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專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畢業實習是大學生在校最後一個學期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對於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畢業實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階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等院校工商管理論文

  一工商管理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現實意義

  1.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

  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目前中國高校對大學生的教學方式主要以課堂授課為主,學生通過此方式掌握了大量最新的專業知識。但此方法也導致了理論與實踐出現脫節。大學生存在“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的現狀,特別是工商管理這個實踐性強的專業,大學生應該更加註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工商管理創新班的開設有利於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目前急需的實踐能力。以廣東工業大學為例,工商管理創新班的培養方式是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到三年級時進行“大實習”,即在企業實習一年,四年級時再回校繼續上課。這樣的方式能使學生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然後從實踐中回到理論上,使理論和實踐接軌,學生對於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2.培養具有就業競爭力的人才

  國內的許多高校都有開設工商管理這一專業,但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近年來的就業狀況並不理想。提高此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迫在眉睫。高等院校開設工商管理創新班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廣東工業大學工商管理創新班安排學生三年級的“大實習”課程便增加了學生各方面的工作經驗積累。如今企業要培養一個完全無工作經驗的畢業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這導致企業對於這類畢業生望而卻步,而工商管理的創新人才則解決了這一難題,由於有一年的工作經驗,學生畢業後能很快適應工作,減少了企業的成本,解決了就業難的問題。

  二工商管理專業現有培養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方法和手段與社會脫節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應用、創新能力的要求也更加迫切,然而目前的培養模式卻造成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主動學習能力不足,缺乏提出獨到見解、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敢於承擔風險的膽識。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

  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具有強烈的實踐導向和應用導向,雖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強調理論與實踐並用,但受多種因素制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還未真正轉變;專業課教材內容陳舊,缺乏科學性和實用性,教學內容、課程設計與實際工作脫節的情況十分嚴重;教師的實踐應用能力不強,也導致了在教學過程中多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並以教材內容的掌握程度作為評定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標準,忽視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構建工商管理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地方綜合性大學培養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必須具備複合型、應用型、創新型的特徵,因此,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與手段、培養目標、課程設定和實踐環節等,都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以廣東工業大學為例,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究。廣東工業大學首次開創工商管理專業創新班培養模式,選拔綜合素質較強的80名學生進行培養。進行改革後的綜合素質教育,工商管理創新班的課程安排、學分設定和培養模式都有了相應的改變。

  1.課程安排合理化,追求知識傳授的精益求精

  其中,課程分四大模組,包括基礎課程模組、專業課程模組、高階專業課程模組、實習與實踐課程模組、學術與科研模組。

  1基礎課程模組

  包含科學與人文課程、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

  2專業課程模組

  包含專業主幹課程,結合專業綜合改革思路和質量工程要求,結合廣東經濟轉型升級對管理人才的新要求設計本模組。

  3高階專業課程模組

  圍繞學生專業實習的問題,結合專業教師學術研究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經驗採取“請進來”的方式,採用案例教學和研討的方式,鍛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管理決策的能力。

  4實驗、實習課程模組

  以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為目標,企業組織職能管理實踐鍛鍊為基本特色,校內專業課程實驗+第二課堂競賽+參與導師研究課題,校外實戰型專業實習鍛鍊。這種合理化的課程安排和教學設計可以在學生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初就將專業實驗系統匯入進來,以教師的講授演示為主,同時讓學生進行一次完整的實踐操作,對企業運營管理形成一個全面感性的認識,從而做到即學即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的同時,兼顧學習導向與學習目的的統一。

  2.培養模式創新化,追求塑造綜合型、應用型人才

  第一、二年級在校內完成理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人文素質教育課等課程的學習,打好紮實的理論基礎。第三年安排為期一年的專業實習,採取邊實習、邊授課的形式,把與管理實踐密切相關的部分專業課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把課堂教學移到企業現場去,採取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授課的方式,在增強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好專業理論課程,提升學生專業能力。這一階段由校內導師負責,確定實習單位,如汽車、電子、家電、IT、電子商務、金融、物流等企業進行實習,實習過程強調對學生進行戰略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運營管理、資訊化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等職能管理領域的實踐能力鍛鍊,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管理決策等能力。第四年上半學期,結合學生實習過程經歷、收集的資料資料和問題,採用案例教學和專業競賽等形式,開設高階專業課程,對學生實習、實踐的問題進行反饋和“回爐”,有效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管理決策、創新思維的能力,使學生系統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具備較強的管理實踐技能。第四學年第二學期安排畢業論文寫作和答辯,要求按理論和實踐、國際化和本土化、管理學科和理工學科結合,體現複合型、創新型的綜合知識和能力。四結束語中國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機遇的同時又帶來了挑戰。地方綜合性大學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培養應用型兼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必須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系統研究、整體推進,也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範文二:高職院校工商管理論文

  一、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相關背景

  首先,是市場導向性。市場導向性由高職教育和培養的目標決定,對於學生要突出職業技能的培養。要知道用人單位對於某一類的人才需求和相應的職業技能要求不同且經常變化,這對於高職院校人才技能培養要順應市場需求變化提出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及時調整其工商管理類的專業設定、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等。其次,培養主體的多元化要求。高職教育如果想要促使人才培養和社會就業間的有效對接,必須引導社會資源充分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因此校企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在市場導向也是就業導向的培養模式下,突出強調了人才培養主體的多元化,學校與行業、企事業單位及專業團體,針對人才培養內容和過程共同商定,以確保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目標。第三,能力培養的綜合性。高職教育是以就業作為導向的教育模式,通過系統分析職業崗位和崗位職責等,以確定技能、知識及職業素養的培養結構,並據此設計開發工商管理類課程,合理安排工商管理的實踐教學,把學生培養成為經濟社會中生存能力較強,碰上變幻莫測環境時應變能力較好及遇上困難時可以創新性解決困難的綜合人才。最後,是工學結合的實踐性。各大高職院校工商管理教育中,能否辦出人才培養特色,將取決於行業內相關企業的教學過程參與程度。因此,工學結合的緊密程度就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然而,不同專業知識、技能及素質結構的體系等,不應當是同一種模式的工學結合途徑,還應當將工學結合的實踐性教學內容落實好,實現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雙方共同商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實現。

  二、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1.訂單培養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站在企業用人的實際要求上,同企業間簽訂好人才培養的協議,由校企共同合作,來制訂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相關計劃,並據此來共同組織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和共同參與到工商管理類的教學過程,畢業後,學生將直接進入企業進行就業,這樣一種的合作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種培養模式中,有利於高職院校在教學中的專業設定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同時學生的技能訓練和企業生產崗位的實際要求、培養目標和用人標準等有機協調起來。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通過這種模式培養的學生進入企業以後,上手快、崗位的針對性及適應能力等都比較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運營成本,如培訓成本將會大大降低。而從學校的角度出發,這種模式有助於學院的專業建設,並從根本上給學生解決了就業問題,從而更好地體現了高職院校的就業導向特點。如果高職院校都可以通過這種模式來培養人才,則是最理想的狀態。然而從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實際情況來看,只有少數大型企業同高職院校的相關專業進行了類似培養協議的簽訂。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被政府所高度重視和引導的行業或企業,在有相關政策的扶持下,才可以促使行業或企業同高職院校間開展訂單培養及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2.工學結合的合作教學人才培育模式

  工學結合的合作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校同行業或企業間共同簽訂人才培養相關方案。在這種模式下,學校交替安排學生的在校學習和企業的生產實踐,是一種學用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實踐做法通常是:第一種,學生在校先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如一學期或者一年、二年以後,再到企業去進行生產與實踐。這樣學生可以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進行企業的生產實踐。第二種,行業或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整體過程,包括人才培養的方案、課堂教學、教學計劃及實習實訓所有環節,企業都全程參與進來,同時負起作為主辦者的責任。這種模式中,企業與學校是作為兩個不同的教學場所,將學校學習和企業的實踐結合起來,這是高職院校樂於執行,且學生也可以受益的模式。但是從實際操作情況來看,同樣遇到了企業積極性不高等問題。要知道企業作為一個利益的主體,缺少參與到學校進行人才培養的功能與職責。通常來說,只有行業或企業高層管理者和高職院校的領導間存在過同事或師生關係,而企業急需要第一線的操作人員,且在學生的實習期間學生與企業都可以獲得較為合理經濟補償情況下時,工學結合的合作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才可以推行開來。

  三、完善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

  1.完善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當前所課程教材,大多停留在學科型理論體系上。雖然現在有些工商管理類教材,已經在試著加強理論和實際間的聯絡,但是基於職業體系的課程教材,仍處於探索中。所以,應當改革高職院校現有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在人才培養的目標設定上,各工商管理類的專業應當依據行業或企業的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等一線實際需求與專業特點,來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可以為圍繞崗位職業需要的技能型、技術型及應用型等。同時還要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從實際出發,依據不同專業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培養模式,如訂單式、工學結合式校企合作等,促進學生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多樣化、綜合化。在教學內容上,可採取雙證或多證書形式,依據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及崗位變動適應能力的需要作為原則,來構建工商管理類的課程體系及內容。既強調同職業能力相適應的理論知識學習,還應當培養學生的創業與拓展能力等適應性知識學習,以提高畢業生的競爭力與創業力。

  2.積極拓展學生第二課堂實踐

  從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人才實際情況來看,要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第一課堂固然很重要,然而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更加適合學生的健康成長。如在工商管理類專業協會下所屬各專業分會等,在各自的指導老師輔導下,可以開展各種獨具特色的實踐活動等,如省際ERP系統大賽、各系組織的物流技能比賽、全國高校聯合舉辦的市場營銷比賽及跳蚤市場等活動。這些活動都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幫助學生學會求同存異、學會創新等,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責任。另外還可以通過社會服務、公益活動、社會調查及勤工儉學等方式,來進一步增加學生的使命感,增強學生吃苦耐勞、自力更生及自立自強意識,從而為樹立學生優秀的職業道德精神理念打下紮實的基礎。同時,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共青團及學生會等活動,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並且學會競爭、學會包容,更主要的是學會合作以及奉獻精神、服務意識等。3.提高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教師綜合職業素質水平當前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現有教師,一般是由學科型的高校所培養出來的,即使其中有些教師曾經在企業或者其他機構已經任職很多年,擁有了豐富的生產建設及管理、服務的一級、管理層經驗,但站在總體情況下考察,可以發現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教師和高職教育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所必需具備的技能差距仍然很大。因此,需要提高高職院校教師整體綜合素質水平。首先,應當改善高職院校教師的學歷結構。一線教學的青年教師應當90%以上要擁有講師職稱或說是學位,並且要在條件儘可能滿足的情況下,聘請企業相關行業的專家來學校任教。其次,應當鼓勵並組織教師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進入企業見習、兼職、考察及調研等。這樣教師才可以深入企業環境中,熟悉企業的經營管理環境、業務流程及工作崗位所需具備的品質與技能等,並歸納編寫調查總結報告、教材或相關論文等,這樣教師既可以在授課時傳授工商管理類理論知識,還可以教授職業技能與操作等。最後,應當和企業家們一塊商定人才培養方案。關於企業所需人才應具備的特質及學校要如何培養人才等不能只是由教育者們單方面來決定,還要多聽取一些企業人士及專家的建議。所以,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教師,應當拜訪一些企業人士與專家,掌握企業對於畢業生的要求與評估意見,並據此修訂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的方案。

畢業論文工商管理學
描寫初春心情句子
相關知識
工商管理專業論文範文
工商管理專業論文
有關工商管理專業論文範文
電大工商管理專業論文參考範例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專科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大專
電大專科工商管理畢業論文作品
電大專科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範本
電大專科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參考範本
電大專科工商管理畢業論文代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