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讀書心得體會精彩例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老舍的話劇《茶館》裡有兩類人物:好人與惡人,結局也有兩種:好人默默沉淪,被社會吞噬,惡人卻總是春風得意、平步青雲。從老舍的茶館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下面是帶來的茶館讀書心得,歡迎欣賞。

  茶館讀書心得篇一

  一九七八年,挪威漢學家伊麗沙白·艾笛訪華,提到有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本來打算頒給老舍。當時的華人作家裡譯作最多的作家,連瑞典文的版本也 有。她說,開始後,謠傳他已經死了,而死人是不能拿這個獎的。於是川端康成拿了諾獎,那個我們中國人至今念念不忘的一個獎。

  1966年8月,他和其他28人被紅衛兵押到北京文廟“鬥爭”,跪在焚燒京戲服裝和道具的火堆前被毒打三小時。8月24日夜,老舍在北京西城太平湖投水自殺。他的屍體火化後,不準留下骨灰。

  我想起李政道曾說,一個人的成就並不只關注他在哪裡做的研究,許多人的研究都是在國外做的。然而這到底是說明國內沒有軟體環境,還是沒有硬體 條件?那一場浩劫剛剛開始,這個“人民藝術家”便選擇了投河。他筆下夾縫中生存的小人物的命運讓人心酸,而他自己以為即將到來的美好社會卻毀了曾經的願 望。

  他心裡有一個小小世界,裝著自己的理想。然而他的理想太純粹,與那個正在萌發躁動的國家的步伐不合。也許這就是舊式知識分子與革命的關係—— 矛盾,徘徊,恐慌,卻又心懷希望。他們以為新時代終於到來了,終於不必再在戰火紛飛的夾縫中偷生。他們以為自己可以自由地、無拘束地寫作了,所以他們願意 歌頌新生活,讓往事變成革命的炮灰吧„„ 然而革命卻遠不止是三大戰役打下南京一路把國民黨趕到臺灣就算了事。正如思想無法被改造,文化也是無法被革命的。它深植於個體和群體的人精神 和物質兩個層面,燒殺搶砸的紅衛兵根本無法擺脫社會對他們的影響——過去的那個社會和現在的時代。過去的時代教會他們溫良恭簡讓,而現在的時代鼓動他們起 來造反。有時候我看一些並不主流的記錄片和書,所幸其中許多角度都相當客觀冷靜。那是個陌生的時代,許多事情在今天看來根本無法理解——也許正是因為這樣 我一直對俄國zheng府有些討厭——然而它們真實地發生了。一次讀完一本書我想,作一個不厚道的比較,德國的納粹當時也是由青年人的狂熱開始,他們的行為可以將 人類文明毀滅重新倒退到奴隸時代,所有的人都為最高貴的雅利安人種服務,為他們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利流血。而他們可以毀滅任何他們認為是不適合的東西——文 明,人種,良知。我們中國當時有多少青年人?加起來一定有德國義大利納粹兵的好幾倍。當時的那個口號,赤遍地球,解放全人類——再進一步,就是自高自大導 致的暴力和極權。那麼我們——他們——與納粹又有什麼兩樣?

  老舍的兒子舒乙後來寫,自殺前的一天他把兒子、女兒找來說:歐洲歷史上的“文化革命”,實際上,對文化和文物的破壞都是極為嚴重的。我不會把 小瓶小罐和字畫收起來,它們不是革命的物件;我本人也不是革命的物件。破“四舊”,鬥這砸那,是誰給這些孩子這麼大的權力?他說:又要死人啦,特別是烈性 的人和清白的人。說到這裡,他說了兩個在前幾次運動中由於不堪汙辱而一頭扎進什剎海的例子。

  那是知識分子對文化革命最基本最初始的態度。每個人聽到都會這樣子想,但又有多少人如馮友蘭、郭沫若等轉而吹捧。我們無權指責他們的態 度,那是一場政治風暴,或者說遠超越了政治的含義,上升到了普通生活中。文化本是與政治相異的,而政治又是文化的基礎之一。文化為具體的社會具體的意識形 態服務,於是它們扭曲成了郭沫若晚年噁心的打油詩和吹捧著自以為不需要吃飯就能夠實現共產主義的酸文人們。老舍作了一個最符合傳統道德的選擇。從太史公的 時代人們就明白受辱是要去死的,你不死一定是有別的企圖。 如今只見指責當年暴行的人,那麼施暴者又在哪裡?我無法理解,因為我是九零後,代表人物是腦殘的殺獁特家族等等。與長者議論,那些在晚期 出生的人,我說,以後這樣的事情不大可能發生了吧?你知道,思想一旦解放了,倒行逆施就很難了;況且如今的世界你想封閉訊息也不太可能。他們說不出原因, 只是說,都未必。

  茶館讀書心得篇二

  相對於很多人看過《駱駝祥子》不同,我接觸老舍的第一部作品卻是《茶館》,這薄薄的幾頁紙竟是讓我迷上老舍的一個足夠充分的理由。

  作為當代青年,我對戲劇並不是很在意,如果不是世界性的歌舞劇或者音樂劇,不願意走進劇院看那種誇張的表演。但是惟獨一部《茶館》讓我看幾遍都欲罷不能,我沒法形容我對這部戲劇的深愛。不管是原著,或是電影,甚至電視劇,我都看,看到傷心處,眼淚不分次數的往下掉。

  整部劇目裡一個大茶館,經過三個時代的變遷,兩代人的掙扎。在那個餛飩的年代,好人沒了活計,壞人發了橫財,好壞顛倒,正邪倒置。從最底層到最頂層的北平人,都被剝削,被欺辱。老實敦厚的底層人被中國渣滓欺負,最頂層的老佛爺被洋人欺負。好好地一個大清朝,眼睜睜的在北平人眼中倒下。隨之倒下的是北平人的驕傲和自信。外面兵荒馬亂,就連鎖上門都有可能被偷,被騙。不開門吧,吃什麼?怎麼活著?貴族開始賣家當,老百姓開始賣兒女,自食其力的又時不時被“王法”綁了去。煎熬啊!可就在這年月北平人也少不了禮節。好一個“北平人”。皇城腳下的皇上身邊的福澤之地,怎麼會這樣脆弱。漸漸的這裡的人們開始明白了“我愛我的國呀!可誰愛我呢?”一句話,怎一個心酸了得!

  那樣老實與世無爭的鬆二爺餓死了,到死都不懂得怨恨是個什麼模樣;那樣爭強好勝的秦二爺落得一無所有,實業救國也好,實業為己也罷,原來自己的遠見還不如一碗爛肉面的見識來的實惠,多悲哀的結論;水靈靈的大姑娘嫁給個無惡不作的老太監,為了一碗飯,丟了一輩子的人,見慣了一座深宅大院裡的狗咬狗,能被趕出來也算是一種幸運,只是一輩子都註定的悲劇,程度的深淺還有誰會有暇顧及呢!拖拉著破鞋的唐鐵嘴和不招人待見劉麻子倒賺了個肚兒肥,一個半仙兒算了一輩子卦,救不了別人也救不了自己,更救不了大清國;買賣人口是個缺德到家的營生,厚著臉皮發財,比那買人口的還可惡。宋恩子吳祥子憑著那官家的“本事”倒不愁吃穿,這些人自己作惡不夠,教各自的後人也繼續著他們的“風範”。……最後一個開了七八十年的大茶館白白地成了人家的!上那說理去?沒處說理。混亂的年代,政權的更迭,不停地改革,也許老大中國是到了該注入新血液的時候了,可是每一次的改變苦的是百姓,即便是這樣容易滿足安於現狀的北平人也眼睜睜見證了流血的年代,是不允許安逸存在的。就連那說數來寶的都為這滿眼狼籍質問蒼天,您睜開眼看看吧!天朝的子民們正遭受怎樣的踐踏和欺辱!!

  老舍先生的文字不如魯迅先生的那樣直白犀利,反倒給我這個相對比較脆弱的心一個緩衝的機會,我喜歡小人物的生活,即便他們是那樣愚鈍,那樣不爭氣,那樣平淡無奇,在魯迅筆下也許那就是該永遠批判的罪人,是中華民族的糟杷,除之而後快。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他們是那樣可憐,就算知道那是錯的,我也難免要同情一番,最後竟從他們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問題了。不知道這樣是不是老舍先生的本意,但是我確實沒法不這樣,讀老舍,讀《茶館》,軟化了我日漸被城市的風吹硬的心靈。

  茶館讀書心得篇三

  茶館,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友一位具有獨特視角的大師使它“活”起來,否則茶館平庸無奇,永遠不會有更深的意義。而那個人便是老舍——一位語言大師,他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於一北京大雜院中,一戶舒姓的滿族貧民家。父親是護軍,母親靠洗衣賺錢。父親早逝之後,生活更為窘迫,但幸運之神眷顧了老舍。一為慈善家資助老舍上學,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漸小有成就。在之後的創作過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響著他。而《茶館》之所以有“小中見大”的特色,與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聯絡。

  同樣,老舍的手法也是獨一無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全劇只有三幕,一幕一時段,幹警、簡潔,也十分容易表現劇情,從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再到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與其說是時間變遷不如說是歷史變遷。人物表現年代,而年代又作為人物表現的背景,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提升到不得不讓人用看“歷史劇”的眼光評審這部鉅作。其二,儘管茶館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幾位人物始終貫穿全劇,起著核心作用。一、王利發茶館掌櫃二、鬆二爺膽兒小,人卻不懷三、常四爺正義之士、十分愛國、體格健康鬆二爺、常四爺兩位茶客與王掌櫃交情還不錯而在這所謂“熱鬧”的茶觀眾,要找出幾個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還真不容易。聽聽!說的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我雖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過這有點人情味兒和有“良心”的三人談話使人更深刻的體會到世態炎涼啊!發人深思。其三,子承父業。這是幾句瘡痍有待諷刺意味的安排。劇中一幕幕地時代向前走,衣著也跟著前衛起來,客人的思想呢?!簡直是幻包裝不換內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鐵嘴養一兒子,現竟“升級”為大師。劉麻子那說媒拉線行當竟讓他兒子“發揚光大”變為“花花聯合公司”專給洋人、官員提供女招待與吉普女郎。而吳祥子這老式特務到了兒子這輩兒竟改個名兒叫世襲特務。人哪!為何總在這方面“遵規守矩”呢?

  老舍,無論您想傳達予後人什麼,至少《茶館》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不能評說它的優劣,在如此劇你面前,我只有說聲:“謝謝!謝謝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寶貴的財富。”


茶花女讀書心得體會
盜墓筆記讀書心得
相關知識
茶館讀書心得體會精彩例文
大資料讀書心得體會精彩範文
餘華活著讀書心得體會精彩範文
紅巖讀書心得體會優秀例文
讀教育法心得體會精彩例文
就業指導實訓心得體會精彩例文
主持人培訓心得體會精彩例文
教師影子培訓心得體會精彩例文
學校黨建心得體會精彩例文
兩天軍訓心得體會精彩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