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半夏,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乾燥塊莖。那麼半夏的功效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半夏的功效

  1、用於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溼,聚而成痰者為主,為治溼痰的要藥,適用於痰溼壅滯、咳嗽氣逆等症,常與陳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與貝母配伍應用。因其性溫,故又可用治寒痰,宜與白芥子、生薑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熱痰與風痰,治熱痰可與瓜蔞、黃芩等配伍;致風痰,宜與天南星等同用。

  2、用於胸脘痞悶,胸痺,結胸等症

  半夏功能辛散溫通、化痰、燥溼,故可用於痰內阻、胸脘痞悶病症,可配陳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熱互結,有可配黃芩、黃連、乾薑等同用,可收辛開苦降、散結除痞的功效如半夏瀉心湯。此外,又常用於胸痺疼痛,配瓜蔞、薤白等同用;治結胸症可與瓜蔞、黃連等同用。

  3、用於癭瘤瘰歷、瘡瘍腫痛、梅核氣等症

  半夏又能化痰散結,可用以治療痰溼結聚所致的癭瘤、瘰歷痰核、陰疽腫痛,或痰氣互結的梅核氣等病症。用治癭瘤瘰歷痰核,可與海藻、黃獨、貝母等配用。癰疽未潰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調醋外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用治梅核氣,可配厚朴、紫蘇等同用。

  4、用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

  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嘔功效,可用於多種嘔吐症候,在使用時應根據不同的症狀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嘔吐,可配合生薑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熱嘔吐可配合黃連、竹茹等藥;治妊娠嘔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虛嘔吐,可配人蔘、白蜜同用。

  半夏的藥用價值

  1、《本經》:“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2、《別錄》:“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墮胎,療痿黃,悅澤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3、《藥性論》:“消痰涎,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下肺氣,主咳結。新生者摩塗癰腫不消,能除瘤癭。氣虛而有痰氣,加而用之。”

  4、《日華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亂轉筋,腸腹冷,痰瘧。”

  5、《本草圖經》:“主胃冷,嘔噦。”

  6、《醫學啟源》:“治寒痰及形寒欽冷傷肺而咳,大和胃氣,除胃寒,進飲食。治太陽痰厥頭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祕要》雲,燥胃溼,化痰,益脾胃氣,消腫散結,除胸中痰涎。”

  7、《綱目》:“治腹脹,目不得瞑,白濁,夢遺,帶下。”

  半夏的型別

  1、生半夏:為原藥材經揀淨雜質,篩盡灰屑入藥的生用飲片,悶潤後切片晾乾入藥者,稱半夏片。半夏生用辛烈毒甚,不宜內服,故處方中單寫半夏者,都指的是經過炮製後的各種制半夏而言,如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等。若需用生半夏入藥時,應特別註明。生半夏多供外用,舊時大多研末吹鼻,引涎以治暈厥、小兒驚風或喉痺腫痛;近來多外敷以消癰腫、除癭瘤、療癬癢等。

  2、法半夏:又稱法夏、黃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為生半夏用白礬、甘草、石灰加工炮製後入藥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強。法半夏燥性較和緩,除可燥溼化痰外,尚有調脾和胃之功效,常用於脾虛溼困、痰飲內停之證。

  3、清半夏:又稱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為生半夏用白礬加工炮製後入藥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強,宜用於體弱多痰、寒溼較輕者。

  4、姜半夏:又稱姜夏、姜夏片。為生半夏經水浸泡,漂至口嘗僅有麻辣味,與鮮姜、白礬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幹,悶潤後切片晾乾入藥。姜半夏毒性已減,性偏溫燥,具燥溼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適用於脾虛痰涎湧盛作嘔或寒痰咳逆者。

  5、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陳皮、枳殼、枳實、川芎、沉香等14味中藥煎汁浸泡,待藥汁吸乾,再烘乾入藥者。仙半夏毒性降低,理氣化痰作用增強。

  6、青鹽半夏:又稱鹽半夏。為清半夏用青鹽水浸拌,晒乾入藥者。青鹽半夏毒性降低,清熱化痰作用增強。多用於治療瘰癧痰核、梅核氣等病症,可收消痰散結之功效。

  半夏白朮天麻湯的做法

  半夏白朮天麻湯,中醫方劑名。為祛痰劑,由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紅各3g,白朮9g,甘草1.5g組成,具有化痰熄風,健脾祛溼之功效。主治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膈痞悶,噁心嘔吐,舌苔白膩,脈弦滑。臨床常用於治療耳源性眩暈、高血壓病、神經性眩暈、癲癇、面神經癱瘓等屬風痰上擾者。

  本方證緣於脾溼生痰,溼痰壅遏,引動肝風,風痰上擾清空所致。風痰上擾,矇蔽清陽,故眩暈、頭痛;痰阻氣滯,升降失司,故胸膈痞悶、噁心嘔吐;內有痰濁,則舌苔白膩;脈來弦滑,主風主痰。治當化痰熄風,健脾祛溼。方中半夏燥溼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平肝熄風,而止頭眩,兩者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之要藥。

  若眩暈較甚者,可加殭蠶、膽南星等以加強化痰熄風之力;頭痛甚者,加蔓荊子、白蒺藜等以祛風止痛;嘔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鎮逆止嘔;兼氣虛者,可加黨蔘、生黃芪以益氣;溼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澤瀉、桂枝以滲溼化飲。陰虛陽亢,氣血不足所致之眩暈,不宜使用。

良姜的功效與作用
甲魚湯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相關知識
半夏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半支蓮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芥菜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香加皮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溪黃草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地錦草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桑寄生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丹蔘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玉簪花的功效與藥用價值
玄蔘的功效與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