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寶寶如何養生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夏至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天氣已經來到了,由於寶寶好動,在夏季更容易出現一系列不舒適的症狀。那麼夏至節氣寶寶如何養生呢?下面是有夏至寶寶養生方法,歡迎參閱。

  夏至寶寶養生方法

  多喝水

  夏至為一年中最熱的一天,這一天,家長應該多給寶寶喝水。

  原因

  因為在夏天人的體能消耗特別快,再加上食慾再不好,所以和蜂蜜一同喝還可以快速補充人體所缺失的能量。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夏季失水會比較多,若不及時補水就會嚴重影響健康,易使面板乾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

  營養建議

  像蜂蜜水滿一週歲的寶寶、礦泉水,牛奶,蘋果汁都是理想的解渴飲料。

  多喝粥

  進入到陽氣最盛的夏至,寶寶新陳代謝旺盛,損失津液水分較多,最易傷津耗氣。夏天的飲食應該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不要過多地吃冰冷和油膩的食物。

  如果這一天能給寶寶喝一些粥,可以補充寶寶身體需要的水分,還可以通過搭配豐富的食材,達到滋補身體、預防疾病的功用。

  營養建議

  夏季晚餐讓雜豆粥“唱主角”,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粥的熱量不高,飽腹感強,確實有減肥效果。

  雜豆營養豐富,如綠豆能清熱除溼;赤小豆能養血養心;大紅豆能健脾養血;薏苡仁能健脾利溼;黑豆能養脾益腎。

  雜豆煮粥既補充水分,又能獲得日常飲食中不易獲得的大量抗氧化營養成分,如類黃酮、單寧、皁甙等,還有生物鹼、豆固醇、香豆素、強心甙,以及大量膳食纖維。

  煮粥的技巧

  各種雜豆要提前浸泡一小時,如果工作繁忙沒時間浸泡,可以把豆和水放鍋裡,煮開後每隔兩三分鐘加一次冷水,經過三到五次,豆子很容易激開花,開花後放米轉成文火煮半個小時,這時是粥口感最好的時候。

  粥譜推薦:荷葉粥

  荷葉清香升散,散淤健脾,有利於解除暑熱煩渴,改善水腫。做成的一碗粥,清香撲鼻,泛著幽幽的淺綠,如見夏日的荷塘。在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做法

  1、粳米100克、荷葉1片、桂花糖適量。

  2、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個小時,撈出後再漂洗一遍。

  3、鍋內放入粳米和冷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熬煮20分鐘左右。

  4、待米粒半熟時,將荷葉當鍋蓋蓋在粥上。

  5、繼續用小火熬煮15分鐘,去掉荷葉,用桂花糖調味即可。

  夏至節氣除了要多喝粥外,還要多喝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合理飲食、充足睡眠加適量運動可以幫寶寶排除溼氣。

  多吃蔬菜

  夏至寶寶還應該多吃蔬菜,最好是當季的蔬菜。夏季蔬菜瓜果種類繁多,營養豐富。

  夏至市面上常見的蔬菜

  苦瓜、冬瓜、番茄、絲瓜、南瓜、黃瓜、西瓜等,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尤其是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蘿蔔、芒果、紅黃番茄等,它們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及植物化學物質,有助於增強免疫力,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特別注意

  夏至給寶寶吃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寶寶會感到腹脹,不思飲食,疲倦感加重。

  營養建議

  夏至寶寶的飲食應以清淡平和為主。同時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腸道疾病。

  夏至寶寶飲食注意事項

  1、少吃肥肉

  夏至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寶寶人體中的血液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當氣溫超過35℃時,血液就會變得黏稠,如果在這個時候還吃一些肉類食物的話,只會讓情緒變得更加糟糕。

  而且在肉類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動物蛋白,它會使腦中的色氨酸含量減少,從而讓寶寶有侵略、憂慮的傾向。

  夏季高溫天氣如果過量吃肉的話,會造成體內鈣濃度太低,這同樣也會增加人易怒及暴躁的傾向。

  而且吃太多的肉類食物還會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升高血壓,而血壓增高是造成人情緒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2、少食冷飲

  炎熱的夏季,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吃冷飲降溫。但是有些孩子不知節制,有時一次就吃好幾塊雪糕。貪吃冷飲對兒童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在暑熱季節人體胃酸分泌減少,消化系統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時的氣候條件又恰恰適合細菌生長繁殖,因此,夏季往往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季節。

  過食冷飲會引起兒童胃腸道內溫度驟然下降,造成區域性血液迴圈減緩,損傷胃腸功能,影響對攝入的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導致兒童消化功能紊亂,造成孩子發生經常性腹痛,甚至出現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因此,夏季孩子最好遠離冷飲。


1.夏至節氣養生4種食材最好

2.夏至節氣養生生津四寶是什麼

3.夏至節氣養生的5種瓜

夏至養生保健方法
老年人夏至如何養生
相關知識
夏至節氣寶寶如何養生方法
立夏節氣需要如何養生
立夏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寒冷的大寒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雨水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霜降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小寒節氣女性如何養生
大暑節氣兒童如何養生
穀雨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夏至節氣怎麼艾灸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