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跟古人學家教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孩童時期形成的品性、養成的習慣會對一個人的人生髮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跟古人學家教有感的內容,歡迎大家的閱讀。

  跟古人學家教有感一

  孔鯉很敬畏自己的父親孔子,經過父親的廳堂時,快步跑過,不想被父親抓個正著,孔子問:“學習《詩經》了嗎?”孔鯉支支吾吾地說:“沒有。”孔子瞅了一眼:“不學習《詩經》,沒辦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第二次,又經過廳堂,又被父親叫住,問:“學習《禮記》了嗎?”孔鯉懺愧地低著頭:“沒有。”孔子嘆道:“不學《禮記》,無法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孔子教育兒子是從讀書識禮開始的。在他看來,《詩經》中的文章,多半是與修身、齊家有關,《禮》則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規範,離開這些,人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生活。他的這種“重德教”的教育方法,即後世稱謂的“詩禮傳家”,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借鑑。

  跟古人學家教有感二

  《手敕太子書》是劉邦在臨終之前寫給兒子劉盈的。信中劉邦提到自己生逢亂世,秦國實行焚書坑儒,禁止私學,當時的劉邦很是歡喜,後來在自己登上皇帝的寶座以後,慢慢地開始看書,發現自己以前有很多錯誤之處,明白了讀書的必要性,勉勵自己的兒子,亂世與治世不同,在治世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讀書。劉向,西漢時期的著名學者。劉向之子劉歆,從小被視為神童。劉歆年少時就得到了皇帝的器重。然而作為神童的父親,劉向不僅沒有表現出欣喜自豪,反而卻是憂心忡忡。 劉向擔心劉歆少年得志,不識深淺,忘乎所以,告誡劉歆福因禍生,禍藏於福,相互轉化的道理,告誡兒子要牢記古訓,在得志時不驕傲,保持清醒頭腦,小心認真從事本職工作,以求免除禍患。

  跟古人學家教有感三

  嵇康,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一生蔑視權貴、放浪形骸的嵇康,最終因為得罪了官員鍾會,被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嵇康教導嵇紹要堅守志向。在踐行理想的過程中,偶爾會有鬆懈的時候,但若能以之為恥,及時糾正並繼續努力,那麼經過一段時間後一定會得到想要的結果。有人想要改變你的計劃,如果他講的很對,自己不要感到自卑;如果他的理由不夠充分,那麼自己不應受影響,而要堅持自己的初衷。

跟古人學家教有感的文章讀者還:

家長會有感初中作文
公安民警學轉促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百家講壇跟古人學家教有感
《百家講壇》劉心武揭祕《紅樓夢》之賈寶玉(二)人格之謎
百家講壇于丹怎麼教育孩子
百家講壇討論怎樣教育孩子
百家講壇講解教育孩子的方式
百家講壇語錄王立群
百家講壇的西餐禮儀
百家講壇交際禮儀
小小百家講壇優秀演講稿
有關百家講壇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