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3篇
新課標教學要求對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作出改變,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範文1
俗語:“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學習新課程這段時間,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同時擴大了自己的視野。
本次新課標培訓學習既緊張又驚喜。通過觀看視訊專家精彩、詳細的講課,參與線上的研討與交流,不僅使我個人思想覺悟提高了,知識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確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積累了經驗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領悟到教師責任重大。孩子是國家之棟樑,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未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喜歡與否,與老師的思想引導有著很重要的關係。教師要注重個人的品德和修養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為範,學高為師。
這次新課標學習,注重學員之間的交流合作學習,這點我覺得非常好。很多學員大方的把自己的優秀的課件、教學設計、教學經驗、工作總結、論文等學科資源上傳上來供大家共享。大膽、積極的參與線上的研討與交流,還介紹了很多課件資料網給大家。這充分達到了相互學習,不吝指教,資源共享,共同進步的目的。這對於今後的音樂教育發展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百利而無一害。 通過學習,使我真正確立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在音樂教學中始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音樂興趣的培養、改正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積極倡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紮實的獨立創造音樂、欣賞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讓我更加確定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通過觀察、傾聽、交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靈活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通過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表現,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此外,在教學程序中,還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本次新課標培訓學習讓我清楚知道: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在教育領域中大膽的實踐和創新,以適應教學的要求。要儘可能的進行學科的整合教學,使學生得到一個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能力。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著知識的滋養。
在教育教學規律的推動之下, “新課標”的指導之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遠離偏、繁、難、向著理解、探究、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發展。 總之,這次學習,受益良多!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範文2
對教學實踐一片空白的我來說,學習《音樂課程標準》,是我提高實踐新課程教學能力的當務之急。
小學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隨著新課程的推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經驗面臨嚴重的挑戰。傳統的音樂教學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把學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只傳授知識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實際模仿。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開始關注課堂的民主開放,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的想象和創造的環境,始終使學生的學習處於興奮之中。音樂教育出現了全新的、可喜的變化。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學習音樂新課標中的一些體會。 音樂課程性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人文性2、審美性3、實踐性
課程的基本理念分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在教育變革時期,音樂教育工作者應以學生為本,站在小學生的角度,瞭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改革傳統的唱歌課、音樂知識傳授課和思想品德教育課,創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或促進者,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倡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及綜合式的學習,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設便於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係。這一切,旨在改變過去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啟發學生在親身體驗或實際模仿的過程中,懷著探究的興趣,主動學習。
我國的音樂教育,長期以來過分強調了它的知識性,而忽視了它的藝術性。顯然,這種注重“知識”忽視“藝術”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學理念,與新課程標準也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審美”。學生在審美過程中,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長此以往,學生們必然會在“審美”的藝術教學中受到薰陶,從而用他們的“愛”去感染身邊的人,最終使這個社會是一個充滿美的社會。教師應從學生出發,多營造一些發現美、傳播美的良好氛圍。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再努力、再學習,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範文3
在這幾次學習新課標活動中,我再次研讀了新課標,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課標,我還自學了《新課程表準解讀》,使我對音樂課的性質與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加清楚的知道了: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充分發揮其美育功能,音樂課還應體現創造性價值、社交價值、文化傳承價值。下面就從如下幾方面談一談我對新課標的幾點認識:
一、 突出“審美”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首先它是一種“美”,也正因為有了“美”才有了它本身無限的生命力,因而音樂教育首先要發揮其自身的功能——傳遞美。其實早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的教學大綱就已經提出了,音樂要具有審美的功能,不過當時還僅僅是一種意識和提法,並沒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而在1992年的頒佈的教學大綱更多傾向於知識技能的培養,審美更加淡化,於是學生喜歡音樂但不愛上音樂課,音樂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失敗的。1999年6月,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提出,素質教育工程已經全面啟動,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課程體系、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法,教育的每一個領域無不流淌著新鮮的血液。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把“審美”置於核心地位,並在學段目標和內容標準中有著具體的要求,例如:“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的變化”„„等等 ,字字句句幾乎無不滲透著審美。所謂核心,即重中之重。可見,“審美”的重要,是音樂本身的特旨決定的,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決定的,是人的發展決定的。
如何突出審美呢?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
一培養審美趣味 獲得美感體驗
美好的音樂作品是能帶給人以快感的,其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音樂不僅對人類,對動物也是這樣 國外有給奶牛聽音樂以提高牛奶產量便是一例。但這畢竟不是音樂審美的本質表現。我們有的教師看到女孩喜歡跳舞,男孩子喜歡打擊樂,在還沒有聽完全曲,學會新歌,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表現的情緒時便讓 學生盲目地跳起來,敲起來。還有教師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採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這首樂曲是優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為這就是音樂審美教育。通過學習才知道,其實音樂審美的本質應是美感。法國作曲家聖桑說:“音樂不是生理滿足的工具。音樂是人 的精神最精緻的產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處有一種獨特的神祕的感覺,即美的感覺,藉助於它,人才能領悟 藝術„„”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審美趣味時,不能滿足於對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樂。以上老師的片面做法 ,究其根源還是對審美教育認識不足。
人的音樂美感屬於社會意識。美感必須是“賞心悅目”“悅耳動聽”的,由五官快適進而使精神需要獲得滿足而產生的那種愉悅,“是經過感官到達於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階心理活動,是在感性直覺中積澱著理性內涵的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節奏美、力度美„„以教師動情的演唱、演奏,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學生細細品味音樂,以達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力、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二擴充套件學生的審美趣味 開闊音樂視野
在美學界流行著一句話:“趣味無爭辨。”這是說,一個人喜愛什麼音樂,不喜歡什麼音樂是因人而異的 ,我們沒有必要讓人們都有相同的愛好。相反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但這並不是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引導和教育。因為低年級兒童由於受年齡、文化、生活經驗的侷限,審美趣味是狹窄的。教師有責任通過音樂教學活動讓他們的審美趣味在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擴充套件,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對當代的音樂作品比較熟悉,因而倍感興趣。然而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在人類歷史長河下創作了極為豐富的音樂作品,這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小學音樂教學負有不斷擴大學生音樂審美視野的任務,要讓學生不僅喜歡當代的音樂,對古代、近代、現代的優秀音樂作品也能逐漸欣賞、喜歡。教材中安排的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風》、管絃樂《春節序曲》片斷、民歌《馬燈調》、合唱《抗敵歌》等內容正是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極好的材料。除此以外,還可以利用課外音樂教學活動,如學校藝術節中讓有文藝特長的學生演奏民樂,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紹民族樂器、樂曲、民歌或歷史上有名的聲樂作品,讓學生更多地瞭解民族音樂,熱愛民族音樂。
三提高審美品位 培養高尚情*
音樂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卻又能最深刻、最細膩、最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賞者從這門特殊的藝術中感受歌曲樂曲的豐富情感和思想內涵,從中獲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昇華, 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許多哲學家和音樂大師對音樂的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給予高度評價。 或曰“浸潤心靈”,或曰“淨化靈魂”,或曰“改進德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當前文化市場發展不平衡,在相當範圍內主旋律不響亮,優秀民族文化不佔主導地位,流行歌曲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滲透到各個角落,學校也不例外。低年級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弱,而好奇心與模仿能力卻特別強。他們居然也跟著哼起了“哥呀,妹呀”、“情呀,愛呀”,他們居然也不談四大天王呀,XXX呀,成了兒童追星族。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心態扭曲,迷失了人生奮鬥目標,嚴重地危害了少年兒童的身心,影響他們健康成長。音樂老師應從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秀音樂作品,精心設計音 樂教學課內外活動,通過聽聽、唱唱、講講、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體驗每一個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涵,同時教給他們必要的音樂知識以促進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音樂審美的品位;逐步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好感、興趣,從而淨化學生心靈、培養高尚情*。我們可以在安靜、嚴肅的課堂氣氛中讓學生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啟發學生從那雄壯的旋律,那有力的節奏,那鏗鏘的“起 來,起來起來”歌聲呼喚中,聯想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冒著敵人的炮火,前赴後繼與敵人戰鬥的情景,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及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在音樂遊戲“好朋友來了”的教學過程中 ,讓學生們愉快地邊唱邊進行角色表演:“客人”來了,輕輕“敲門”,主人“開門”,互相問好;主人招待 客人“請坐”,告別再見。在唱唱、動動的活動中學生體驗了朋友見面的快樂,懂得了團結友愛、禮貌待人的重要„„事實就是如此,提高學生審美品位,培養學生高尚情*,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 強調“創造”
創造力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在生活中展現出來,也越來越為國人所重視。江就曾指出:創新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揭動力。他老人家的高瞻遠矚更進一步說明了創造力的重要。是啊,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創新才有進步,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有創新才有發展,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有創新才有活力。沒有創新就意味著僵化、落後、沉悶,進步發展、興旺發達又從何談起。
時代的要求呼喚創新,社會的發展呼喚創新教育。通過音樂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不論教書也好,編教材也罷,努力開發教材的創新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必須強調的。
三、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音樂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產生了音樂。音樂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是活動性、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這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也是音樂教育的特徵。在《音樂課程標準解讀》中有一個課例叫《東北好》,就非常好,這首歌的歌詞介紹了東北的三寶:老山參、大水貂、革兀革拉草,風景:鏡泊湖、長白山、棒棰島,教材來自熟悉的生活,學生有著切身的體會,學生唱起來很有興趣,真正的做到音樂從生活中來,音樂歌頌生活。現在的教材象這樣的例子不少,如《跳竹竿》、《生活中的聲音》《音樂與生活》„„在實際教學中都取得了較好效果,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再一次被肯定,這是將來教學發展的趨勢,因而在審視教材的時候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 加強學科間的融合,體現知識的完整性
素質教育的需求以及兒童的認知方式,要求課程結構、課堂教學要加強學科間的融合,尤其是小學更是如此。在國外,綜合的課程、課堂教學模式已被廣泛應用,並在進一步的探索之中。設定綜合課程,減少學科分類是新一輪課改的方向,對於音樂教學來說亦是如此。我覺得,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語文、英語、美術教學等,使學生從多種渠道理解音樂,體會音樂中的情感,抒發音樂中的情感,給音樂教學注入更多的內涵,使音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是非常好的。
五、重視趣味
這個話題是老生常談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材編寫更應重視這一點,為教學生動活撥、豐富多彩提供資源保障。
新的時代喚醒了新的教育,新的教育生成了新思想、新理念,做新時代的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觀念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一個嶄新的理念逐漸在頭腦中形成,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法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立,都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音樂文化修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這是時代賦予音樂教師責任。
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的人還:
初中軍訓心得體範文整理