節養生食譜
秋分時節養生食譜
父親節養生食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