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作品欣賞
價值連城的畢加索名畫都有哪些?在移居巴黎以後,畢加索的畫風開始變得憂鬱悲傷,筆下的人物換成了一些乞丐、醉鬼和妓女,這些主題的選擇可能反映出畢加索當時窘迫的經濟狀況。接下來小編帶你去看看。
畢加索作品 圖1
畢加索作品 圖2
畢加索作品 圖3
畢加索作品 圖4
畢加索作品 圖5
畢加索軼事
畢加索的父親是位美術教師,人到中年,在藝術上還無啥建樹。為此,他寄希望於兒子。他想,憑自己所掌握的技巧,輔導一個孩子總該綽綽有餘吧。這樣,畢加索剛到入學年齡就開始了嚴格的基礎訓練,速寫、素描、油畫樣樣都畫。一年後,他的藝術天賦就開始顯露。八歲時,他不但畫了許多簡筆式的小鳥、動物,還畫出了第一幅有主題的油畫――《看鬥牛》。
父親為了使兒子能持之以恆地畫下去,自己在家裡也支起了畫架,經常畫這畫那。畢加索十三歲那年的一天,他看到父親的畫架上有幅未完成的畫,便操起義親的畫筆,將這幅畫完成了!父親回家發現後,一下驚呆了!沒想到兒子的色彩感覺、造型能力提高得這麼快,幾乎超過了自己。父親自慚形穢,出於自尊,只好“自動繳械”,將全部畫具都交給了兒子,併發誓以後再也不作畫了。
“浪蕩子”
畢加索在巴塞羅那正規美術學校學習兩年後。十六歲時,他在叔父的資助下,獨自往首都馬德里皇家美術學院深造。按理,畢加索進了首都的高等學府,應該專心上課,接受更嚴格的訓練。誰料,畢加索對學院的課程不屑一顧,天天在城裡四處穿梭。豪華的大街、骯髒的小巷、美術館、咖啡廳、吉普賽人、乞丐……,他到處看,到處畫。家裡人以為他進城後學上了壞樣,變成了“浪蕩子”,為此,叔父取消了對他的資助,父親對他也不抱多大希望,偶爾寄點錢給他,只夠他買少量的紙張。畢加索一時陷入了困境。對此,他沒有氣餒,也不作任何解釋,唯有玩命地畫。
事實上,畢加索並不是貪圖玩樂,而是對社會生活中的各個側面作了許多深入細緻的觀察和了解,由此而獲得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他在以後創作的許多傳世之作,如《老猶太人》、《熨衣婦》等都是取材於這段生活。可以說,沒有這段“浪蕩子”生活,畢加索也只能成為一名平庸的畫家。
手繪人物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