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生態養殖新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隨著時代的進步,養殖的技術也在發生著變化,出現了不同的新技術,具體有什麼新的技術方法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1、鰍池條件

  泥鰍以單養為好,應選擇向陽近水、家宅附近便於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積以100平方米左右為宜,池的深度80釐米,池壁泥土應夯實,有條件的可用水泥抹光或用厚質塑料薄膜圍造。進出水口以鐵絲網攔擋,防止泥鰍逃跑。池沿要設瀉水口,防暴雨時池水高漲漫過平面而逃鰍。由於泥鰍有逆水上游的習性,鰍池的四周沿口要高於池外地面,千萬不要讓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內。池底應有面積為4平方米、深為50釐米的土坑作為魚溜在排水口下設1個,池內均勻排布3~4個,以利泥鰍在水溫過高時避暑。池內鋪放厚約15釐米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機質的黏土,池水深度春秋為30釐米,夏季為40釐米。?池內應種些水生植物,以利泥鰍生活如套種慈菇,還可增 加收入。當夏季池中雜草太多時,應予清除。池內還可放養一些藻類或浮萍,以補充泥鰍的 植物性飼料。?

  2、培育肥泥肥水

  放鰍前20~30天,每10 0平方米用石灰3公斤消毒後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施幹質雞糞30公斤,均勻撒在池內,或用大量豬、牛、羊糞肥集中堆放在魚溜內,讓其發酵腐化。以後視水質肥瘦適當施肥。水的透明度以20釐米、水層不見池底泥土為宜。?

  3、放養規格

  選用3釐米以上的泥鰍作種苗,每100平方米放養15~30公斤。如以市場上收購來的小泥鰍作種苗,以每100平方米放養25~35公斤為宜。如有流水條件或有較高飼 養管理水平,可適當多放一些種苗。

  4、投喂飼料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除施肥外,還應投喂一定的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平時應定時定量定位投喂豆渣、麥麩、米糠、豆餅等精飼料。泥鰍的食慾與水溫有關,20℃以下,應以植物性飼料為主約佔70%~80%;20~25℃時,動、植物性飼料各半;25~30℃時,動物性飼料應占60%~70%。動物性食料可喂蠅蛆、蠶蛹、蚯蚓、螺蚌及屠宰場下腳料等。每天投喂一般為鰍總體重的8%,水溫高時,可增至12%~15%。投喂時間可在下午 一次投入,也可分早晚兩次投喂,以次日晨不見剩食或略見剩食為度。夏末秋初,應注意高蛋白 飼料的配比,促使泥鰍快長速肥。

  5、日常管理

  勤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勤檢查堤壩,堵漏洞,保水位,防逃鰍;經常使用有機肥,保持活爽的肥水;防止鴨、黃鱔、蛇等進入池內傷害泥鰍;夏季在魚溜上搭棚遮陽,冬季淺水或排水過冬。?

  6、適時捕捉

  捕捉時可用竹籠誘捕,也可排乾池水掘泥捕捉。捕 捉時應注意捕大留小,儲存繁殖鰍種,以利來年再生產。泥鰍一般放養150~180天,通過強化飼養,體重可增至鰍種的8~10倍,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泥鰍發燒病的防治技術

  由於放養密度過大,泥鰍體內分泌出的黏液在池內聚積發酵,釋放熱量使水溫聚升,溶氧量減少,泥鰍焦燥不安,互相糾纏而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①減少放養密度,發現發病立即更換或補充新鮮涼水。

  ②發病後可用0.5毫克/升的硫酸銅化水全池潑灑。

  泥鰍的袋捕方法

  此法是根據泥鰍喜歡尋覓水草、樹根等隱蔽物棲息,尋食的習性,用麻袋、聚乙烯布袋,內放破網片、樹葉、水草等,並放入誘餌,放在水中誘泥鰍入內,定時提起袋子捕獲泥鰍。此法多用在稻田內捕捉泥鰍。

  選擇晴朗天氣,先將稻田中魚溜、水溝中的水慢慢放完,待傍晚時再將水緩緩注回魚溜、水溝,同時將捕鰍袋放入魚溜中。袋內放些樹葉、水草等,使其鼓起,並放入餌料。餌料由炒熟的米糠、麥麩、蠶蛹粉、魚粉等與等量的泥土或腐殖土混合後做成粉團並涼幹,也可用聚乙烯網布包裹餌料。作業時,把餌料包或麵糰放入袋內,泥鰍到袋內覓食,就能捕捉到。這種方法在四、五月份作業,以白天為好。八月後入冬前捕,應在夜晚放袋,翌日清晨太陽尚未升起之前取出,效果較佳。如無麻袋,也可把草蓆剪成60cm長,30cm寬,將餌料團或包置於草蓆上,並把草蓆兩端紮緊,中間輕輕圍起,然後放入稻田中,上部稍露出水面,再鋪放些雜草等物,泥鰍會到草蓆內攝食,同樣也能捕到大量泥鰍。
 

  

野鴨的冬季養殖技術
稻田高密度養殖泥鰍技術
相關知識
泥鰍生態養殖新技術
甲魚養殖新技術
水貂養殖新技術介紹
山雞養殖新技術
鵪鶉養殖新技術
白玉蝸牛三高養殖新技術介紹
白玉蝸牛三高養殖新技術介紹
南美白對蝦養殖新技術介紹
龍蝦稻田生態養殖技術
甲魚生態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